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1152828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一直以来怀抱的理想,就是以教材带动该课程的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并以课程的专业性进一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改善。 朱小蔓,法则 法律法制法治,1.“法制”与“法治”的关系,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 主要区别: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 2.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

2、,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目标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2. 法治的进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我们

3、走上探索和实践法治的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 201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 2019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9年10月20日至23日第一次召开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 提 纲,2019,2019,2019,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2019,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20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2019,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2019,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9,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18大以来历次会议精神。,要求,1.课程性质变化,2. 课程目标的切适定

5、位: 课程目标其表述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这就 明确了做“好人与好公民”的要求。 3. 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这就明确:以学生生活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 4. 课程理念修订亮点 :“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首次列入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新观点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

6、真正接受。”,5.一些重要修改:,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至三条)。 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采取专册的安排)。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突出全球意识。单列一条“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一些重要修改:,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

7、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一些重要修改:,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一些重要修改:,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8、一些重要修改:,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依据,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认真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文件的要求。,18,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

9、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阶段目标,初中阶段: 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 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程序思维 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 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学段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7-9年级) 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10、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校园伤害事故等)。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 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

11、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学段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7-9年级) 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3,3,教材

12、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 它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整个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3.力图实

13、现课程功能,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习的规律。 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不断探索思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便教利学。,4.遵循育人规律,采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讨论、开放式留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九上年级设置专门一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在教材中,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材料; 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 在相关链接、活

14、动设计等栏目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机渗透。,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教材第14页,(二)总体设计,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三)教材框架,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为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用来

15、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表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现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编写组努力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在形态上不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或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旨在进行学生经验的引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正文聚焦主题,正面陈述观点、原则;进一步

16、展开讨论或对话,揭示矛盾、深入分析,思想交锋、聚焦,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价值通则;最后进行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逻辑进路,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 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 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 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如此设计,其重要的追求: 第一,坚持依托知识,但一定是超越知识,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 第二,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价值引导。 第三,注重行为指导。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易操作,提倡行为践履、行为改善,激发学生用行动改变个人现状、改变周遭现实的意愿。,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感 谢 倾 听欢 迎 指 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