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9018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幸福的根本是心 (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的根本是心 汕头大学演讲 2012 年 3 月 2 日晚上 主持人致辞:大家晚上好!欢迎出席今天的“至诚讲坛”。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著名慈善理论家和活动家索达吉堪布。堪布学识渊博,对于世间各种问题,都有本着慈善之心的独到见解。早在 90 年代,堪布就远赴欧美和东南亚各国,进行佛法的弘扬。近年来,应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邀请,他也前往各个高校讲学,与知识分子们探讨佛学的真理。接下来,有请至诚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陈文滨先生致欢迎辞!陈文滨院长: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汕头大学至诚书院“至诚讲坛”,提倡包容的学习心态,致力于学术和

2、文化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希望同学们开阔视野。今天,我们邀请到索达吉堪布,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孔子讲过:“弟子入则孝而亲仁。”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好学的人,就要亲近有仁德者。下面,就让我们亲近这样一位大德索达吉堪布,让我们聆听他的报告,寻找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主持人:佛教蕴含着人世间的真知灼见,尤其大乘佛教致力于成就无量修行、普度一切困厄,将个人修行跟普度众生结合起来,更是至高无上的思想。当今时代,盲目和贪欲充斥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大多数人却不得其法;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却与幸福背道而驰。今天,我们请到索达吉堪布,就是想以他的眼光看看: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根本是什

3、么?怎样追求幸福?我相信,堪布在演讲中,一定会给出令大家满意的答案。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索达吉堪布开示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汕头大学,跟大家共同学习。藏族有一句俗话:“说话开头难,办事结尾难。”刚才陈院长致辞时,我还没想好怎么开头,后来,主持人说:“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根本是什么?怎样追求幸福?”看来,我应该从这几点谈起。作为出家人,我的思想、行为跟你们不太一样,如果以我的眼光看幸福,和你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么样,我也是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对幸福思考过许久,所以很有兴趣和大家交流这个话题。一、认识幸福1、何为幸福谈到何为“幸福”,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幸福来

4、自金钱;有人认为,幸福源于爱情;还有人认为,幸福在于地位而我认为,从佛教的根本观点“万法唯心造”来看,幸福是一种得到满足的心态,也就是说,幸福的根本是心。2、对幸福的误解世间人每天从早到晚忙碌,唯一希求的就是幸福,但结果得到了什么呢?大多却是不同程度的痛苦。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往往是因为没有认清幸福。有些人认为,只要满足了暂时的身心需求,这就是幸福。2009 年,英国举行了一次“谁是最幸福的人”的征文比赛,收到全世界一百多万篇来稿,最后,评委选出了四个“最幸福”的人:成功完成一例手术的外科医生;在沙滩垒城堡的儿童;给婴儿洗澡的母亲;与心爱的人走上红地毯的新人。以世间的眼光看,这四个人都非常幸福

5、,他们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可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就不一定了儿童在海滩玩耍时,沙滩城堡若一下被海浪吞没,他的幸福还在吗?给宝宝洗澡的母亲,如果孩子长大后不孝顺,这难道不痛苦吗?医生这次的手术非常成功,但下次万一失败了呢?跟心爱的人步入婚姻之后,生活会事事尽如人意吗?佛教中讲万法是无常的,所以,不能过于执著有些事物。如果认为有钱就会幸福,或者结婚就会幸福,那么你也应该想想:自己梦寐以求的这一切,假如失去了该怎么办?这时候,还有幸福可言吗?还有些人认为,离开了痛苦比如现在头特别痛,过一会儿不痛了,这也是一种幸福。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就是最幸福的人

6、。“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反抗种族歧视入狱 27 年,后来他在 回忆录里说,坐牢时每天晒半小时太阳,便是最幸福的事。和曼德拉有类似经历的人,也不在少数。藏地有一位出家人,“文革”前后,他坐了十几年牢。在狱中,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可以分到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天的食物仅此而已。据他说,监狱里的人特别盼望这个时刻,每当得到稀饭和馒头时,他们觉得这是最大的幸福。还有一个藏族学者,和第十世班禅大师是好朋友,他有过 18 年的狱中生涯。他在一本书中也说,在监狱期间,最大的痛苦是看不见春夏秋冬,只能看到高高的围墙。在漫长的 18 年里,他每天都对着一堵高墙,所以觉得能越过高墙,看到墙外的蓝天

7、白云、山河大地,这就是幸福。当然,如果他们的幸福观都成立,对照起来,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每天也可以晒半小时太阳,但并非人人都能从中体会到幸福。许多人总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福的,终日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3、抉择正确的幸福观1)幸福在内,不在外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讲,他们认为的幸福是什么呢?如今许多人认为,幸福的根本是金钱。但实际上,金钱和幸福有关系吗?是有关系,但并不起决定作用。心理学家认为,金钱对于人的幸福感,所起的作用只占五分之一。作为普通人,一无所有当然非常痛苦,然而,有了钱,也不一定就幸福,反而

8、可能带来过多的压力。所以,金钱跟幸福并不成正比,否则,有钱人就一定快乐,没钱人就一定痛苦,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还有人认为,幸福在于住房,这种观点也不尽然。对有些人而言,刚开始有个小房子,就感觉不错;然而一段时间后,便不满足了,开始提升住房条件;过一段时间,又不满足了,想再换一套大房子到最后,即便有最好的房子,他们也不觉得开心。所以,好的住房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幸福在于所处的环境。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住在城市的中心比较幸福,这种心态直接导致城市二环以内的房价特别高。可是在美国,人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住在偏僻的郊区才幸福。因此,如果说幸福在于环境,何以中国人觉得幸福的地方,美国人却觉得不

9、幸福呢?总之,人们往往认为,达到某个外在的标准,就会获得幸福。但事实上,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也不一定真的幸福。所以,我们好好思考就不难发现:幸福无关乎外境,它只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假如不明白这个道理,哪怕拥有了一切,也仍旧不会快乐。因为世间万法都是如此,没得到时,认为得到它会快乐,等真正得到后,也就没什么了。比如,没车的时候,你认为有车会幸福,刚买时你也感觉开心,可是过了两三天,就没有感觉了;没房子的时候,你觉得有房子会幸福,刚搬进新居时也非常快乐,可是过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兴奋了;没成家的时候,你觉得结婚会幸福,可是婚后才发现,对方的想法、行为与自己都不合,反而成了痛苦之因。那个时候,你可能又觉得

10、离婚快乐,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那一刻,才是得到了最大的幸福。所以,现在许多人都没搞明白何为“幸福”。不仅是人类,动物也有这种心态。小时候,我在家乡放牦牛时,经常喜欢观察它们。有些牦牛要求很简单,只要有草吃、有水喝,就满足了。而有些牦牛则不同,它们有许多目标:有的喜欢伴侣,找到了就很高兴;有的公牛喜欢打架,胜利了就得意洋洋放眼现在有些人的行为,跟它们也有点大同小异。佛教认为,幸福是一种心态,这个道理其实不难懂。但因为许多人对佛法不了解,之前没在这方面探索过,只是天天看广告、看电视,在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下,自己的心随外境而转,认为买房子多么开心、穿名牌多么快乐,结果离幸福越来越远。因此,有智慧的人应

11、该反思:在那些琐碎的事物中,怎么可能蕴含着最难得的幸福?我曾看过恩格斯的一句话,他说:“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坐在花园里读书,嘴里衔着烟斗,阳光温暖了我的背脊,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到底是不是幸福?如果是,那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能幸福。但事实上是这样吗?2)幸福非常,乃无常世间很多人没有想过无常,他们认为幸福永远不会消失,正在享乐的时候,根本不想几十年后的变化,更不会想到最终的死亡。表面上看起来,有些人财富、权势样样具足,过得非常惬意。不过,这种局面能否长期维持,就不好说了。1923 年,在美国芝加哥的海滨大饭店,举行了一次世界性的金融会议。在出席会议的人当中,有九位是当世最富

12、有的人: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全球最大粮食公司的董事长,全球最大煤气公司的董事长在许多人眼中,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 26 年后,这些“最幸福”的人却成了最可悲的人:一个疯了,两个破产而死,三个自杀,还有三个犯法而死。二、欲求幸福,应当借鉴佛法的智慧在佛教中,对出生与死亡、今生与来世、心识与外境等一切,有着详尽的分析。大家若能稍微了解一下,对世间真相就会看得非常明白,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痛苦、拥有幸福。但可惜的是,现在许多人不仅不了解佛教,甚至还存在各种误解。我在这里倒不是给佛教打广告,但毕竟有些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所以我可以大胆地说:“前生后世是存在的,善恶报应是存在的,六道轮回是

13、存在的。”个别人不要认为,这只是佛教的观点。若真是如此,你当然可以不加理会,而实际上,这些是宇宙万法的真相,是人人必须面对的事实。如果没搞明白这些道理,即使你是大名鼎鼎的博士、教授,或者是高高在上的领导、企业家,对于生命的真相照样会存在愚痴。当然,我也不是要求大家都信佛,信不信看各人的缘分。不过,有些人总是对佛教心存偏见,一听到“佛教”就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出家人是遇到挫折,在世间混不下去了,才跑到山里出家的。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不过,绝大多数人出家并非如此。在人类的一切行为中,出家可以说是极为高尚的,如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这种高尚不屑一顾,那时代是在前进还是后退,恐怕要打个问号。我

14、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佛教,看看释迦牟尼佛开示了什么真理,对哲学、天文学、物理学有怎样的宣说,科学家对此又是如何评价的假如你对这些一无所知,那说明自己确实需要学习。话说回来,我们若想寻求幸福,就要知道幸福的根本,否则,虽然想获得幸福,却可能亲手葬送掉它。古印度的寂天论师曾说:“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这句话看似非常简单,却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愚者的行为与目标往往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希求幸福,但行为却是痛苦之因。现在不少人往往觉得,幸福来自对外境的占有和享受,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我始终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没弄明白何为幸福。若能懂得幸福的根本在于心,而不一定要

15、有多少钱,也不一定要实现某个外在的目标,那轻而易举就可拥有幸福。当然,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光看外在也是判断不出来的。1924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到四川访问,他和陪同人员坐着两人抬的竹轿上峨嵋山。当时是炎热的夏天,轿夫们累得满头大汗,罗素暗自心想:“这些轿夫一定特别痛恨坐轿的人,大热天的,还要抬着他们上山。或许他们在想,为什么我是抬轿子的人,而不是坐轿子的人?”一路上,罗素都在琢磨这个问题。到了半山腰,罗素让轿夫停下来休息。他下了竹轿,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轿夫们又说又笑,对于闷热的天气和坐轿的人,没有丝毫埋怨,反而兴高采烈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好奇地问他一些有关国外的事情。表面

16、上看,在酷热的夏季,抬着客人爬山,这应该是苦不堪言的事。但轿夫照样怡然自乐,可见幸福确实无关乎外境。后来,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里,罗素引述了这个故事,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目光,看待别人的幸福,这是错误的。”大家要记住罗素的话,不要自以为是地看待别人的幸福!我遇到过一些在家人,他们总以悲悯的语气说:“你们出家人不能结婚,不能吃肉,好可怜!”其实,人和人的价值观不同,在我看来,在家人有这样、那样的痛苦,才值得可怜,相比之下,多年以来,我这个普通出家人过得还算快乐。以前我打算出家时,老师和同学纷纷劝阻,但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路。20 年后,当我和同学们聚会时,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经历。通过交流,同学们才明白,虽然我的生活比较平淡,却非常轻松,没有那么多痛苦。有个同学就对我说:“当时我们认为你选择错了,现在看来,你确实有自己的快乐。”所以,在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时,不能仅凭外在的现象。看到无钱无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