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92076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梳理考点点击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定义: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说明: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只与物质本身的结构和颗粒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燃烧的现象:与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有关。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不一定有火焰。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指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那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易爆物:指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常

2、见的易燃物、易爆物有:酒精、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等。 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质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方法: 清除可燃物,如:釜底抽薪、用剪刀剪去蜡烛的烛芯、森林火灾发生时,砍去火势漫延方向前面的树木; 隔绝氧气,如:二氧化碳灭火、用砂土灭火、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降低温度,如:吹灭酒精灯、用水灭火。3、爆炸、缓慢氧化、自燃: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当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遇到明火往往会发生爆炸。 缓慢氧化

3、: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其特点是只放热,不发光。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可燃物是否会自燃,与其着火点的高低以及发生氧化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否散失有关。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4、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入氧气后,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灭火原理的探究实验: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烛火正常燃

4、烧;过一会蜡烛熄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蜡烛火焰熄灭。 实验结论:只要破坏了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使正在发生的燃烧停止。6、三大化石燃料: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古代植物遗骸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炭。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含少量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常用作燃料、化工原料。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是由动植物的遗骸被泥沙掩埋,经复杂变化形成。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另外含少量硫、氧、氮等元素,主要由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石油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的黏稠状液体,有荧光,有特殊气味

5、,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不能直接作燃料,但加工后的产品可作燃料、化工原料、溶剂油、润滑油。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俗称沼气、瓦斯气。天然气是由动植物的遗骸被泥沙掩埋,经复杂变化形成。主要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常用作燃料、化工原料,用于制取化肥、炭黑等。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燃烧、爆炸以及在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电解水、碳还原二氧化碳、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吸热反应。8、化石燃料及其污染: 煤的燃烧对与此环境的影响:主要含碳元素

6、,此外含少量氢、氮、硫、氧等元素。燃烧时会生成CO、 SO2、 NO2、烟尘等。 汽车用燃烧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汽车用燃烧主要是汽油、柴油等,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防治措施有:改进汽车制造技术、使用无铅汽油、改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等。9、清洁燃料与新能源: 乙醇( C2H5OH):俗称酒精,由高粱、玉米、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制得。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是可再生能源,常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氢气(

7、 H2):目前可用电解水或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得氢气,但耗能高。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点燃 2H2O,由于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用水作原料,来源广泛,是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无节制开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知识清单1、通常讲的燃烧是指 _与 _发生的一种 _剧烈的 _。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 _、 _同时满足。由燃烧的三个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有_、 _、 _。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有: _; _。4、常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

8、_、 _,它们都属于 _物;其中 _被称为 “工业的粮食 ”,_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 ”。5、化学反应们伴随着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有_、 _等;吸热反应有_。6、通常促进可燃物燃烧有两种途径:_和 _。7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 _的空间里发生急速_,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_迅速膨胀。8、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_不同,可以将它们分离,得到溶剂油、 _、煤油、 _、润滑油、石蜡、沥青等。9、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 _,为了防止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 _。10、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 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 _。1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 _、未燃

9、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等。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够 _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 _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使用_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12、乙醇俗称 _,它燃烧后只生成 _和 _ ,并且可以再生,是 _能源;氢气的烧烤产物只有 _,是最清洁的能源。人类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其他新能源有 _、核能、 _、地热能和潮汐能等。1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烷燃烧:_; 氢气燃烧:_; 乙醇燃烧:_;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酒精; 味精; 液化石油气; 食盐; 面粉; 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A、 B、 C、 D、

10、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物质B、植物的光合作用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D、液化石油气燃烧3、如图所示,表示可燃物易着火的点是( )A、 A 点 B、 B 点C、 C 点 D、 D 点4、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纸火锅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纸火锅的材料是普通的纸,使用时纸不会被火点燃的原因是:A、纸火锅里的汤使纸与空气隔绝B、纸火锅被加热使纸的着火点升高了C、纸火锅的纸不是可燃物D、纸火锅

11、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6、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 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 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将图 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8、水可以使燃烧的固体物质熄灭的

12、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9、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达不到着火点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10、下列能量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C、燃煤发电 D、太阳能发电11、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现象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 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 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 80D.现象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12、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13、的装置是:13、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14、以下获得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 电解水;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 水煤气法( C + H2O 高温 CO + H2) ; 热裂法( CH4 高温 C + 2H2)A、 B、 C、 D、 15、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 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减少空气通入量16、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1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18、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