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1164097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羁旅思乡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1、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1)从注释中得到信息 (2)从平时的积累中得到信息。 2、诗歌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类:羁旅思乡诗、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等。 3、形式,如格律诗有起承转合等。,羁旅诗,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由来,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处境艰难,心情

2、郁闷,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下成诗篇,就叫做羁旅诗。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到唐代,羁旅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成为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阅读羁旅诗,要注意了解历史大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背景和遭遇。,方法指导,情景关系(1)写什么景,怎么来写景, 写了景的什么特点 (2)抒什么情,怎么来抒情 (3)两者的关系 最后形成完整的表述。 写了景,描绘了一幅画面 (时间、地点),表现出特点(效果), 通过手法,抒发了情感,写景常见的艺术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2、正面侧面的结合; 3、动静结合; 4、声与色的结合即多种感官角度; 5、虚与实

3、的结合; 6、点与面的结合; 7、远与近的结合即多种视角的变化; 8、白描手法的运用。,抒情常用手法,1、直抒胸臆 2、借景抒情:哀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3、侧面落笔,通过写家人对自己的思 念来写自己的思乡之 情,如杜甫的月夜 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我们要学习四首羁旅诗: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旅夜书怀 商山早行 踏莎行(欧阳修),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读题目,和晋陵陆丞唱和之作 早春初春之景 游望踏春之人,读作者,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人,迁居巩县。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授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圣历元年,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

4、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后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前期一直在外履任小官。 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晋陵今江苏常州,此时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晋陵陆某是同郡临县的僚友。他们唱和,陆某原唱已经不可知。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释诗”,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析诗”,春景:突出的特

5、征“新”,描绘了云霞、大海、梅柳、春江、温暖的春风、黄鸟、晴朗的阳光、绿蘋。这些春天的物候。由远及近,极具层次;视听结合,有声有色;色彩明艳,非常醒目;精准动词让春天景物动了起来,富有生机。 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初春图。,初春之景,“析诗”,首句引出自己的身份:宦游在江南的游子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怀念中原故乡的归思之情。 感时伤心,先写江南初春的美景,之后直抒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以乐景抒发悲情。,宦游之人,读题目,旅夜书怀 旅羁旅 夜夜景 怀抒怀,读作者,杜甫(712 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其诗全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情况,世称“诗史”。国步之艰难

6、、生民之疾苦、个人之困厄,尽收笔底。爱国之情,忧民之切,壮志难酬、年老多病、潦倒困顿,跃然纸上。诗风:沉郁顿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苏轼,释诗,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析诗,夜 景 细草、微风、江岸、桅杆、静夜、独舟、星辰、平野、月亮、大江,这些意象。 营造了寂静、开阔、苍凉的意境 对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富有层次且视野开阔;动静相生,既

7、逼真又极为活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沙鸥自喻。,析诗,抒 怀 颔联雄浑壮阔之景与首联细微之景形成对比,突出了身在小舟上的作者之渺小无依,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彷徨之感。 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抒发胸中愤懑,虽诗名大振,却功名难成;既年老多病,又穷途坎坷。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气氛孤寂忧愁难寐,危樯独舟漂泊孤独,天地广阔归宿何在。以沙鸥借喻自己,飘飘羁旅他乡。,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释诗”,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

8、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曲折回环的池塘。,“析诗”,全诗是紧紧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试分析。,紧扣“早”写眼前之景 “晨起动征铎”晨晓未明已经起床,动身上路,系在车马上的铃不时发出声响。突出了一个“早”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鸣月在,已经出了野店,行进在路上,走过晨霜凝结的板桥,留下一串串脚印。而“鸡声”“月”“霜”,也突出一个“早”字。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天未明,行走在槲叶铺满的山路,感觉雪白的枳花比驿墙更亮,更显眼,所以“明”字可谓传神。同时也突出了一个“早”字,早行之景,视听结合,移步换景,全面地描

9、绘了商山早行之景。以声衬静,“征铎”之声,“鸡鸣”之声,反衬商山的宁静无人,烘托“我”的早行。 色调清冷,“白霜”和“枳花”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晨晓氛围。 白描手法的运用。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指抓住对象的特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并列,直接构成画面,增强了画面感,语言凝练。 虚实结合,“商山早行”之景为眼前实景,写出了征途艰辛。故乡“杜陵”之思是想象虚景,突出了思念故乡,思乡之情,情感主线悲故乡 首联直接点明羁旅客行,因远离故乡感到悲伤。 尾联联想到家乡杜陵,已是野鸭在池塘中浮泛了。 对比烘托,“人迹板桥霜”的清冷、“槲叶落山路”

10、的荒芜与“凫雁满回塘”的和暖热闹形成对比,衬托出羁旅的辛苦和思念的深切。,商山早行名句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眼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 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商山早行名句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体会这一联的写作特点。,组合:没有动词,只有名词组 成的意象叠别在一起。 手法:白描 作用:增强画面感,组合手法的实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11、关。 (陆游书愤)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商山早行名句赏析,商山早行知识拓展,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羁旅诗的常见特点,一、“起”定基调,“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

12、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诗的结构:,二、“承”“起”而续,“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杜甫登高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三、“转”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13、 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四、妙“合”主旨,“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词的结构:,词分为上、下两片(

14、阙)。 明显的结构模式,让上下两片的内容也有不同,同时扩大了词的表现(手法)。 上片写昔(今)下片抒今(昔) ,如虞美人 上片虚写(实)下片实写(虚),如 雨霖铃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如沁园春-雪 上片昼下片夜,如蝶恋花-晏殊,欧阳修 踏 莎 行,从词的内容来看,踏莎行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上片写游子 下片写思妇,上片游子,第一句写了“残梅、溪桥、细柳”这些意象,融情于景,蕴含了惨别、留恋的心绪。 第二句有“草香、风暖”,营造了和暖温润的春景。 前两句是游子行程所见之景,视觉嗅觉触觉结合。 “离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离愁比作春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愁之深重、绵长。 上片以乐景衬

15、哀情,抒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下片思妇,前两句,直抒胸臆,“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相思之绪、离别之愁在叠词的渲染下更加浓烈。 侧面落笔,推己及人,想象思妇在家中的情景。 最后一句是千古名句。写眼前之景已在天边极致处,而所思之人还在景之外,见而不得,思之不得,旅人如此为闺人所想,就显得感情更深厚、离别更苦痛。,总结,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上阕实写游子羁旅途中所见所想所感。 下阕用想象的手法,从侧面落笔,想象思妇在家的状态,。,羁旅思乡诗常见感情,1、客居他乡的艰难, 2、漂泊无定的羁旅之苦,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 5、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表达方式:

16、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寓情于景、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对比、衬托、反衬、烘托 卒章显志、 象征、想象、联想、照应、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等。 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对偶、层递等。,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州冷,枫叶芦根。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