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1229386 上传时间:2020-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三篇 小读者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李真真发现了杂志上的两处错字,便不辞辛劳地跑了很远的路,去向杂志部提出意见的故事。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02.jpg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 _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

2、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 抓重点段的方法; 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

3、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板书设计: 提意见 小读者 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9个生字“灌、辑、刊、诧、版、典、幺、辣、嗯”。积累9个词语“、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诧异、尴尬、将信将疑、一本正经”的意思。 2、学习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作为少年读物的,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词语 1、出示课件:同学们,这些杂志、画报你们喜欢看吗?可你们知道这些杂志、书籍在大

4、家拿到手之前都要经过哪些步骤吗? (需要杂志社的叔叔阿姨对大家的作品进行、加工、校对,最后印刷后才能出版。) 2、对这些刊物中的作品进行、加工的人我们称之为。(出示媒体) 学习生字:刊 辑 版 (刊强调第一笔是横 版换部首 辑读音)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发生在小读者和之间的故事。 出示板书:小读者 二、整体感知,概况主要内容 1、这位小读者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自学要求 3、交流 读音:幺 嗯 小读者 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 ,向 提出来 。 师:这位小读者为了向提出这个问题,容易吗?她是怎样做

5、的呢? 小读者 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 ,便不辞辛劳地跑了很多路,向 提出来 。(提示:不辞辛劳) 三、抓关键词句,深入学习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谁能来正确地读一读? 出示词语:诧异、火辣辣(拼一拼 读一读) 2、理解诧异。师:诧字的写法要强调(右边是个宅字 强调撇)诧异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近义词、拆字法) 火辣辣(辣的左边部首)结合课文什么火辣辣?作者感到难为情了,因此脸上火辣辣的。 3、这两个词语都是描写我感情的变化的,你还能在文中找到我感情变化的词语吗?圈出来(甜滋滋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学习:将信将疑 尴尬 将信将疑理解关

6、键字“将”的意思:又。近义词理解:半信半疑 尴尬 拼读 (强调尤,不是九)理解意思()出示词语解释选项; (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神色、态度)不自然 或:“ _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有那么多的感情变化呢?李真真的一言一行起了多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真真 随机出示; (1)小姑娘从背后的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面有两个字错了。”(怀疑什么?相信什么?一本正经的态度让作者相信可能有错字) 我将信将疑是因为小姑娘一本正经的态度来给我们提意见的。什么是一本正经? 通过句子比较理解“一本正经”,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很严肃很慎重、庄重)体会李真真认真的态度。个

7、别读,男女生赛读 (2)“是的,我查过新华字典,”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十一页第九行,蓝天的蓝应该是蓝色的蓝字,这里印成兰花的兰字,还有,七十页第三行,把包公印成包幺,嘻嘻,谁叫包幺哇?”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说下去了,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文中“我”为什么而尴尬?读读句子,小姑娘像背书似的说出了正确的两个字,说明什么?(已经记得很熟了,她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认真已经看了不止一遍了。) 读读这句话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说话: 当李真真看到我 _脸色,心想: 哎呀,我这样说叔叔是不是生气啦, ,于是,不再说下去,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通过想象说话,

8、和不再说下去、悄悄地这些词语理解李真真的纯真、善解人意。 不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李真真体谅我可能觉得难为情。 指导感情朗读。 (3)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果然一词证明了小姑娘真的仔细阅读,提出了正确 _。此时的我脸上火辣辣的,心想:真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竟然那么仔细,我们这些感到真羞愧呀 。 (4)“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认真说明小姑娘吧杂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

9、回要走好多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要走好多路”。 3、小姑娘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望着她远走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差错)理解词语:“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写一写近义词(深情厚谊、千言万语、狂风暴雨、山清水秀、情真意切、风轻云淡) “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的良师益友?(小读者是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小读者也会发现的错误,帮助改正,使他受到教育和启发,让

10、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同时读者也是的知心朋友,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的工作更快乐更有信心。)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的工作更快乐让充满信心)、 四、总结 李真真的故事,我们也要向她学习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学习,更要一丝不苟。 1、 补充提示语相关知识 2、 积累课文里对小姑娘的描写 板书设计: 小读者 “我”() 良师益友 李真真(小读者) 不辞辛劳 诧异 真诚、认真、负责 一本正经 将信将疑 像背书似的 尴尬 悄悄地掏 羞愧(火辣辣) 不安、小声、低头 激动 (难以平静) 十分认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

11、词语。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小姑娘纯真、一丝不苟的美好形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感受小姑娘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叔叔的良师益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 1.出示“小读者”“”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什么是读者和。 2.揭示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内容并识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重点注意:“您”和“你”的区别;“及”和“级”的区别。 3.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2、情。 4.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随机板书以下内容:小姑娘、两个错别字。 5.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 _。 三、品读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1.外貌的可爱。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小姑娘外貌的词句。 学生交流朗读以下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可爱:扎着蝴蝶结,年纪不过八九岁,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脸蛋红扑扑的。 2.找出写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词句。 3.放声朗读这些词句,指名读,随机点拨说话人在话语中表达的感情。 4.学生默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5.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注意以下语句; (1)“你是叔叔吗?”“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

13、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有两个字错了。” (2)“是的,我查过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 _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从这段话中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为了这两个错别字下了工夫,不但还要把错误的地方记熟,小姑娘活泼又善解人意等)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一段话。 (3)“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她改正。” 从这一段话体会到些什么?(爱读书、真诚地帮助朋友)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几

14、千米的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几千米”。 6.读课文,再说说小姑娘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体会的心情。 1.默读课文,找出写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2.交流后出示以下词语:甜丝丝的、愣住了、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笑着问、久久难以平静。 3.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4.讨论:叔叔为什么心里甜丝丝的?引导学生读好第1段。 后来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的良师益友?(启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