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9731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生水起评高考曲径通幽析命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生水起评高考 曲径通幽析命题-2013 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命题总体评析管见吕准能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321004)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2013 年第 7 期2013 年高考尘埃落定,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学历史教学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张小明站长策划下,网站平台长期聚焦历史高考,多年来特约一批中学历史名师针对当年的高考历史命题展开评析,各位见仁见智,可圈可点。基于此,笔者集思广益,就今年的高考历史命题交流一点个人很不成熟的看法,敬请方家指教。众说纷纭话命题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一系列的新理念、新题型、新素材都可为高考命题所用,为命题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历史高考命题的探索成果有目共睹:1.

2、李树全:回归知识本位,突出能力考查,彰显学科价值(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在试题结构、形式、难度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试题风格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可以用这样三句话形容 2013 年的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回归知识本位,突出能力考查,彰显学科价值”。2. -宋景田:2013 年北京历史简评。2013 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秉持求变出新的原则,突出能力立意和信息立意,强调考查历史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尤其是探究创新思维能力。总体来看,2013 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宏观历史信息和历史基本线索的提炼,又特别关注微观史实的考查,较多地涉及了时间、空间和时空结合进行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其一,试题信

3、息容量增大,设计新颖,形式多样,注重新情境的创设。其二,试题注重了对历史现象基本线索的考查。其二,试题注重了对历史现象基本线索的考查。其三,试题贯通古今,联系中外,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其四,试题隐性考查现实,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 谭方亮:承古萌新,饶有别致(广东文综高考历史)。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承袭了以往的风格,但又明显体现了一些新的走向,别有一番风味。一、高考新动向:1.政治模块的比例下降,思想文化模块比例上升;2.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3.历史概念仍是全卷考查的重点;4.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 5.试题与教材的联系更为紧密。二、考点新变化:1.主干知识考查特征更为明显;2

4、.热点问题隐性介入。三、试题新亮点:大题的命题风格承古萌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风格依旧,但“小切口、广联系”的新题型横空出世。4. 吕准能平稳之下有突破 成型之中有期待(浙江文综高考历史)。在内容选择上,在往年基础上加大主观大题的探索力度,大胆创新,观念开放,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命题者几年来没有跟风凑热闹,一直积极倡导和追求和平、发展和民主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今年的两道大题跨越了几大步:第一,与前几年相比,在各部分考查内容分值比例上的变化,经济史比重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一扫往年经济史的弱势地位。第二,第 39题第小问关于“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其中凸显了生态角度,

5、吻合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第三,在地方历史材料的开发上东山再起。在题型的选择上,第 39 题第小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的开放式主观题让人眼前一亮。在命题立意上,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不再拘泥于课本,以本为本的得分大为压缩,有效地彰显了高考甄别的梯度和区分度。其中概括能力方面举足轻重,总共占有 39 分之多,触动了考生能力的软肋,信息思维含量的提升十分显著。在命题技巧上,2013 浙江的历史高考卷刻意回避了所谓的时政热点,以至于中国或者世界重大周年事件都回避得一干二净。5. 温才荣:在传承中不落窠臼,在创新中不拘一格(福建文综高考

6、历史):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立意高瞻远瞩、选材丰富多彩、技巧日益成熟。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立足主干知识,体现突出的主题性;加强相互联系,蕴含适度的综合性;挖掘乡土材料,凸显浓郁的地域性(丰富的思想学说创造了具有自己文化特质的地域文;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6. 刘庆亮:体现学科本色 命题日臻成熟(山东文综高考历史)。今年历史学科的试题,秉承传统,稳中求变,积极创新,具有浓厚的历史学科特色。一、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学科基础:今年的试题继续延续“突出主干知识”的命题主旨,注重基础性,考查重点从知识的广度向知识的深度转变,微观细节与宏观历史密切结

7、合。二、打造“三新试题”,突出能力立意: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减少了观点型、史论型的材料,增加了原始史料的比例,历史味道更加浓厚。三、运用多重史观,凸显生活气息:最大的亮点是社会史观的运用,使试题充满了生活化、大众化的气息。现代化史观的多次运用,也是今年山东卷试题的一个特色。今年山东卷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这就是继续进行命题技术创新,在史学方法的考查方面有新颖的举措。7、袁兆桐 田家伟:对“山东特色”的探求(山东文综高考历史)。今年的试题有别于去年仓促、青涩的风格,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提升,命题者在命题思想、技巧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1、突出山东试题特色; 2、依托主干知识,不回避常考的重点内容;

8、3.突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 ”命题设计思路;4.注重对历史素养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8. 周明学:2013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的“变”与“不变”(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变化 1:回归课本趋势明显,难度有所下降;变化 2:12 分的评论题(也有人称为小论文题)改为说明题;不变 1:强烈的关注时事、关注热点;不变 2:考查主干知识。9. 王生:江苏卷的两道“风景线”(江苏高考历史)。客观题仍沿袭以往命题的特点:以多样化的史料为背景,以史料信息和教材知识为依托,考查学生释读材料信息、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甄别选项的能力。综观试卷,有两大“亮点”:第一,突出考查学生历史研究的能力和

9、方法,在试题中引进了一些史学研究的新视角;第二,试卷也凸显着对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能力的考查。10. 陈明星:麻辣川卷平和中彰显学科能力的考查(四川文综高考历史)。整个试卷体现了“知识抽样,能力全覆盖”的特点,大量使用材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很高;凸显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考查内容没有超出教材主干知识,试题素材选取超越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观;凸显能力立意,深化历史思维能力考查;凸显能力立意,深化历史思维能力考查。大处着眼说趋势由以上评析得知,几年来各地的历史高考命题队伍大体稳定,这有助于各地的高考命题不断推陈出新,在稳定性与创新度关系的处理上稳扎稳打,奉行稳中求变的原则,基本上能紧扣各个省市的考

10、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并与参考样卷基本吻合,总体上显现了平稳之下有突破,成型之中有期待的态势。在命题立意上,与新课改理念的衔接上持续发力,在“三维目标”的体现上进展可观,主观大题不仅视野开阔,学以致用,而且考查能力全面,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渗透,最关键的是旨在培养学生理性爱国、自觉参与社会改革、追求民主共和、主张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鉴于历史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致力于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故而强化了历史探究方法的应用,以及终身学习历史所需的一些路径。为此,命题者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概括知识及迁移能力,因而每年都有相应的史学方法类选择题,进而注重

11、史料的客观性、局限性和多元性解读,以体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实证特点。今年广东卷第 39 题的导语为“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针对洋务运动提供两段材料设计了 3 个问题。全国卷第 41 题在“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上做文章。同时,史学界在观点、方法、史料等领域涌现了不少成果,为中学历史的教学与命题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加上命题专家多是大学教授,具有学术上登高望远的优势。因而人们所青睐的新颖、鲜活和成熟的学术观点相继进入了高考命题的视野,诸如浙江卷凸显了全球史观(第 38 题第、问;第 39 题问)、生态史观(第 39 题第问);西方扩张的破

12、坏性与建设性双重使命(第 39 题第问)等,旨在跳出以往阶级斗争史观下对“殖民扩张”的狭隘理解,突破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另外,当下知识立意让位于能力立意,正是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不再拘泥于课本,有效彰显了高考甄别的梯度和区分度。比较看好的是浙江卷第 19 题的图片为 1945 年 7 月 7 日颁发的纪念章,蕴含了抗战八年、晋冀豫第六军分区这两个有效信息点,表明是抗战时期北方八路军在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所发行,就可以排除。在内容选择上,在往年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命题者几年来没有跟风辏热闹,而是着力倡导和追求关注民生、向往和平、发、讲求民主与法制,

13、发掘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正能量。第二,综合性逐年提高,模块、专题、时空之间跨度大,况且,还强化了课本知识的纵横联系。例如浙江卷第 39 题第小问关于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要求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第三,在地方史材料的开发上东山再起,无论是福建、安徽等卷都有不少份量。譬如 2013 年浙江卷第 39 题材料一围绕历史上嘉兴府的王江泾镇、湖州府南浔镇等地经济变化切入,要求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材料二要求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还有自选B“遗产”模块的材料二以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

14、市承诺“六个不”为情境,要求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可谓甚为巧妙、鲜活和平实。第四,命题者并不刻意照顾对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处理,因而对考查内容覆盖面与突出重点内容考查中的自由度越来越游刃有余。在各部分考查内容分值上风水轮流转,涉及面有所侧重,并不刻意面面俱到。在命题技巧上,首先在能力考查的结构和考查程度上保持平稳,坚持以主干知识为抓手,以强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诸如加强了针对历史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检测。其次,试题编排力求从易到难,或者调整了文综三科的原有顺序,改变了以往选择题第一道就来下马来威震慑考生的套路,这符合考生心理状况从而有利于正常发挥。再次,对总体难度的把握难度适中,在容易、中

15、等、难三个难度等级上的分值比例基本稳定,难度系数呈现下降势头。再其次,所提供的材料语言表述简约明确,阅读容量和障碍都不大,加之主观题的设问一般都仅有 3 问,如此有助于加快答题速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此外,多年来高考考点的切入点不少是临近的时事热点,所以对年度周年纪念的历史事件和热点也要予以重视,全国卷和北京卷不约而同触及了海洋问题。而 2013 年不少省市的历史高考卷刻意回避了所谓的显性时政热点,有意进行降温处理,以至于中国或世界史的重大周年事件都有所回避,这正是对“猜题押题”的当头棒喝。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北京卷第 37 题围绕“计时记时纪史”展开解读的设计视角,切口独特,富有创意。对

16、题型的选择上,一是单独命题和回归文综的潮流不减,自主命题的省区还会增多,广东由单科变为文综便是一例。二是自选模块高考尝试更具多样化,如浙江卷在自选模块考查中打破了常规,自选B“改革”模块第(1) 问中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3 分,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上),首次出现了选择题形式。三是开放式主观题是上海、山东的历史高考命题实践中,探索了几年并已比较成熟的题型,但山东卷今年暂不采用开放题。浙江卷属于首次采用,第 39 题第小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江苏卷主观题第 23 题颇有典型性,第(4)问“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此题颇有启发性。各有千秋显特色目前全国共有历史高考卷约有 15 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