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51287256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8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专项突破1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其中,最令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飞花令”了。飞花令是古人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其玩法是,甲: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个字的位置上。乙: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上。丙: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个字的位置上以此类推,当“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上时,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的人则罚酒。请根据你的背诵,完成下面的“飞花令”“酒”。酒酒酒酒酒酒酒答:解析解答此题时,先要认真阅读题干要求,了解“飞花令”的玩法,再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古诗词灵活作答,特别要注意“酒”字的位置,不要出现错别字。答案示例:酒酣胸胆尚开张

2、(或:酒困路长惟欲睡)浊酒一杯家万里(或:添酒回灯重开宴)借问酒家何处有(或:夜半酒醒凭槛立)葡萄美酒夜光杯(或:中军置酒饮归客)水村山郭酒旗风(或:一曲新词酒一杯)夜泊秦淮近酒家(或:潦倒新停浊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或:白日放歌须纵酒)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某市面向全国征求对联。下面是几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任意选择一副,对出下联。上联:七秩展新天,忽如大地春雷,寰海鱼龙争变化承国祚以应人心,不改初衷,七秩宏图开盛世纪七秩方少年中国,锐志当歌,大河朝日我选择对第联。下联:解析本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来考查对联知识。这需要考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的喜人成就

3、,根据上联内容来对下联。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对联常识,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要词性对应,位置相同。一般称“虚对虚,实对实”,对应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答案示例:一城昭盛世,试看少年中国,九州骐骥任腾骧兴科研而举虎纛,同圆好梦,九霄鹏翼展新程祝五星适秋水长天,昌期乃际,云翼风鹏3长风中学高三(2)班班委商定,要组织全班同学周六去省博物馆参观,现有信息如下:(1)全班合租一辆客车集体前往和返回,

4、单程车程约30分钟;(2)博物馆开放时间为8:3017:00,其中10:30和15:30各有一场15分钟的古乐表演;(3)拟参观时限为3小时。假如你是班长,请规划此次活动,写一则短消息发在班级群中通知大家,不超过100个字。答: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一道实用文写作题。题目要求写一则短消息通知同学们去省博物馆参观,并给出了一些必要的信息,还给出了“假如你是班长,请规划此次活动”的要求。分析题干可知,信息中给出了参观时限,却没有说出发和返回的具体时间,这就需要班长根据现有信息去规划。根据博物馆开放的时间和古乐表演的时间,可以选择上午或下午前去,那么出发时间和乘车地点、返回时间和乘车地点都要根据前去的时间

5、进行合理规划,并在短消息中清晰指出,让同学们心中有数。作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注意区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答案示例:同学们,经班委商定,本周六上午(下午)全班去省博物馆参观。发车地点:校门口。发车时间:8:00(13:00)。参观时,请大家10:30(15:30)在馆内古乐表演场集合,观赏表演。11:30(16:30)在博物馆门口集合,乘车返校。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贺岁短片啥是佩奇成为2019年朋友圈的“爆款”。这个短片的情节内容十分简单:一位农村老爷爷因为孙子想要“佩奇”就竭尽全力地满村寻找“佩奇”,知道“佩奇”全家都是猪后,老爷爷用鼓风机做了一个“铁打的佩奇”,成功“俘获”了孙

6、子的心。老爷爷费尽周折为孙子寻找“佩奇”,成功跨越代沟的过程是短片成功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代沟无处不在。有网友分享说,她对妈妈说她喜欢易烊千玺,而妈妈却问:“他是几班的?”也有网友说,他问老爸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却说:“没喝过。”阅读上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谈谈你对“代沟”的看法。要求:语言简洁,准确;说理明白,有辩证性;80130个字。答: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可以从爷爷、孙子等角度思考,也可以从观众、拍摄者等角度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孙子口中的“佩奇”、爷爷手中的“佩奇”、观众的看法等方面,可以讨论孩子的爱好、老人的孤独、代沟、亲情、孝心等方面的问题。答案示例一:消除代沟需要为对方着想

7、。每一代人都是从幼年成长起来的,都会承受中年时代繁重的生活压力,也终将老去;尝试理解和自己年代不同的人,也是在帮助别人理解自己;“铁打的佩奇”是跨越代沟的一种尝试,要想跨越代沟,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示例二:代沟会使人焦虑,但只要努力,没有什么跨越不了。虽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如老年人崇尚勤俭,年轻人注重享受,但自古就重视亲情的中国人决不会放任代沟而不管;老年人不知道什么是“佩奇”,但依然坚持不懈地寻找;老爷爷用亲手做的“佩奇”“俘获”了孙子的心,我们自己也要想一想,我们用什么表达过自己对长辈的爱呢?5某班有四人分别姓张、李、高、陈,他们每人各任一个职位,四个职位分别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

8、委员和劳动委员。已知:(1)体育委员下围棋很厉害,班长与姓李的同学都不是他的对手。(2)班长主持班会的时候,学习委员和姓张的同学都举手提了一些建议。(3)学习委员分别给班长和姓李的同学辅导过功课。(4)体育委员参加篮球赛时,班长和姓高的同学一起为他助威。你能准确推断出四人的身份吗?姓张:姓李:姓高:姓陈:解析根据条件(1)可知,体育委员不姓李,班长不姓李,所以学习委员与劳动委员之间一定有一个人姓李;根据条件(3)可知,学习委员不姓李;综合条件(1)(3)可知,劳动委员姓李。根据条件(2)可知,班长不姓张,学习委员不姓张,再加上前面“劳动委员姓李”的推论,故推测出体育委员姓张;根据条件(4)可知

9、,班长不姓高,排除已知的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故推测出学习委员姓高。排除这三人的姓后推测出班长姓陈。答案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学习委员班长6悼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对逝世人物定论,对其生平事迹做准确、精要的概括,并对其影响给出评价,重要的是要真心实意。请你在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为其拟定一段简短的悼词。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概括符合人物特点;不超过100个字。人物:李咏余光中金庸史蒂芬霍金我选择的人物:悼词:解析答题时应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总结人物特点,组织语言。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要过于隐晦;另外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答案示例:人物:李咏。悼词:你总是那么神采飞扬,那么幽默风

10、趣,那么帅气潇洒。舞台上的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你走了,从此天堂多了一个“亦庄亦谐”的声音,而人间留下了我们对你深深的怀念。综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题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稳”表现在部分考点和题型的相对稳定上,如成语、病句和连贯这三个考点基本上年年都会考查,虽然考查形式会有变化,如成语题由四选一变为近义成语辨析、六选三,连贯题由句群关系变为句间关系,三道选择题由单独考查变为综合考查,但考点总体保持稳定。“变”主要表现在主观题上,2016年以后,逻辑推理、应用文改错、仿写语句、压缩语段等新考点(也有多年以前考过的旧考点)轮番上场,让人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在考场

11、上的灵活性。这也反映出了高考语文试题对新课程标准的响应不是纠结于考点与题型,而是将命题重心放在考查语文核心素养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系社会生活,突出实际应用。以往的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单纯就考点设置题目,试题的灵活性与应用性不强,考查的知识性内容过多,对能力的考查不够充分。2019年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加强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能力和语感的考查。有些平时做题很顺手的考生,遇到2019年的试题,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和措手不及。二是加大对思维的考查力度。在2017年考查逻辑推理的基础上,2019年的试题直接在赋分最多的作文题中对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考查。作文试题虽立意多元,但也有深浅高低之

12、分,考生要想写出有深度的作文必须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诗歌鉴赏探究题设置开放性答案,鼓励考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多元思考,激发考生发散思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问答题,考查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清晰性。语言文字运用的图文转换题通过描述图形内容,考查考生的思维建模能力。三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考查力度。重视汉语文化,加强对书面语准确表述、谦辞敬辞规范用法、文段语体风格一致的考查,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解语言文字文化内涵的能力。总之,未来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的变化具有必然性与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将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分为六类进行讲解,让考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诗文类随着

13、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文化传承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考试中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古诗词有着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考查古诗词,更多的是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复习中首先要做到“三会”(会背、会释、会写),然后才能灵活运用。1.充分利用课堂,紧密结合课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理解诗文名句的大意,掌握它们的出处,并理解这些诗文名句的审美价值。要特别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联想,不断增加自己对古诗词的积累,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2.联系题目要求,巧妙运用。要做到因题而异,灵活

14、运用。诗文名句用在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中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视题目的需要而变化,或直接考查,或理解性考查,或单独考查,或综合性考查。3.分类别、多形式记忆诗文名句。平时,考生要对诗文名句进行分类,便于运用。在对诗文名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运用诗文名句的能力。1从下列诗人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一位,对其进行描写。要求:符合诗人的特征;至少从诗人的三首诗中分别引用一句诗;文段要完整;不超过200个字。陶渊明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答: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根据自己所熟记的诗歌名句选定诗人,然后做出评价。注意评价要符合诗人的特征,至少从诗人的

15、三首诗中分别引用一句诗,字数不超过200个字。答案示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钟爱自然,纵情山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游览庐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绘瀑布的雄伟壮丽;登岳阳楼,有“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抒宴饮的逍遥自在;遥想蜀道,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状奇景的惊心动魄。神奇浪漫的想象,生动活泼的笔触,难怪人们以“诗仙”称之。二、对联类高考语文试题中,对联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要求写一副完整的对联;二是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第二种考查形式是最常见的,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题型。1.填空式。这种题型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2.补拟式。这种题型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3.调整式。这种题型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4.情景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