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1081606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8《静夜思》_(人教部编版)(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8 静夜思 【教学要求】 1. 会认“夜、思、床”等9 个生字,会写“思、床、前、光、低、故、乡” 7 个生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 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识字, 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 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 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2)出示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 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 (学生自由猜谜指名回答 揭晓答案) 2.(课件出示 3)出示一组月亮图片,问:看到这么美丽的 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3. 出示课题、释题。(课件出示 4)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激 发学生探究月 亮的兴趣,从 而引入静夜 思古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 “静夜思”是什么意思呢?(先让学生逐个字解释,教 师指导,然后串成一句

3、话:在夜晚静静地思念着。) (3)简介李白及背景 : (课件出示 5)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 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当时李白 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 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 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 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观看课文朗读动画。(课件出示 6)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个人自 由读全班齐读) 3. 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课件出示 7) 静夜(y )思(s)床(chu ng)前(qi

4、 n) 月光(gu ng) 疑 (y) 是举(j )头(t u) 望(w ng)明月低(d ) 头故(g ) 乡(xi ng) (1)个别拼读小组拼读 本课生字中, “床” “光” “望” “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及时正音。 “前”是前鼻音。 (2)多元识字 如,“故”和“古”、“木”和“床”、“田”和 “思”,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低”和“底”、“忘”和“望”、“凝”和“疑”字 形相近,可利用形近字比较来识记。 “光”和“夜”是常见字 ,可以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 记一记,如,“月光、灯光,月夜、黑夜” 4. 把生字放到诗文中朗读。 (1)古诗应该读准节

5、奏和停顿: (课件出示 8) 床前/ 明月/ 光,疑是 / 地上/ 霜。举头 / 望/ 明月,低头 / 思/ 故 乡。 【设计意图:扫 清语言障碍,认 清字音,鼓励多 元识记生字,是 低 年 级 小 学 语 文 的 学 习 重 点。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师范读,生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游戏巩固识字。 (1) “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 9)课件出示一棵漂亮的苹 果树,每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词,指名让学生个别 读,读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2) “转转盘”游戏:出示实物转盘,教师说开始,转盘转 动,学生喊停,转盘停止转

6、动, 并出现一个生字, 学生齐声读出。 2.(课件出示 10、11)出示:思床前光低故 乡 (1)讲解难点 “前”的上面不要写成“艹” , “低”不要漏掉下面的一点, “故”的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夊” 。 (2)教师范写。 “心”字底,当上面结构有长横、撇、捺等笔画时,心 字底宜窄些 ,即上放下收 ;反之,心字底则写宽些 ,即上收下放。 “思”上下结构,无长横、撇、捺等笔画上收下放。书写 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 关 键笔画。 “乡”字的书写也有特点,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 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故” :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

7、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和折 文的区别,最后一捺要舒展。 (3)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4)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5)读读写写。(课件出示 12) 如,思乡、床前、前后、月光、亮光、光明、 高低、低处、故人、故乡、故事、家乡。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李白,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 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写 字难点的讲解, 起 到 指 点迷 津 的作用,重点字 的指导,笔画笔 顺,间架结构的 书写,规范学生 良 好 的 写字 习 惯。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8、课外作业新设计 1.用下列生字组词。 前 () ()光 () () 乡 () ()故 () ()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攵: () () () 亻: () () () 3.抄写“思床前光低故 乡”四遍。 答案: 1. 前 (前方) (前面)光 (时光) ( 阳光) 乡 (故乡) (乡村)故 (故事) (故人) 2. 攵: (故) ( 放) (收)亻: (低) (他) (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理解重点词: “疑” “思故乡” “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

9、:静夜思,看看病中孤单的李白会想些什么 呢? 二、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 想画面,说意思。 (课件出示 14:画面)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 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15)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 释。如,疑:好像。举:抬。思:思念。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 结 合图画,理解古 诗的大意,图文 结 合 , 化 解 难 度。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三、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 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

10、一行诗意。 (课件出示 16)多媒体创设情景: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 前) 4学习第二行 (课件出示 17)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课件出示 18)(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 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 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课件出示 19)用上“什么好像 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 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 霜

11、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 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四行。 (课件出示 20) (1)读整行诗。 (2)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6.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明” “地上” “望” “思”要读重音。(课件出示 21) 静夜思 【 设 计 意 图 : “霜” 的解释, 用哈气到镜片上 的雾水,进而想 到冰粒,较为 自 然。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12、) 7.配乐朗诵,想象诗歌的画面。(播放思乡曲,教师范读 全班齐读) 8 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 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 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 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 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 9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 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10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 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 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 。 (课件出示 22)欣赏课件后

13、再 次齐读全诗 (课件出示 23) 。 三、结题,回读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 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 但是每当夜晚来临, 每当佳节来到, 每当明月当空时, 想到自己 孤单一人, 想到家乡的亲人, 怎不令人低头沉思, 怎不令人归心 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板书设计: 床前明月光 景凄清 疑是地上霜思念故乡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想念亲人 人孤单 低头思故乡 【设计意图: 配乐朗诵,更 能读准节奏, 表达内心的浓 浓 的 思 乡 之 情。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再观察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 课外继续收集和

14、阅读: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 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 向同学介绍 或互相借阅。 3.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答案: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后反思】 优点: 古诗静夜思,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也把它背得滚瓜 烂熟。 面对这样熟悉的古诗,咱们做老师的还有什么可教给一年级孩子的呢? 首先,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 新教材要求孩子识记的字特别多。 静夜思 一文因诗文短小, 生字不算多, 但也有 10 个。如何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诗中字词的认识上呢?这时,组织

15、 孩子评价他人读音的缺陷, 一起讨论生字的字形, 就能找到他们对于古诗的新鲜 感。 诗中三拼音较多,又大多是带“ang”的后鼻音,读准确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所 以得在这些三拼音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教学,亦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古诗的内容和含义。 其次,引导孩子们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仍然 是熟诗教学的必要目标。 不足之处: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光采用深入分析和烦琐讲解的方法,则事倍功半,效果 不佳。所以一定要凭借优美的音乐和诗意的画面,采用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的方 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体会时,也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避免空洞的说

16、教。 创新教案 8. 静夜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这首古诗语言平淡,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客居他乡的游 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这首诗家喻户晓,有的学 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 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 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引言: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 (学生踊跃背诵古诗)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 静夜思。 (课件出示李白图片) 2. 教师点拨: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 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 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