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9275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的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常遇到有的学生经常违纪,班主任、学校多次教育、处罚,可谓苦口婆心,但学生仍然我行我素,不见好转。因此,有的老师视其为品德、纪律差,为异类,鄙视之,放任自流;有的老师、学校干脆动用校纪班规将其赶出学校为乐事。为什么他们会屡教不改呢? 通过观察调查分析,我认为“问题学生” 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中小学生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除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之外,家庭的教育也是重要环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家长忙于工作、生活,对子女的学习、思想都无暇顾及。同时,也由于家长的职业、性

2、格、文化素养、思想意识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不少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失当,从而导致“ 问题学生 ”的产生。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养而不教,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家长对子女表现出漠不关心。如:子女在学校的哪个班级,学习的又有那些科目,班主任是谁等等,都不关心,有的家长甚至连子女读哪一年级都说不清。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放任自流,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脱节,致使学生大钻空子:在家哄父母,在校骗老师、骗班干部。2、娇宠放纵,养尊处优。改革开放,不少人富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不少子女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成了家庭的“小皇帝 ”。一些家长

3、对子女在金钱、物质享受上慷慨满足,有求必应,甚至无求也应,生怕自家孩子的口袋里比不上别人。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小学生自制力差,花钱无原则,无计划,一些学生有钱在手,在校吃零食,放学上网吧、玩游戏,暗地里吸烟、赌博;穿着讲究名牌,追求时髦;一上课则无精打采,恹恹欲睡,一下课则如出樊笼,如鱼得水3、专横粗暴,严而出格。与前面两种情况相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有错误缺点的子女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稍有不对,便施以拳脚棍棒。这样做会阻碍学生的品质、个性的发展,导致他们的发展走向两个极端:年龄小的、性格内向的,慑于父母的威力,可能整天小心翼翼, “循规蹈矩 ”、 “老

4、实听话”,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忧郁、自卑、怯懦,失去了自立自主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这些学生今后往往变得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平庸之辈,成为社会的“次品” 。对于那些性格倔强,桀骜不驯的学生来说,家长的简单粗暴会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形成对抗,以致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这种人容易沦为社会的“害群之马”,成为“危险品 ”。4、重言教而不重身教。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模仿性强,家庭中的一切,他们耳濡目染,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子女。 “有其父则有其子”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家长只知教育子女,自己却不以身作则,只重言教而不重身教。父亲在外面包二奶,儿女当然就会在学校谈恋

5、爱。当发现最终导致子女铸成大错时,家长已回天无力,只能听天由命,把子弟交给学校,学校也就面临了极大的难题。针对上述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1、要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克服“树大自然直” 的糊涂思想。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共同构筑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网络,防微杜渐,防范未然,把学生的各种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2、要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让子女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融洽的氛围中,能与家长平等交流。家长要尊重子女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力争成为他们生活的朋友,人生的导师。3、要讲究教育的方法方式、尺度和时机。既不放纵溺爱,也不

6、专横粗暴。既关心尊重,又严格要求。不要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4、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在各方面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做子女的表率和楷模。亡羊补牢,为之不晚。针对这些的家长,班主任首先要做一些引导工作,让家长明白以上一些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初步对“ 问题学生” 进行转化工作。其次,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是屡教不改学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在的教育往往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不少学校工作一切围绕中考、高考运作。在这种大背景下的学校老师无奈地开展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的承受能力,忽视心

7、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当前,校园中失当教育行为、方法仍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教育的发展,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教师教育方法失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使用外部强加式教育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外部强加式教育手段的使用,表现为一些教师对那些反应慢、基础差的学生,习惯于给以不遗余力的反复说教,或者是对那些经常性犯错的所谓“差生 ”盯住不放,甚至在他们的身边安插“间谍”。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了,大家也不当一回事。可是,这些外部强加式教育手段的使用,便使那些被特殊“关照 ”的所谓“差生”丧失了主体人格,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受的特殊对待实际上不外乎意味着自己是无能无用、坏孩子的角色时,他们的

8、一切自尊都丧失殆尽了,只剩下失败者的形象。这样一来,这种外部强加式教育手段的使用,就把差生教育推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2、教师片面理解“ 师道尊严 ”和教师威信。诚然,教师要能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必须有一定的教师威信。但是,教师威信的建立,它不应该基于传统的“天地君亲师”的等级制度,也不应该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体力或社会环境上的优势,更不应该基于学生对因为不服从老师而可能招致的处罚的恐惧。威信的建立,它应该产生于教师品德的高尚、业务的精良和善于教书育人上,产生于理解、平等、真诚的综合土壤之中。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3、教师不能把爱心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一个

9、学生。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而不能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一个学生,也会把教育推到绝境之中。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常见到的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某些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优生和差生。例如:优生和差生共同违犯了同一条纪律,有的教师对该差生是进行最严厉、最“细致” 、最“有耐心”的教育,甚至把以前犯过但现在早已改正了的事也一并掏出“算总帐” ,其间还往往还有不少的教训之词、斥责甚至侮辱之词。在那些教师眼里,那差生就彻头彻尾地坏透了,无药可治了。可是对那优生呢?他要么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要么柔言细语地劝几下,算是“提醒” ,更有甚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这种对优生和差生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

10、客观上会恶化屡教不改学生教育环境,把“问题学生 ”推到更无挽救的境地,同时也会给某些优生的变质埋下祸根。4、老师本身的“ 心理障碍 ”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有些老师由于自身或是来自于学校的原因,比如性格比较暴躁,或由于学校领导没有正确评价他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或由于利益分配不理想等等问题而使情绪失调,很容易将这一情绪转移到学生身上,于是对学生或冷漠、或恐吓、或贬低,而缺少热情,缺少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的恰当与否,乃是对整个屡教不改学生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冲出这种对屡教不改学生教育的“围城” ,就必须改变这种教育方法失当的局面;要使有这种角色失当的教师认识到:教育从根本上说在于激

11、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唤醒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因此对屡教不改学生进行批评要有针对性,要注意教育方法。怪罪一个并不认为自己有错的孩子这是一种教育的祸害。这并不能使他从错误中解脱出来,反而会引起他的敌意。因此班主任在决定是否应该批评学生以前,要注意冷静查明原因。部分班主任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是听到其他学生的告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应该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耐心地核实情况,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再来决定怎样处理,是否批评,如何批评学生。这不是与学生妥协,这是一种策略,这是一种智慧。教师对学生教育方法的失当,多是发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

12、师冲动、不理智,采取了一些伤害学生的方法。要避免这些失当的教育方法,教师必须认识到: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出现错误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必然现象。正是由于学生会出现错误,才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教师不可以一种完人的形象,苛刻地要求学生。2、要学会善待、宽容和理解学生。以势压人,批评、激怒的话语,以及冷嘲热讽,只会刺伤学生的心灵,而心灵的创伤格外难以修补。教师是人,也要把学生当人看待,教师要面子,学生也要面子。当代中小学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3、教师要激励学生,使他们在失败面前不失尊严,鼓起他们的信心。4、屡教不改学生是带病的花朵,需要教师的精心“护理” 和“治疗”,更需要教师加倍的爱和耐心。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屡教不改学生才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转化屡教不改学生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们,并用我们浓浓的情、厚厚的爱去开启他们的心扉,这些学生决不会是铁石心肠,更不会无动于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