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51072727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市档案局(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不断拓展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新领域,全面实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档案资源上夯实基础,在档案开发利用上出成果,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求突破,在档案业务建设上下功夫,在档案创新服务上做文章,努力建设素质好、业务精的新时期档案队伍,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 面向未来,档案事业、地方志工作列入全市规划2005年末根据国家、省、苏州市档案部门要求,结合昆山实际,市档案局高标准、高起点制定了昆山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7月2

2、5日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昆山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档案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档案法制建设、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将建设数字档案馆列入全市信息化“十一五”工作规划,将市现行文件中心建设成为全市政务信息公开的场所,充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2006年11月6号与11月31号两办先后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的通知的文件,对2006年至2010年的地方志任务作了规划和分解落实,编史修志,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将更好地推进我市“两个率先”和“和谐昆山”的建设。二、以档案馆主体建设为重点,夯实基础,档案服务社会的形

3、式不断丰富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接收、征集档案工作成绩显著做好新一轮档案接收进馆工作。2006年初确定了(1990-2000年)新一轮档案接收进馆任务。4月份举办了一期档案移交进馆业务培训班,集中力量对有关单位进行进馆业务的培训、指导,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馆藏档案质量和改善馆藏结构。在业务指导科、保管利用科逐一上门进行指导下,2006年度共完成四十家单位的档案接收的预定任务。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档案整理、接收工作。全市为期三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6月底全部结束。6月27日,全市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档案局将此次活动的档案收集、整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多次到先进性教育办

4、公室进行业务指导,对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10月份整理完毕后接收进馆,为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作出了贡献。2、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档案馆文化功能的标志,同时又是档案馆深化服务功能的主要形式。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档案局关于江苏省档案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意见精神,2005年列入政府预算、投资193万建造的面积为995平方米的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2006年6月份通过了竣工验收。一是作为接待查档和开放档案阅览大厅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二是爱国主义教育陈列展览区,通过史料陈列、画板展示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

5、育。主题为前进中的昆山陈列展览于10月份布置完毕并对社会开放。收编展出古代昆山、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社会产业、关怀荣誉等6个方面的内容,共计61个版区、166张图片、8幅图表、近2万文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了档案馆的服务外延,发挥了档案的文化功能,提升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3、立足丰富馆藏资料,档案编研、利用成果成效明显我馆利用馆藏资料,出版了昆山大事记(1985-2005),详细记载了以昆山开发区自费开发为起点,昆山外向型经济一路发展的历程以及跨入新世纪后在“两个率先”发展道路上的突飞猛进的先进形象。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陈列室的布展工作,将布展内容结集出版了

6、前进中的昆山大型画册,共发行1000多册。昆山年鉴(2006版)于2006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在档案利用上,建好查档接待这一文明窗口,做好馆藏档案利用接待工作,提升档案馆对外服务的形象。今年以来,市档案局结合政务公开、机关效能建设,积极开展“服务型”机关的建设活动。2006年10月份市档案局保管利用科搬迁至新大楼办公,为广大档案利用者提供宽敞舒适的阅档环境,包括阅档须知、收费标准等在内的向档案利用者公开的档案利用工作制度、服务承诺均上墙公示,接受监督,接待利用态度热情,对利用者不说“不”,并简化利用手续,一年来,共计接待利用者857人次,提供查阅档案2837卷,还不断创新接待服务方式,年度接待

7、电话查档36人次,调档65卷,信函查档一次并及时作了回复。为编史修志、工龄衔接、婚姻、房产证明等提供了有效凭证发挥了重要作用。4、开创政务信息公开,深化现行文件中心建设昆山市现行文件中心是构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建好现行文件查阅服务窗口,在建设和谐昆山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006年初,市档案局就布置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2005年度文件的收集接收任务。经过2个月的努力,共计收到37家单位2005年度法规 性文件438份文件,经整理、编目和上架与原有的文件衔接排列,并全部录入现行文件中心数据库,对外开放。三、以基层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档案等级认定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1、积极

8、开展市镇两级机关档案等级认定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2006年度档案管理等级认定工作目标点,作为局(馆)2006年的一项重点工作。2006年3月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之后,业务指导科进行了工作分工,全力以赴下基层对有关重点单位进行业务辅导。截至年底,市国土局、市工商局两家单位档案工作通过了省特级的认定,市检验检疫局、市地税四分局、市水利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烟草专卖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市物价局和陆家镇等十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通过了省一级的认定,同时还完成了八家单位省二级的等级认定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2、社区、街道、民企等新领域的档案工作得到了巩固、提高(1)

9、做好“基石工程”及“三有办”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市档案局在做好第一、第二轮“基石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建档的基础上,又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对2006年7月开展的第三轮基石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收集范围和归档整理要求。(2)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是服务中心的具体表现。2006年市档案局协助农办、市财政局等单位做好农村村级经济会计档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了村级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活力。(3)为建设和谐昆山作贡献,市档案局组织力量为“新昆山人”服务中心的建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使之在工作初期档案工作就能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4)积极开展社区、街道档

10、案工作。社区、街道使档案服务工作的新领域,在2005年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又确定了长江街道等3个街道、社区作为建档服务对象,继续扩大规范化建档范围。2006年11月长江路街道办事处通过了档案工作省二级的认定。(5)扩大民营企业建档试点。2006列入目标的有昆山震雄集团、昆山晟泰集团、昆山市密封件厂、昆山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山铝业有限公司、昆山市城市综合开发总公司等六家民营企业。2006年5月苏州市档案局组织的民营企业档案观摩团在昆山震雄集团进行现场观摩检查,该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了兄弟县(市)同行们的好评。通过承诺服务及上门指导等举措,为一些成规模,技术含量高的民营企业做好规范化的

11、建档工作、制度建设和软硬件的配套工作。(6)重点(实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监督开始启动,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档案业务指导。在2005年对市属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对今年五个苏州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进行分类指导检查。四、以续修志书为重点,全面启动第二轮方志续修工作,方志工作成绩显著上半年,配合亭林园建园100周年的纪念活动,组织亭林园志终审会,2006年4月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苏省昆山中学史几易其稿,多位学者、专家参与评审,于2006年9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昆山中学60周年校庆献上一份厚礼,同时启动了人防志的编纂工作及继续协助做好昆山市佛教志的编纂工作,昆山年鉴2006版

12、已经出版发行。在2006年11月份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昆山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荣获“江苏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地方志编纂科科长徐秋明同志荣获“江苏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做好续修昆山市志启动工作。2006年1-3月完成续修昆山市志的情况汇报,同时完成了续修方案。征集通告、经费预算等有关材料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为了确保志书编纂质量,4月地方志编纂科参加省志办举办的“全省地方志系统主编培训班”。6月6日,举办了一期由江苏省、苏州市方志办领导主讲的专业方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市志办工作人员及在编志书编辑人员参加了培训。11月15日召开了全市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部署了昆山市

13、志的续修任务,续修昆山市志工作全面启动。五、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1、结合实际,规划档案信息化工作根据2005年制定的昆山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2006-2010)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年初及时制定了2006年度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11月份全市党政机关实施办公自动化,市档案局会同市信息办联合拟印发昆山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进行试点推广。2、馆室衔接,统一使用符合标准的档案管理软件为加快实现馆室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推进馆室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步伐,避免机关档案移交进馆中的重

14、复劳动,年初就要求全市所有机关力争年内完成安装与昆山市档案局(馆)档案管理系统相匹配的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已完成30。3、争取经费,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2006年争取市财政拨款15万元作为馆藏档案数字化经费,数字化工程于9月底结束,共完成扫描档案3533卷、328670页,录入264083条条目,为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份,做好2007年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的预算编制工作报市信息办和财政局,共计36.8万元。六、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档案法制建设深入开展1、认真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昆山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和上级档案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局的

15、工作实际,通过调研论证、征求意见,于4月上旬制定出台较为全面的、可操作的昆山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已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5月17日,苏州市档案局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也对我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通过制订昆山市档案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既规范了档案行政执法的程序和行为,又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依法治档的水平,还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有利于档案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2、开展档案工作年度检查2006年8月10日至9月30日,昆山市档案局对全市档案工作进行了年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机关档案工作组织管理、档案业务建设、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以及200

16、5年度档案归档文件整理情况和机关档案工作等级认定情况等。本次检查根据上级档案部门的要求,采用新的标准和办法,严格按照年检规程所要求的程序、步骤进行的。通过本单位自检、机关协作组内互检的方式,检查组采取听、看、议的方法进行,认真填写了现场检查情况记录表和整改情况记录表,及时提出各单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从检查整体情况看,各单位都能按照有关标准,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我市机关档案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 3、积极参与我市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市”的活动制订了昆山市档案局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市”活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健全组织网络,确定工作内容,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在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市”的检查中不拖全市后腿和档案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