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09181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 1 页 共 8 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百草园部分1、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相隔时间长,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儿童生活的景象历历在目。2、 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作者写了哪三件趣事?趣事: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3、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4、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

2、选文内容填空。“不必说” “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 “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5、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组关联语句,有什么表达作用?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单是”详写泥墙根一带,两者相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6、概括课文第二段内容:百草园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带给“我”无穷的趣味。7、百草园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有美景,有趣事。体现了作者对于百草园的喜爱。8、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

3、体印象。9、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10、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慵懒、肥胖的情态,表达了“我”的艳羡之情;“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写出了叫天子轻捷机灵的特点。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11、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

4、加以回答。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表现出百草园生活充满乐趣;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12、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1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颜色、声音、形状、姿态。14、 “雪地捕鸟”:开头为什么先强调“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突出捕鸟带来的乐趣。15、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扫 支 撒 系 牵 看 拉 ;准确地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 “我”童年捕鸟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 2 页 共 8 页时的兴奋突出

5、百草园带给我的无穷乐趣。16、长妈妈的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二、第 9 自然段1.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段文字是全文的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 ,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奈的感情。3、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排比、拟人 4.删掉句中的“也许”好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因为也许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5、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上两个德语单词“Ade”?读起来有趣味,表现儿童的

6、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三、三味书屋部分:1、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主要写了哪三个片段?提问“怪哉” 同窗们到后园自寻乐趣 师生读书场面2、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时的专注、投入。3、学生读书没有标点,老师读书有标点,你对此如何理解?学生:是因为所读内容艰涩难懂,不能理解,所以没有停顿,有口无心。老师:能理解其中意思,所以能吟诵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4、鲁迅在回忆这段私塾生活是流露出怎样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流露出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之情。 “怪哉”虫、后园玩耍和读书场面,都

7、充满了欢乐和趣味。5、童年鲁迅对自己的启蒙老师的情感态度:敬仰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只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6、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 ,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的小说集有呐喊 、 彷徨,散文集有野草 、 朝花夕拾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1、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写出了弟弟妹妹们的天真幼稚,反衬出我长大了,为下文情节做铺垫。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指_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二象征_天

8、性爱花的爸爸去世_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 3 页 共 8 页3、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4、文中倒数第二段有什么含义?它与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是文章的中心句,实指爸爸的花儿败落,象征父亲已经去世。5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教女有方。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叔叔被日本人害死的

9、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6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A 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B 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C 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是一种预感,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D 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

10、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7课文中,“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文中哪几件事与这三句话相照应。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1)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2)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从来

11、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8.课文线索:主线爸爸爱花,副线参加小学毕业典礼,双线穿插,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9.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主人公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她也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二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讨论下面的问题。1 前一部分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

12、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 爸爸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不许“我”上学乘车 2.不许我逃学,因我赖床而打“我”. 3 文中写爸爸给我送花夹袄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爸爸怎样的感情? 动作描写.表达了爸爸严厉的中包含绵绵的父爱. 4 因为我赖床不去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后来爸爸给我送来了花夹袄,看着我穿上、又拿两个铜板给我、这样写前后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凶”是严格要求自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 4 页 共 8 页己的女儿.希望她从小养成好习惯。后者表现出爸爸对我冷暖饥饱的关心。都是对子女的关爱。

13、5“快回家去,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答:反复修辞,“我”急于回家见到爸爸,告诉他这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急于向爸爸报喜,“我”的成长与爸爸的教育鼓励是分不开的。6“我好想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7.爸爸的花落了,但结出的果实是硕大的,对吗?对,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 , “我”的成长, “我”的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我”成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2)听到爸爸去世,表现镇定安静。邓稼先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问题1、简要回答,作者为什幺要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2、文章中写了两件文革中发生的事,通过邓稼先处理这两件

14、事,从中你可以体会出邓稼先具有什么样的品格?3、如何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句话的含义。阅读“我不能走”回答下列问题4、本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5、一句我不能走体现出邓稼先什么样的性格和精神? 6、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7、结尾部分引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么? 8、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阅读汇编一、1.概括短文的大意。 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

15、回答)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文中“ 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第 5 页 共 8 页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 理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5 肖像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6“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了闻一多怎

16、样的品质?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态度。7 作为学者,这部分写了闻一多的那三件事 ?写作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二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2、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 向别人告白自己做了什么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 实干精神 谦虚美德)4、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什么?(用原文)“精神食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