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管理流程课程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51163349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案管理流程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案管理流程课程(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謂專案管理?,美國專案管理學會 專案管理就是為達成或超出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或期望,把種種知識、技能、工具、技術應用在專案活動上,其牽涉到相互競爭的範疇,時間、成本、品質,以及利害關係人各種不同需求和期望之間的平衡,專案管理就是將計畫、組織、管理資源的一些原則加以運用來成功的完全成特定的計劃目標或標的。因為專案具有臨時、特殊、創新加值的特性,因此在管理技巧上就與組織日常管理流程的經營哲學或管理技巧不同。 專案管理的主要作用在於透過管理將有限的資源(金錢、人力、物資、土地、空間、能源等)與活動(激勵、能力)做最佳配置,達成目標(時間、成本、品質、專業性、尤其是案主滿意),專案的八種特性:,(一)

2、目標預定性:專案是受某些目標所左右的 (二) 範疇受制性:指所欲達成的專案的有關的事物 (三) 規模預設性: (四) 生命周期性:制訂專案規劃及進度表(Project Plan 基於原始計畫規劃以及預期成果,來監督計畫中的各種變數(成本、努力.) (where we should be); 確認達成目標、發展適當議題與規避風險所需要的正確行動(How can we get on track again); 改變組織的因素組合,以避免不可欲的變遷,朝向希望變遷的方向來執行。,在多階段計畫中,監控可以提供階段性的回饋,一方面可以讓計畫按照原規劃的正確方向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過度順從計畫而導致風

3、險預防機制的失靈。 基本上計劃運作的維繫可包括:,最終產品使用者的持續支持 修正錯誤 不斷連續地更新計畫的軟體設備與知識 監控者能夠注意到,隨時有效地解決最終產品使用者的問題。,任何一種計畫都會在過程中不斷改變,可能是因為必要的原因所做的修正:不同的環境條件變化、可運用物資的變動、契約要求改變、價值變遷、第三者出現等等。 但是這些改變應該被記錄下來以呈現計畫變遷的真實面,透過解讀不斷出現的事件,來理解計畫的可行性,作為往後的參考。這些紀錄甚至可以成為契約變動或設計的一部份。,結案期,結案指正式接受計畫的成果與結束計畫關係,行政上包括相關的書面文獻與檔案,涵蓋兩部份: 結束計畫中各階段以及利害關

4、係人的所有活動。 契約終止。,專案管理不善或失敗的原因,缺乏一個明確或共同願景的目標 專案進行期間改變方向 優先事項彼此相互衝突 不實際的期待 種種的資源不足(時間、金錢、設備、知識、專業) 溝通不良 無法達成顧客期待 規劃不善或根本無規劃 沒有明確方法,感謝聆聽,工具,計劃圖 工作說明書 商業個案可性分析 專業說明書 專案管理計畫書 工作展開結構圖 變革控制計畫 風險管理計畫 風險展開計畫,溝通計畫 治理模式 風險登記 事件表 行動項目表 資源管理計畫 計畫時程表 計畫現狀成果報告 責任分派表 學習資料成果 利害關係人分析 文件管理,以下工具可以協助專案計畫者去依據利害關係人之要求來達成標的

5、以及各方的期待,工具(二),Financial tools Cause and effect charts Online Project Health Check tool (Ph-Check tool) Pert charts Gantt charts Event chain diagrams RACI diagram Run charts Project Cycle Optimisation (PCO) Participatory Impact Pathways analysis (An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co

6、nsensus amongst project participants and stakeholders as to how the project will achieve its goal)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例:軟體業的專案管理模型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Inception - Identify the initial scope of the project, a potential architecture for the system, and obtain initial project funding and stakeholder acceptance. Elaboration - Prove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 Build working software on a regular, incremental basis which meets the highest-priority needs of project stakeholders. Transition - Validate and deploy the system into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