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战略分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1062977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踏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踏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踏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踏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踏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踏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踏战略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WOT分析,运动鞋的发展,绿胶鞋白球鞋旅游鞋 (代表企业:双星) 旅游鞋专业运动鞋 (代表企业:李宁),背景资料:晋江鞋业,晋江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体育产品涵盖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 晋江鞋年产量7亿多双,产值超150亿元,60%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旅游、运动鞋总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 。出现了安踏、361、喜得龙、德尔惠、乔丹、金莱克等品牌。 晋江鞋类产业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越来越注重加大技改投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安踏简介,公司在1994年成立,总部设在福建泉州市晋江。 安踏集团是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垂直整合业

2、务模式,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运动服饰,包括“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 1997年,安踏公司开始VI系统建设,逐步规范商标识别的使用,开始实施品牌战略。 2001年,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公司成立,开始实施多元化与品牌国际化的新发展战略; 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海外推广战略 2007年香港上市,S安踏的优势,模仿李宁塑造形象战略成功 1999年,安踏高价聘请当时正红的乒乓球过手孔令辉作为产品形象代言人,推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而在1999年早些时候,李宁已推出“我运动,我存在”的口号。 模仿耐克实现产品种类多元化 耐克为15项运动生产运动鞋,安踏也随之推出了篮球、网球、羽毛球、运动

3、生活、户外等系列产品。,技术投入促进品牌形象的提升 2005年,企业建立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已经为安踏贡献超过40项国家级专利。 安踏公司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项目,又与西方众多国际设计机构合作。在北京、广州和厦门三地有三大研发设计中心。 良好的产品声誉 重视产品品质和产品形象,进而把产品声誉的塑造上升到品牌高度 ,是安踏品牌建设的一大特色,草根策略 安踏的“农村包围城市” 战术由城镇、二三线城市包围大城市是正确的,避开直接与高端品牌正面冲突,在中档细分市场求得生存、发展、壮大。 产品品种、款式多 服装近年来迅速发展,在产品上达到了其他国内品牌无可比拟的优势,形成

4、了鞋服互补、互相促进的良好效果。,W安踏的劣势,提升安踏品牌的高度很困难 品牌积累需要一段比较长久的时期,高端品牌受认可的数量有限,彪马、锐步、KAPPA、美津浓、匡威等比安踏的品牌高度还要高。 高端市场比较难得到消费者认可 如果安踏向高端品牌延伸或转变,其产品价格必定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为“作为”高端品牌,其价格也定然要与耐克、阿迪“比肩”,而品牌高度又不够,那消费者如何能接受?,终端问题比较严重 网点虽然覆盖广,但仍存在很多的低销、劣质网点,而且质量良莠不齐且零售商的经营管理、品牌操作意识薄弱。分公司及零售商的库存管理不力。 但是,从2001年开始,安踏展开了网络回购行动。 没有形成自

5、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含量产品,O安踏的机遇,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全民健身计划 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权力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鞋业博览会 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兴起C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安踏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T安踏的威胁,如今体育用品品牌种类繁多,到达消费者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独特的品牌定位才能胜出,即企业必须在目标顾客心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随着安踏“提升品牌高度”,那么品牌传播、营销等等费用必然上涨,产品价格向高端品牌看齐,原先消费水平集中在100-2

6、00元的中档消费者必然把目光转向定位于中档的特步、三六一度、鸿星尔克、乔丹等品牌。,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贷款利率上调 跟安踏合作的很多原材料供应商是长期的伙伴关系,是长期的大批量的采购,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我们相对来说受的影响会小一点,思 考,“永不止步”能很清晰的将安踏与其它的体育用品品牌区分开么? 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361的“多一度热爱”特步的“让运动与众不同”和乔丹的“凡事无绝对”,在价钱相差不大的时候,消费者是否会因为“永不止步”的安踏而去放弃“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或者其它品牌的呢?,中国的制造业应该如何转型?,20世纪60年代,先是日本制造靠物美价廉畅销全球,十年后,香港制造、台湾制造崛起,进入90年代,是印尼制造和泰国制造,随后世界进入到中国制造的时代。 日本制造中崛起的几大知名品牌公司带领日本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在高新尖技术方面的成就帮助日本始终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香港靠便利的关税和政府的优质服务成功转型为一个全球最佳的金融、贸易、旅游和航运城市。,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