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1237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8)-植物的新陈代谢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专题八 植物的新陈代谢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命题重点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机盐和有机物的输导。【 命题题型 】1选择题。 答题注意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是所有的植物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吸作用等实验探究时,需注意控制变量。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15连云港 图 中表示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 1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2、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解析 】 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在叶片上形成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使实验更有说服力。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无色,小烧杯内酒精绿色。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甲、乙两装置 (如图 所示 )暗处理两

3、天;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摘取叶片 A、 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图 (1)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 _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 _ _。设计甲、乙两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_。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对照实验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2)步骤 ,暗处理是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的 _ _对实验造成影响。(3)步骤 ,装酒精的烧杯是 _,酒精溶解了 _后,达到使绿叶 _的目的。(4)步骤 滴加碘液后,只有叶片 _变蓝色,该结果表明: _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探究的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解析

4、 】 (1)在实验甲、乙两装置中,叶片甲的装置内是清水,乙装置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最终叶片乙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甲和乙两叶片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对植物光合作用淀粉 (或有机物 )b 叶绿素脱色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的影响。因此设计甲、乙两装置的目的是进行对照实验。 (2)步骤 ,暗处理是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酒精脱色:光照两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 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

5、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比较叶片 , 此乙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探究的因素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二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导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中标号 _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 _的场所。(2)图中的 表示 _,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3)图中的 表示 _,其中有 _属于输导组织。【 解析

6、 】 (1)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2)叶片的表皮有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户 ”和气体交换的 “窗口 ”。 (3)叶脉中有丰富的导管和筛管,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光合作用气孔叶脉 导管和筛管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如图 所示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提示:果树的韧皮部位于树皮内 )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在 A、 枝条的水分运输 (或蒸腾作用 )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 _ _。(2)该枝条环割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_ _。(3)如果在果树主干 如圆图中

7、所示 ),果树的生长状况是 _,原因是 _ _。环割树皮没有伤到木质部,水分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甲发育良好,乙停止发育果树会慢慢死亡 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死掉 (或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维持正常活动而死亡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三 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2015呼和浩特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 “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装置 种子数 条件 温度 实验结果A 50粒 潮湿 25 48粒萌发B 50粒 潮湿 2 0粒萌发C 50粒 干燥 25 0粒萌发D 50粒 种子完全浸 没在水中 25 0粒萌发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

8、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本实验有 _组对照实验,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_ _。(2) 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_ _。(3)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_。【 解析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但需要自身具有完整的活胚,如果种子的胚已死亡或不完整,种子不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来自于种子内的有机物,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缺一不可 )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胚不完整 (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逐渐减少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甲图为玉米

9、种子的纵切图,乙图为玉米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胚乳干重变化的曲线。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甲图中结构 _发育而来。(2)分析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_(填序号 )。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了受精卵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甲图中结构 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玉米种子的胚乳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输送给胚,凡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

10、的胚通过呼吸作用,不断分解来自胚乳的营养物质,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四 有关植物新陈代谢的实验探究2014潍坊 以下是某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图乙中的气孔是由图中的 _围成。图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受降水量影响而导致叶片上气孔数量的差异,则 _地区的降水量最大。(2)一朵花授粉前,对其进行套袋处理,该花依然能结出一个成熟的果实,则该植物花的类型和传粉方

11、式分别为 _ _。若该植物的一个果实内含有多粒种子,说明它的每个子房内有多枚 _。(3)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为 _ _,这些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先要进行 _ _。 保卫细胞花传粉胚珠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遗传物质的复制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4)对比发现,学校实验田中该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同学们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结果如下:设计种植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_ _;你判断该实验的实验结论应为 _ _。地块 甲 乙 丙 丁施肥情况 含磷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 含钾无机盐 不施肥植物的收获 量 /肥

12、料 ) 实验田主要缺少含磷无机盐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某同学用玉米幼苗做实验材料,利用图 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玉米种子的 _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_。(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_。(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_ _。胚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清水 (蒸馏水 )移走小烧杯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玉米是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实验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起对照作用的应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探究玉米蒸腾作用时,不需要小烧杯,只需观察水槽中液面的变化和玻璃罩内壁是否有小水珠形成。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