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

上传人:和 文档编号:151287382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课文: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

2、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

3、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

4、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二、集中学习1721节1、学生朗读,翻译。2、品读讨论: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三、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

5、(三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二、结合课后资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1、翻译这节文字。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置疑启示:这真实的情况就不给它,不知道这真实情况而惧怕秦国就给它,知道这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

6、如列传。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3、历史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2 节: 廉蔺简介313 节: 完璧归赵。1416 节: 渑池相会。1721 节 负荆请罪四、集中学习113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3、落实文句翻译。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

7、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坚明约束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

8、诛,臣请就汤镬。提出希望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F、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表现方法: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5、学生诵读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下)【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

9、手法。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教学过程】一、集中学习1416节。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酣 秦王

10、饮酒酣中的 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 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斗争A逼秦击缶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B扬献秦都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二、集中学习1721节。1、学生朗读,翻译。2、品读讨论:廉颇

11、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蔺相如是怎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从而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用意是什么?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你喜欢他吗?3、诵读,增强语感,接受古文化的熏陶。三、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人物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征1有智谋A相如从得害观点分析,指出繏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B从决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

12、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C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D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急智 胁秦王击缶地,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2勇敢,机智A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壁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3教学目的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教学设想教这篇课文,应当思考以下两点:(1)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务必以单元知识和训练的精神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诵读、领悟和积累的习惯;(2)本文是一篇史传,篇幅

13、又较长,要使学生在熟悉人物言论行事、认识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领会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用心,就务必有效地利用评点。因此,诵读加评点是这篇课文的基本教学方式。关键是要读得充分。本文尽管篇幅较长,但可读部分很多。对可读部分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有关事件背景部分及过渡性的句段能够一读而过;有关人物思想品质、精神境界的句段,能够反复朗读、品味;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构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

14、(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赵大事纪年表,按课文填写可填的项目,然后提问学生: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别地方有出入,但渑池会的年代是以年表为依据的。四、检查预习状况:学生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五、讲解课文第1至5段。1.阅读课文第1至2段。先解释合传体例,然后提问: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补充:传的后半部叙廉颇

15、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注:括号内的话是答案要点,其中加着重号的语句即点评语,可写在黑板上。下同。2.齐读第3段。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提问: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3.齐读第4段。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出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4.齐读第5段。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