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937184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节目策划案大纲 电视节目应该要怎么策划才好呢?你知道有哪些策划吗?下面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电视节目策划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栏目名称:校园成长对话 栏目宗旨: 这是一档为面临种种压力、处于心理危机、心理困境中的大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并为公众提供心理服务的栏目,这个栏目也为大学生建立了一个心理互助交流平台,在心理文化理念方面占有制高点并能预防大众不良情绪的积累。也给在校的大学生们给予相关成功人士的亲身经历的启示,让在校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更好的去处理一些生活、学习出现的问题。 形式定位:邀请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成功人士,展开他相关的人生经历和探讨其遇 事的

2、处理方法。可以从 主持人定位:主持人知性与率性并存,温情,稳重,大气,能够调节现场气氛,调控 整台节目的氛围趋向 嘉宾定位: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功人士。 栏目内容定位: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 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常造成心理障碍。 栏目受众定位: 在校学生及老师。 栏目类型:访谈式节目 版式: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主持人串联各个环节) ,主持人概述 (2) ,请出嘉宾,并进行一系列的问答环节(题目围绕其突出成绩和取得成绩的过程方面); ,邀请观众提问环节; ,主持人总结(2 )。 时长:20分钟左右 。 注意主持人的

3、控场,适时穿插 风格样式:主持人与嘉宾互动性强。(在互动的环节中,自然而然得得出其相关的成 绩的处事方法) 知性与率性 温情,稳重,大气 分期选题:1) X创新源于生活 2) X当爱情和事业一同来临 3) X当敲开教五玻璃门的考研人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 _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4、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

5、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访谈每条40-60元,差一条扣60元;深度报道每

6、条60-100元,差一条扣100元。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

7、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 _。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

8、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 _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

9、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 _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 _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

10、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

11、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大,届 _,和历届全国及省里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 _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 _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12、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

13、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

14、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15、一、概 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新的诠释。时尚、休闲、娱乐成了生活的代名词。这些也随处可见于身边的点点滴滴。通讯 业的巨波翻滚,使人与人之间联络更具方便快捷,而黑白时代的联络交流方式早已大江东去,多姿多彩的旋律正充斥着整个通讯业。不必说利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 也不必说用手机收听语音杂志,更不必说通话对方可视,单是通话过程中夹杂着背景音乐、音效就让前几年的我们想也不敢想了。这些无不让我们本就赶着潮流的生 活更具高尚品质。 现如今,国内SP公司(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各SP纷纷使尽浑身解数,SMS、MMS、WAP、IVR等业务变着花样的从用户们的腰包里赢取利润。用户使用其产品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让运营商与SP们赚到利润,两情相悦,何乐而不为。 根 据自身业务(IVR产品)的需求,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一项数据表明,去年美国IVR的市场规模是20亿美元,而今年在中国,它的市场规模估计将达到30 亿元。权威人士预测,中国1.4亿移动用户中将有6000万可能成为IVR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