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97118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领导文萃(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1、G 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中等城市,总体上还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是基本市情。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G市经济社会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G 市的贫困状况没有根本改变。G 市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从 2012 年 2 月开始,G市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扶贫富民行动,并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动。全市 1200 多个单位、3 万多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市 800 多个村的 4 万户贫困户,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

2、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帮扶体系,在帮扶力量上实现了对各级机关和所有干部的全覆盖,在帮扶对象上实现了对特困户的全覆盖。 “双联”行动,以扶贫富民为根本目的,包括宣传政策、扶贫解困、促进发展、疏导情绪、解决困难、推广典型六项任务。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各单位和广大干部充分发挥组织、人才、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带着感情访贫问苦、带着责任结对帮扶,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市 60%以上的贫困户基本实现了脱贫。共为联系村帮办各类实事 4.7 万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 2.1 万件,开展农民培训 16.5 万人次,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双联”行动中,全市初步形成了城

3、乡和干部群众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格局,逐步显现出力量大凝聚、民心大融合、作风大转变、干部能力大提升的多元效应。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假设你是 G 市“双联”行动的主要负责人,在行动开始之前要对参加的干部提出要求,你认为应该提出哪些要求?2.在为贫困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过程中,有人认为要问计于民,有人认为要问计于需。当“民”与“需”二者不一致时,你认为应该倾向哪一方面?【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 1 问,提要求有很多种提法,再说如此大的一项行动也应有很多要求需要提,所以本题有很多种答法。在公选考试中由于时间和字数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都作答,需要把最关键、最重点的提炼出来

4、。如何才能在众多作答内容中遴选出最关键、最重点的内容呢?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工作中的历练,这是试题在设定时所要考查的能力;二是要在作答前认真审题,剔除不应有的内容。比如此题,要审清题目问的是对参加的干部提出要求,这就要剔除诸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宣传动员等有关对单位的要求,还要剔除对村的帮扶所提的要求,因为干部联系的是贫困户。同时还要注意要求是行动主要负责人提出的,并且是具体的、实际的,还要突出重点。本题的重点内容有两点:一是入户扶贫,二是群众工作。主要作答内容有:(1)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帮扶。广大联户干部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等优势,带着感情访贫问苦、带着责

5、任结对帮扶。要将身心沉下去,深入贫困家庭,住农家、干农活,与群众结穷亲、交朋友,在零距离接触中感知百姓冷暖,在面对面交流中了解农村实情,使“联户”联到贫困人心上。 (2)要竭尽全力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广大联户干部要情系百姓冷暖、心忧民生困苦,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出实招、动实行,帮助贫困户寻求致富项目。要主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多干实事,每个联户干部都要为贫困户办 23 件实事。要把实事办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把难事解在了贫困户的急需处。 (3)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工作。广大联户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学会替群众想、说群众话、办群众事,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对

6、群众多引导、多交流,情真意切,耐心细致,甘做群众的小学生,努力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4)要强化政策宣传,遵守帮扶纪律。广大联户干部要采取群众喜欢、易于接受的方式向贫困户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扶贫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要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疏导情绪,充分尊重和理解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维护和保障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帮办不包办、不添乱,尊重乡风民俗,遵守帮扶纪律,注重节俭,不给乡村和贫困户增加负担。第 2 问,考查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工作路线关系问题。群众工作路线要求工作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尊重群众意见和首创精神;而对于具体的

7、工作则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者本无矛盾,但是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群众的要求愿望与工作实际不相一致情况。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问题,能够有效地测查出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也通常会成为公选试题。此题就设定了这一场景,要引起重视。此题的设问有一定迷惑性,在作答时既不能答倾向于“需” ,也不能答倾向于“民” ,应该答如何处理好“民”与“需”不一致的矛盾。主要作答内容有:出现这种情况,绝不简单地倾向任何一面,既不偏听“于民” ,也不偏信“于需” 。首先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其次是根据真实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必要时还要多方请教、多方求证。如果是符合实际、可

8、行的好事,只是群众暂时认识不到位,那么要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深入群众家恳谈、公示公开、典型示范等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在争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基础上再开展工作。同时,在整个工作中,都要问政问计于民,切实做到决策前让群众参与、实施中让群众监督、完成后让群众评价,将民意贯穿于重大决策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让民意真正成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是群众单方面认为好,而实际确是不可行的事,更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工作,反复与群众沟通,绝不能不顾群众意愿而自行放弃不做。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问政问计于需,尊重实际、尊重客观,实事求是,把好事办好;更要问政问计于民,尊重群

9、众,符合群众意愿,解决群众的难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辩证统一。2、H 市是我国北方工业重市。2013 年 10 月 20 日下午,H 市气象局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信号。10 月 21 日凌晨 4 时,大雾弥漫全城,城区能见度不足 20 米,预警级别已经上升为橙色预警。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全市三个区空气质量指数 AQI 均达极值 500,为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 ,PM2.5 严重超标,H 市遭遇史上第一次严重雾霾。城市遭遇“霾伏” ,过往车辆纷纷开起了大灯,司机开得小心翼翼,公交站台和路边有很多刚下夜班等待回家的市民。21 日 5 时,H 市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

10、会议研究部署应对雾霾措施。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学习了去年以来北京、河北等地应对雾霾的做法和经验。专家预测雾霾天气可能会持续 12 天。雾霾天气主要是受气压低、空气不流动的影响,空气中污染物的微小颗粒聚集,并漂浮在空气中而形成的。雾霾主要污染物的清除从气象方面来说,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刮风,另一个是下雨或者下雪,如果长时间没有清除条件,既不刮风或者又不下雨下雪,污染物就会有一定积累,等下一次冷空气来了以后,雾霾天气才会结束。之所以此前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雾霾,是因为以前污染物浓度没有这么高,近十年,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染源多了,机动车多了,污染浓度开始增加,加上秋季气温低、湿度大,

11、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利,雾霾天就增多了。H 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各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战胜雾霾。会议 21 日 6 时结束。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 H 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派你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应对当前的雾霾,你重点应该做好哪些事?2.处理完雾霾天气后,你要写一份关于应对雾霾的报告给市委、市政府。在这份报告的今后工作建议上,你打算写哪些内容?【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 1 问,作答内容是,散会后,作为总负责的领导应该怎样安排部署应对眼下雾霾天气的具体工作。这里要特别注意案例材料设定的情境信息:一是雾霾天气很严重,能见度极低;二是会上学习了北京、河北等地的应对雾霾措施(意

12、为可以借鉴) ;三是雾霾天气可能要持续 12 天;四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应对。要在设定的这些情境下安排部署应对工作,同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立足当前” ,只答如何应对这次雾霾的眼前措施,也就是这一两天应该怎么办。主要作答内容有:(1)要求教育部门,7 时前电话通知到各中小学,今明两天全市中小学停课,将这两天的课串到 11 月份的前两周的周六。 (2)要求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交警立即全部上岗,7 时前全市重要路口、街区都要有交警或治安民警现场执勤,开放所有的道路监控录像,确保公共交通畅通。 (3)要求广电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广播、电视、网络滚动播出应对雾霾相关信息,告诫市

13、民尽量不要外出,尤其不要驾驶机动车辆外出。 (4)要求卫生部门做好急救工作,各医院急救中心、呼吸道科等相关科室医生全部到岗,随时接收诊治患者。 (5)要求气象、环保等部门加强监控,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情况。 (6)要求工商部门确保商品供应,防止抢购潮,特别是对口罩和一些呼吸道药品,要保证供应,必要时支持商家到邻近县市调配货品。 (7)要求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全市污染物排放较大的企业检查,责令其暂时停产或停止排放。 (8)要求各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少公务车辆出行,鼓励私家车和民营单位车辆减少出行。 (9)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气象、环保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详细向媒体和市民介绍有关雾霾天气的有

14、关情况,增加应对雾霾知识,消除恐慌心理。第 2 问,第 1 问是答当前应对雾霾的举措,第 2 问则是从长远看应对雾霾的举措,一个是立足当前的治标之措,一个是着眼长远的治本之举。作答此题,要从长远和宏观上答,从体制机制上答,从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上答,要答出深度和高度。要注意题目设定的 H 市是工业重市,作答时既要结合工业重市的市情实际,又要结合全国上下都在治理空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局。主要作答内容有:(1)要尽快成立雾霾污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加大财政投入,出台H 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和H 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将雾霾防治纳入制度化轨道。 (2)加强空气治理监测,建立空气质量信息公开

15、制度,完善空气质量预警报告机制。 (3)实施空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淘汰老旧机动车辆,取缔小锅炉,尽快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 。(4)加大重点行业减排力度,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对污染企业实行重拳治理。尽快改造和提升现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对排污部位安装必要的除尘实施,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搬迁或关停淘汰。 (5)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通过限行、单双号通行等方式鼓励市民绿色出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6)与周边县市建立区域联防联控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县市环保、气象、能源、质检、卫生等部门的联动,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雾霾污染

16、治理平台。 (7)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 (8)加强市民的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发动全市人民积极参与环保,打一场空气保护的人民战争。3、N 市处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上游,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相对闭塞。N 市的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经济要素相对稀缺,资金和人才匮乏,丘陵、山地、风沙地占国土面积的 72.8%,山地、旱地占耕地面积的 70%以上。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金属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较为贫乏。中南部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极为短缺,资源承载能力差,人口密度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临界值。多年来,N 市实施外延式增长方式,在短时间集中动员各种资源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依靠资源、高投入式的路径依赖不断得以固定和强化,粗放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资源依赖性产业结构,使得万元 GDP 能耗和二氧化碳等排放强度较高,区域环境负荷较大。2013 年,N 市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资源依赖性、能源消耗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 82%。自主创新能力低,综合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