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51294182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AFP监测要求【课堂课资】(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FP监测相关要求,黑龙江省CDC 吕珀 2012年6月2日,1,精制知识,主要内容,全球和我国脊灰疫情动态 AFP监测工作内容 脊灰相关事件应急处置 2012年全省AFP监测工作要求及任务,2,精制知识,一、全球和我国脊灰疫情动态,3,精制知识,全球报告脊灰病例国家,2009年,23个国家报告脊灰病例 19个曾经无脊灰国家发生输入病例,安哥拉、乍得野病毒传播持续超过12个月 2010年,20个国家报告脊灰病例 塔吉克斯坦发生脊灰暴发流行,发生458例 2011年,17个国家报告脊灰病例 四个本土流行国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2002年实现无脊灰,此次为印度输入,4,精制知识,

2、2011年全球WPV病例分布(截至2012-2-21),中国周边国家病例占全球病例43%(279/650),脊灰 野病毒,5,精制知识,2008-2009年全球WPV输入传播路线图,2008-2009年WPV的输入使得实现无脊灰国家再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 有5个国家(安哥拉、刚果、苏丹、乍得和尼日尔)重新建立了WPV的传播流行。,6,6,精制知识,全球cVDPVs(脊灰疫苗衍生病例循环)疫情,cVDPVs :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脊灰疫苗衍生株)。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9个以上碱基变异) 。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

3、视为VDPV循环(cVDPVs)。 2000年至2011年期间,全球17个国家发现了cVDPVs。,7,7,精制知识,发现VDPV 病例广西,中国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病例1例,1995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4年,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1例,发现聚集脊灰疫苗重组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四川,发现聚集cVDPV病例贵州,2005年,发现iVDPV病例安徽,2006年,2007年,中国应对脊灰突发事件,2011年,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输入性病例3例,新疆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21例,2例VDPV,8,精制知识,新疆疫情发现,201

4、1年8月25日,国家脊灰实验室复核检测确认: 新疆疾控中心送检4例AFP(均来自和田地区)的型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基因测序结果与疫苗株Sabin1相比差异较大,VP1区189个-193个核苷酸差异,差异率为20.9%-21.3% WHO规定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变异率15%的脊灰病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 4例AFP病例脊灰病毒毒株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2%-99.6 % (4-7个碱基突变) 该4例病毒均为型脊灰野病毒,9,精制知识,小年龄组病例(4岁为9例),表明常规免疫工作出现了漏洞。,新疆脊灰野病毒病例年龄分布,10,精制知识,形势研判,新疆2011年输入性脊灰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

5、,但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已完全阻断病毒的传播 新疆2011年911月和2012年3月开展了四轮OPV强化免疫 距最后1例WPV病例麻痹时间(2011年10月9日)已有7个月未发现新的WPV病例,11,精制知识,新疆喀什地区强化免疫宣传,12,精制知识,四川事件经过,2011年12月7日,国家脊灰实验室复核检测确认: 2011年11月26日四川省CDC送检2例AFP病例分离出的型脊灰毒株, VP1区核苷酸序列与P2/Sabin株相比,均有6个核苷酸发生变异(变异位点相同),鉴定为II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 回顾性分析发现,四川省CDC2011年10月24日送检1例AFP病例分离出的II型脊灰毒株,V

6、P1区核苷酸序列与P2/Sabin株相比,有5个核苷酸变异,且5个变异位点与上述两株脊灰毒株共享。 2012年1月29日,四川省CDC收到1例阿坝州阿坝县的AFP病例大便标本, PCR检出型脊灰毒株, VP1区核苷酸序列与P2/Sabin株相比,有8个核苷酸差异,与前3例AFP病例分离出的脊灰毒株共享5个核苷酸。 4株核苷酸序列相关的II型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株的发现,提示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可能发生了病毒变异株的循环。,13,精制知识,事件进展,2012年3月25日,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报告从四川省新近发现的1名来自阿坝县AFP病例的标本中检出型脊灰病毒 经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与型S

7、abin株相比,发现有11和12个核苷酸发生变异 与前4例高度同源 接触者中分离到1株II型脊灰病毒 健康儿童中检出1例型脊灰疫苗变异株 依据脊灰疫苗病毒基因变异变迁规律,认定所有检出病毒为一个传播链,14,精制知识,风险犹存、不容乐观,“历史上我国曾多次发生脊灰输入,但仅本 次引起局部流行;一定程度上提示常规免 疫工作出现滑坡,存在免疫空白;加之多 个脊灰本土流行国家与我国相邻,存在再 次发生WPV的输入甚至局部传播的可能性.”,15,精制知识,二、AFP监测工作内容,16,精制知识,AFP监测总目标及目的,总目标 实现全球消灭脊灰。 目的 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

8、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高变异株),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17,精制知识,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18,精制知识,AFP及诊断要点,定义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9,精制知识,AFP包括的14种疾病及ICD10编码?,脊髓灰质炎(A80) 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

9、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 G04.2-G04.9); 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62.0-G62.9); 神经根炎(M54.1);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 S24.3, S34.2, S34.6, S34.8); 单神经炎(G56, G57); 神经丛炎(G54.0-G54.9);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G72.3) 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 G72.2, G72.9) 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 肉毒中毒(A05.

10、1) 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 G82.2, G82.3, G82.5) 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20,精制知识,AFP还包括哪些疾病,感染性肌炎 肢体运动障碍 软瘫待查 其它,21,精制知识,困惑?,诊断是14种疾病之一 上肢有驰缓性麻痹症状,而下肢没有,是否作为AFP报告? 无驰缓性麻痹症状,是否作为AFP报告? 诊断14种疾病以外的病名,如感染性肌炎等 四肢或下肢有驰缓性麻痹症状,是否作为AFP报告? 上肢有驰缓性麻痹症状,而下肢没有,是否作为AFP报告? 无驰缓性麻痹症状,是否作为AFP报告?,22,精制知识,为什么定义“15岁以下”?,脊灰发病的高危人群。

11、最大限度地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15岁的AFP病例不在监测报告范围内(脊灰除外)。,23,精制知识,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24,精制知识,AFP报告时限及方式,2012年开始,医生发现AFP后应在12小时内报告 网络直报(大疫情) 电话报告 传染病报告卡,25,精制知识,报告内容?,2012年开始,登录“大疫情网”,查找代码“9825,AFP”后,按项目逐项、详细填写。 没有网络的医院,由当地县区级CDC代报。 提醒医生:切忌把AFP填到“0900,脊灰”中!造成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精制知识,大疫情网页,27,精制知识,在监测医院相关科室

12、张贴“AFP报告须知”以提醒临床医生,医疗单位报告AFP病例须知 一、AFP病例及诊断要点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报告程序、方式及时限 (1)有网络的单位 临床医生发现AFP病例后,应在1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网络直报”方式 进行报告,代码9825,AFP。切勿把AFP病例填报到“0900,脊灰”中! 临床医生怀疑为脊灰,首先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疾控中心,然后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信息系统”以“网络直报”方式进行报告

13、,代码0900,脊灰。提醒:报告脊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没有网络的单位 临床医生发现AFP病例后,应在12小时内,以电话方式报告当地县(区)疾控中心。 三、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包括以下疾病: 脊髓灰质炎(A80) 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 G04.2-G04.9); 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62.0-G62.9); 神经根炎(M54.1);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 S24.3, S

14、34.2, S34.6, S34.8); 单神经炎(G56, G57); 神经丛炎(G54.0-G54.9);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G72.3) 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 G72.2, G72.9) 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 肉毒中毒(A05.1) 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 G82.2, G82.3, G82.5) 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 肢体运动障碍 感染性肌炎 软瘫待查等其它 四、报告内容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AFP病例个案调查表”下的项目逐条、详细填写。 五、门诊

15、病例 临床医生如在门诊发现AFP病例,不论患儿是否住院,也要通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网 络直报”方式进行报告,但要详细登记家长的联系方式和现住址,以便疾控中心进一步跟踪调查。 黑龙江省卫生厅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3月 (请张贴在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医务科、保健科),28,精制知识,县区级CDC发现AFP后,每天至少浏览2次疫情网。 发现AFP后在24小时内纳入AFP专病系统。 填写AFP快速报告表,报送省CDC免疫所电子信箱。,29,精制知识,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30,精制知识,AFP调查,县区级CDC接到A

16、FP病例报告后,应在48小时内(尽快)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 。,31,精制知识,AFP调查内容和关键点,调查内容依据AFP病例个案调查表 关键点:现住址、电话和临床诊断。,32,精制知识,县区级CDC在调查后,在48小时内将调查的流病信息录入AFP专病系统。,33,精制知识,AFP监测流程,报告,调查,采样,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34,精制知识,AFP合格便标本,合格便标本的要求(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 两份标本采集时间间隔2448小时; 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35,精制知识,高危AFP病例,(1)任何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 (2)同一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AFP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临床高度怀疑为脊灰,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36,精制知识,接触者便标本,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要采集5名5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