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1000539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宏观经济学讲义PPT演示文稿(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宏观经济学讲义,参考书目: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弗里萨克斯,菲利普拉雷恩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西方经济学(吴易风等编著),凯恩斯的通论等。,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的总体行为,其基本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而不是影响经济中特定企业、工人或地区的趋势。,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

2、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4,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增加消费等都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和外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等。,5,宏观经济管理 目标、政策和绩效 宏观经济管理的诞生:大危机,6,大危机鸟瞰股市,1929.10.29,星期二,美国股市崩溃后的情景,Cynical New York hotel clerks asked incoming guests,

3、 You want a room for sleeping or jumping?,7,大危机鸟瞰股市,1929.10.29,星期二,美国股市崩溃,8,大危机鸟瞰股市,1929.10.29,星期二,美国股市崩溃,9,大危机鸟瞰产出水平,在1929-1933年间,GNP下降近30,10,大危机鸟瞰大量失业,在1929-1933年间,大量失业,11,大危机鸟瞰大量失业,在1929-1933年间,大量失业,12,大危机鸟瞰货币银行,银行大量破产,货币减少,13,大危机鸟瞰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系统崩溃 Countries on the gold standard,14,大危机鸟瞰物价、投资,通货紧缩,投

4、资暴跌,15,大危机鸟瞰国际贸易萎缩,国际贸易萎缩,16,大危机的表现 经济剧烈波动(产出水平下降30) 失业率暴涨(高达25) 价格水平剧烈波动(下降了25) 国际贸易萎缩(贸易量下降了25,价格下降了60),大危机:我们还应知道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大危机?经济是否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是否可以避免?如何预防?,17,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对工商企业和家庭的个别决策进行研究的微观基础之上的。 其研究步骤: 首先、宏观经济学家试图在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过程。 其次,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 最后,宏观经济学家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

5、宏观经济数据赋予理论经验内容。,18,宏观经济经济学的流派众多,理论上和政策上存在分歧,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问题: 1、经济能否自行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或各类市场能否自动出清? 2、价格、工资和利率是否有弹性? 3、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否是中性的?古典二分法是否有效?,19,货币中性:流通中的货币量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真实产出水平。 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变量分成实质变量和名义变量,而实质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经济变量,名义变量是用货币单位衡量的,这样分是为了推出长期中的货币中性理论,也为分析其他理论做理论准备。名义变量变化(例如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例如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真实变量(

6、例如产量和就业)。,20,4、经济是否应该实行自由放任? 5、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关注长期经济增长而不是短期经济波动吗? 古典经济学的宏观体系对上述5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凯恩斯对这5个问题给出的是全盘否定。,21,第一讲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大萧条向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挑战,凯恩斯提出的解释大萧条和较小经济波动的新的理论框架,和政府抑制大萧条的具体政策措施,把宏观经济学带入了现代进程。,22,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于1936年。此书问世根本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 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

7、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23,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 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24,凯恩斯认为,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国的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 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25,凯恩斯认为,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因

8、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 他指出,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总和,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26,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 凯恩斯还认为,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中尤为重要,危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突然崩溃。,27,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

9、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28,凯恩斯指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29,凯恩斯的中心论点是:,市场经济并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即不能保证常规的低水平失业和高水平生产。 当经济出现大萧条这样的严重衰退时,只有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能阻止衰退、保持经济稳定。,30,宏观经济学分三个层次研究一国的产出是如何决定的,第一层次只涉及产品市场,内容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或凯恩斯模型

10、; 第二层次是在产品市场基础上引入货币市场,讨论这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说明产出的决定; 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市场,运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来说明产出的决定。,31,本讲学习的简单凯恩斯模型只涉及产品市场,研究简单国民收入决定问题。 此模型就是把投资当作给定的数量(即不讨论投资的来源),而主要说明消费如何决定就业量或国民收入的理论。,32,凯恩斯在通论中说过: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就业机会必受总需求量之限制,总需求只有两种来源: (a)现在消费, (b)现在准备未来消费。,33,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消费和投资量的总和。C线是消费函数曲线,Z线为4

11、5度线,用以表明在该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横轴上的Y和纵轴上的消费与投资之和相等。CI线是总需求曲线,是在消费函数曲线上加固定数量投资形成的。45度线与CI线的任何一个交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就是凯恩斯所言的有效需求,任何一个交点都必然处于45度线上,而该线任何一点都使纵横两轴的数量相等。,34,该模型表明,社会越富有,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低,即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偏低。因此,要想把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必须以较大的投资量才能弥补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额。,35,但富裕的社会往往已经具有较充足的资本设备,所以投资量又会偏低。如此一来,资本往往处于萧

12、条和就业不足,而充分就业仅仅是偶然出现的。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丰裕之中的贫困”的原因。,36,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外是提高有效需求,即增加消费和投资。但消费函数的形状和位置都是比较稳定的,不易增加。 在该简单模型中,投资被假设为一个既定的数量,即私人投资量增加也有困难。 因此,依靠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自发力量不可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加以干预,来解决萧条和失业问题。,37,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条件,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也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恰好等于全社会的总支出。用Y表示总产出的实际值,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考察,其表达式为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1),38,一、三个假定,

13、(1)假定是封闭的经济系统,系统中的支出来源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 (2)假定所有厂商以不变价格提供产品,即假定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变,讨论的是短期。 (3)假定需求(支出)决定生产。厂商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货币投票”来决定生产计划。 2、3是基本假定,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企业可以调整生产,但因为价格刚性,价格的调整比较慢,所以该模型中忽略价格变动。,39,二、总支出的构成,总支出指经济中各个部门对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封闭经济中: AECIG (2) 1、消费C。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对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收入水平,即可支配收入。一般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时,消费会提高。由此: CC(Yd) Yd

14、:可支配收入 YdYT Y:总收入 ,T:税收,40,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将消费函数设为线性形式: Cab Yd (3) 参数a是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称自发消费,保证基本生活的消费水平,a0。宏观上指一国所需的基本消费。参数b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0b1。,41,2、投资I。宏观经济学里,投资指的是一国经济中新增资本的购买,而不是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人手里。 如,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投资房产不是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等投资。,42,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固定资产投资指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增住宅。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库存)的增加

15、。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容易控制,但企业存货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所以存货量不易控制。因此,企业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投资决策,也就不能精确完成的计划的投资量。,43,宏观经济学中区分了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相对于存货投资来定义,实际投资与实际发生的存货投资量相联系,存货投资与企业意愿的或计划的存货投资量相关。 当实际存货投资额大于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数额时,实际投资就大于计划投资。,44,3、政府购买G。指各级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通常被视为由政府决定的外生变量。,45,三、均衡产出的条件,在本章假定下,均衡产出被定义为与总支出(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

16、、企业和政府的支出之和。 总产出Y 计划总支出AECIG 均衡条件:YAECIG (4),46,这里的均衡意指:,当经济中的产出水平等于总支出(总需求)水平时,经济中的生产规模就保持相对稳定。若总产出大于计划总支出,表明企业实际销售量小于计划销售量,这时,企业就会减少生产,直到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时为止。企业总要调整生产计划,使产品供给(生产)等于需求(支出)。 (4)式为均衡式或收入恒等式。 表示:1)均衡产出的条件; 2)反映了总支出(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思想。,47,第二节 均衡收入的决定,一、总支出曲线 封闭经济中,总支出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构成。本章将投资和政府购买都看作外生变量。消费行为符合消费函数,则带入总支出式中有: AEab YdIGa+b(YT)IG (5) 在税收T不依赖收入的情况下,(5)式表示了总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称为总支出函数。,48,图中,总支出曲线是将消费函数向上平移I+G得到的。总支出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