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

上传人:徐皓 文档编号:151690680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八年级(1)班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活动目的:一、班会活动背景与目标:据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进入冬季防火期,很多地方持续的大旱,我国、我省市许多地方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对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因此,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在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方面进行学习与教育,让学生认清当前森林防火的严峻程度,以及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火安全存在的隐患。在班会中我们努力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发生火灾时的一般特征;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逐步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3.

2、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4.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活动过程:有人说:“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会一起死亡。”也有人说:“树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生命的源泉,应该珍惜,应该爱护。”说一说你的了解。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 火,是一种大家最熟悉的东西,而且常常 会 接触它 , 可是,它 又 是一种对大家伤害最大的物质。虽然做饭、炒菜都用得着它,可是火灾对森林的危害 却是很大的, 一棵大树能做成

3、无数根火柴,可一根火柴却可以烧掉一片树林。 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 请 举例说一说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森林防火”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主持人:我宣布“森林防火”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一、主持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1、主持读新闻。2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的相关报道真相3.认识防火图标 知识宣传: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和交通标志一样,其警示作用及可能造成的结

4、果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等。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1、谈谈你知道哪些标志的含义?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2、教师简介消防栓,并引导学生认识破坏消防栓是的行为。3、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防火期:3

5、月15日到6月15日为春季森林防火期 9月15日到11月15日为秋季森林防火期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3)、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相关知识:( 1 ) 什么是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

6、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 2 ) 说一说引起森林火灾的各种原因。 烧荒; 炼山造林; 烧灰积肥; 烧田埂; 烧秸秆; 林区吸烟、乱丢烟蒂; 林区野炊、烧烤; 林区上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鞭炮; 林区使用枪械狩猎; 进入林区的汽车漏火、喷火; 旅客和司乘人员乱丢烟蒂火种; 机械跑火; 雷击起火。以上人为用火行为和自然灾害都会 引发森林火灾。 ( 3 )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本,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向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由于森林烧毁,造成

7、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 社会 的安定。森林火灾的防

8、: 1、森林火灾重防,严控火源是关键 2、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3、严查严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4、防止火灾,爱护森林 。4、 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着火打119。现在让我们做几个知识问答 1、“森林防火”的含意是什么? 答: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2、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指什么?答:不准在林区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玩火取乐。3、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答: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4、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可燃物、氧气和

9、一定的温度。5、森林中的可燃物是指哪些? 答: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6、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答: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7、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答:在山地条件下,冲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而坐火。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8、扑火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扑救森林火灾一般采用直接灭火和隔离带灭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灭火方法。直接灭火常采用的方法是扑火人员使用手中的工具沿火线直接打灭火。间接灭火法,是遇猛烈的地表火或树冠火人力无法接近扑打时采用

10、的,以劈火路斩断火源的方式达到灭火目的。9、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答: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侧边缘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 一同前进。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10、要扑救林火中,怎样做到既扑灭火灾,又不伤亡人员? 答: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

11、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清理火场时,要注意烧焦倾斜“树挂”、倒木突然落倒伤人,特别是防止掉入“火坑”,发生烧伤。11、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答:一是退入安全区。扑火对(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二是按规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打两侧的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点火自救产生的火烧迹地避火。三是按规府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八脸放进小坑里面,用

12、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四是按规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人在7.5秒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三、小组讨论设计森林防火措施1.分组讨论: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4交流点评。四、主题班会结束语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最后,祝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