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对比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51017278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准则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会计准则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会计准则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会计准则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会计准则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准则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准则对比(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会计准则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 存 货,主要内容 (一)存货的确认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三)存货的后续计量 (四)存货的披露 (五)新准则的变化,(一)存货的确认 1、符合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满足存货的确认条件,(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1、按成本计量 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2、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特殊情形: 1、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 2、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 投资者投入 农产品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债务重组 企业合并,(三)存货的后续计量 1、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1)四种方法 先进先出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2)周转材料 一次转销法 五五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三)存货的后续计量 2、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量,3、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不同存货构成不同 商品存货: 材料存货 (2)估计售价的选择 合同价格 一般销售价格 (3)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估计售价-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3、产成品估计售价-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4)表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迹象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5)表明可变现净值为零的迹象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

4、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 成本可变现净值 计提跌价准备 成本可变现净值 不计提跌价准备 或转回跌价准备 (2)不同计提方法 单项、类别、合并 (3)转回的条件:,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资料1:假定A公司205年12月31日库 存W型机器12台,成本(不含增值税)为372万元,单位成本为31万元。 205年11月1日与B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206年1月20日,A公司应按每台3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B公司提供W型机器12台。,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资料2: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

5、表明,向长期客户B公司销售的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5年12月31日,W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万元/台。,举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分析:在本例中,能够证明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1)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有关W型机器的销售合同 2)市场销售价格资料 3)账簿记录 4)A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分析: 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12台W型机器的销售价格全部由销售合同约定。 在这种情况下,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30万元/台为基础确定。W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30

6、12-0.1212360-1.44358.56(万元)低于W型机器的成本(372万元),应按其差额13.44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以前未对W型机器计提跌价准备)。 如果W型机器的成本为350万元,不需计提跌价准备。,(四)存货的披露 1、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2、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 4、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五)新准则的变化,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认为它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将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

7、3、存货减值准备的转回不同于其他资产的减值准备 4、明确了存货确认的条件,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内容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三)房地产的转换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五)披露,(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特征: 目的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 能够单位计量和出售(或转让)。,(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下列项目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已出租的建筑物 (2)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届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用于出租的,

8、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3)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注:闲置土地,(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下列项目,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自用房地产 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4、下列房地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一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如果能够分别计量和出售的,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否则不可。,(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2)企业将建筑物出租并按出租协议向承租人提供保安和维修等其他服务: 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

9、可以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如为重大的,该建筑物应视为企业的经营场所,应当确认为自用房地产。,(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3)企业拥有的旅馆饭店: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将其拥有的旅馆饭店部分或全部出租,且出租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出租的部分可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4)关联企业之间租赁房地产: 出租方应将出租的房地产确定为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 如,母公司以经营租赁出租给子公司的房地产,应当作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企业集团的

10、自用房地产。,(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1、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 应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计提减值准备 2、只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前提: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条件: ()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存在活跃交易市场 ()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公

11、允价值模式下的会计处理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期末公允价值为基础,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举例:甲企业为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企业。2007年8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开发的一栋精美装修的写字楼于开发完成的同时租赁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为10年。当年10月1日,该写字楼的造价为9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200万元。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企业的帐务处理 10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000 贷:生产成本 9000 12月31日

12、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将转换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转为成本模式。,(三)房地产的转换,1、房地产转换时转换日的确定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 转换日是指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转换日应当为租赁期开始日,(三)房地产的转换,1、房地产转换时

13、转换日的确定 (3)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资本增值,转换日是指已停止将该项土地使用权用于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经营管理,且该土地使用权能够单独计量和转让的日期。,(三)房地产的转换,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在成本模式下,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2)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三)、房地产的转换,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

14、差额作为资产公积(其他资产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三)、房地产的转换,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在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收益。,(三)、房地产的转换,举例:2007年6月,甲企业将一原自用的写字楼租赁给乙企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月1日,租赁期限为3年。2008年1月1日该写字楼原价为5亿,已提折旧14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甲企业帐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5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50 累计折旧 14250 贷:固定资产 50000,(四)

15、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五)投资性房地产的披露,1、投资性房地产的种类、金额和计量模式 2、采用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或摊销,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 3、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说明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法,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 4、房地产转换情况、理由,以及对损益或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5、当期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对损益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 固定资产,主要内容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

16、(五)固定资产的披露 (六)新准则的变化,(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1、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固定资产的不同组成部分 备品备件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资本化 (2)费用化,(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按成本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按成本计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