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51140387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1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1.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界定有个发展的过程。最初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动过程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和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即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如此。许多人也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任务和领域下个体的自我效能会起变化,认为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甚至特定问题的自我效能

2、感才对行为具有预测性,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另外一些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如Sherer(1982)认为由于不同个体过去的成败经历不同以及对成败经历的不同归因导致个体间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个体过去在各种情境中获得的成败经历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一般自我效能预期。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德国著名的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1997)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3、虽然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对特定行为的预测效果更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对个体在更为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因此,本次研究使用Schwarzer(1997)的定义。数字和人名都应该用Times new roman1.2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素;其二是自我效能感同其他因素的关系。(1)关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研究现状 家庭、同伴及学校、社会的文化差异对亲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内的钱铭怡教授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极端的教育方式以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行为与子女的自我效能感相关。

4、王才康、何智文(2002)等人研究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 另外,王翠萍(2004)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是:学生消极归因;习得性无助;教师的消极期望;学生目标设定不当及学习策略缺乏6。Schwarzer(1997)等人分别以几个国家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两项跨文化研究,结果均发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文化和性别差异。我国男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水平比较接近,但显著低于西方国家。(2)关于自我效能感通其他因素的关系 近年来, 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

5、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归因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自我效能感不是独立地作用于学生学习或身心健康的某一方面, 而是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地同时发生作用。 葛明贵等(2006)的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存在性别效应,对男生抑郁的影响要大于对女生的影响。2 关于应付方式的研究2.1应付方式的定义 在应付的定义中,研究者引用最为广泛的是Lanzarus&Folkman(1984)的概念界定,即应付是个体为了处理

6、被自己评价为加重或超过其能力资源范围的四个要点:(1)应付是有目的的努力,这种努力包括不断地改变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其目的旨在缓解或消除应激源引起的应激反应。主要包括改变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或减少情感上的的特定内外环境的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与行为努力。此定义包含了应付痛苦和紧张;(2)应付与自主性适应行为不同,它被限制在对心理应激的应付。而那些不需要努力的自主性行为被排除在外,但应付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3)应付指个体努力去处理些什么,无论是去做或是想,都不涉及所做所想的对与错;(4)应付中处理事物并非等同于控制或掌握。由于应对研究的复杂性,应对的类别和维度划分有多种,主要有二分法和四分

7、法。我国学者肖计划(1996)根据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编制了应付方式问卷,用于测查个体的一般应付倾向。他将应付方式分为六种;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2.2应付方式的研究现状有关研究表明应付方式与自我效能感见存在一定关系。王才康(2002)通过研究认为,问题解决、退避和忍耐三种应付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和发泄、幻想和求助方式三种应付方式之间却没有相关。佟月华(2004)通过研究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曾荣侠(2004)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应

8、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以上五种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李惠萍、孔祥军(2006)通过研究认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存在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较多的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成熟。3有关社交焦虑的研究3.1社交焦虑的概念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国学者彭纯子将社交焦虑定义为:实际面对或者预期面对一种或者多种社交情境,害怕被审视或评估,并自行假设评估是负性,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过度焦虑的梯级状态,常有回避行为,其最高表现为社交恐怖症。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一10)中将社交恐怖症作为“恐怖性焦虑

9、障碍”,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一IV)也提出了明确的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这两种标准都强调社交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患者害怕被人注视或者评价,认为别人能够看出他的不自然表情或者窘态、估计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定或者蔑视的,并且有回避行为。3.2社交焦虑的研究现状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交焦虑的成因和治疗进行研究。心理学家对社交焦虑的成因有多种说法, 有人提出是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如郭晓薇提出自我评价中的“与人们交谈”和“社会交往”方面是成因中的重要一环,即社交技能缺乏是造成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也有观点认为是由于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如Leary认为负性认知是社交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

10、。另有Jeffrey Young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认知失调的结果, 早期的生活经历使个体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特定的看法。前者他称之为自我概念图式, 后者他称之为对他人观感的图式, 包括对人性的信赖和对他人能否容纳自己的信念。李波、钟杰、钱铭怡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社交行为的羞耻感,以及不善于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会加剧交往过程中自身的焦虑体验,但具有精神质、外倾的个性特征会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付梅、葛明贵、桑青松认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郑金香等探讨了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归因的关系,认为大学生中社交焦虑水平高、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群体对失败的归因多于对成功的归因,对

11、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影响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笔者通过查阅发现前人对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作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即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是如何让影响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孙淑晶,赵富才(2008)通过通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社交焦虑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一般自我效能感、合理化和自责三个变量对社交焦虑有较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采用合理化应对方式会降低社交焦虑,而采用自责应对方式会加强社交焦虑。参考文献1 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53.2 钱铭怡等.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白我效能、白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

12、学,1998(6):30-36.3 王才康.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81-782.4王翠萍,中学生学业低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书育人,2004,1:24-27.5 葛明贵等.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l):90. 6 肖计划.应对方式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年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 7 王才康.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70-71. 8 佟月华.低收

13、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4):30-32.9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11-17.10 李惠萍,孔祥军.大学生一般白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71.11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5.12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01:55- 58.13 李波,钱铭怡,钟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5:304-306.

14、14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477-478.15 孙淑晶,赵富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8,16(3):305-307.16 Judge,T.A.,J.E.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raits self-esteem,generalized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and emotional stability with job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15、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l):80-92.17 Schwarzer,R.,Babler,J.,Kwiatek,P,Sehroder,K.,Zhang,J.X.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comparisions of tho Gorman,Spanish and Chincse vcrsions of the general seif-efficacyseale.APPlied Psycho1ogy:An Intemational Reviews,199

16、7,46(l):69-88.18 Schwarzer,R.,Boren,A.,Iwawaki,S.,Lee,YM,Saito,Eyue,X、D,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comparision of the theChinese,Indonesian,Japanese and Korean versions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eale.Psyehologia,1997,40:l-13.19 Folkman,S,Lazarus,R.S.,Grun,R.j.,et al.Appraisal,coping,heal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