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884824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4藏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 藏戏 【教学目标】 1. 积累本课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 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 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 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 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 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 复杂到每个角色都 要带

2、着象征身份的面具; 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 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 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理清思路 1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 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 三、了解藏戏的形成 1. 自读第 5-7 自然段后小组讨论: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 奇色彩? 2. 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 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

3、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 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 座铁索桥。唐东杰布和七 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 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 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 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 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 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八人组成 的藏戏班子, 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 叹的剧种。 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 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第 1-3 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 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 而藏

4、戏是其中之 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蕴含着 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 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 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 8-18 自然段,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 14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516 自然段写的是 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7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 天的特点。) (2)自由读 814 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 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 15

5、和 16 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 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 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 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 的艺术享受。) 3. 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 师: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第8-14 自然段。 (2)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第15 和 16 自然段。 (3)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 束的呢?生读第 17 自然段。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6、是中华文化的奇 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 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 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 形成: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藏戏特点: 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其他特色:舞台、剧情、程式 唱腔、动作、演出时间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 “新”的文章,所以我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但是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让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读, 再一起了解课文的 内容、写作顺序、语言风格等。本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顺序来写, 内容清晰,分 “藏戏的形成” 和 “藏戏的艺术特色” 两方面来介绍的。 在教学时,比较详细的讲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对于藏戏的形成则只是让学生了解藏戏形成的过程。这样的详略 处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师生一起合作探究,学生 的课堂参与率有极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