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8721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学生姓名:XXX学校/系别:XXX指导教师:XXX完成日期:XX 年 XX 月 XX 日目 录一、庆丰年的曲式分析 .3(一)曲式结构 .31.段落划分 .32. 音色组成 .4(二) 旋律特点 .51.和声特点 .52.节拍控制 .5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6(一)作者的经验灵感 .61.直接经验 .62.间接经验 .6(二)作品的创作手法 .61.审美主题 .62. 意境设置 .6三、作品的体制构成及艺术成就 .7(一)体制构成 .71.作品的韵味特色 .72.作品的演奏技法 .7(二)艺术成就 .81.作品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82.作品对音乐要求的重视 .8结论

2、.8参考文献 .9Abstract.10致 谢 .11摘 要庆丰年由赵玉斋创作于 1955 年,是近代筝曲界中十分有分量的一部作品,乐曲的弹奏手法创新,审美表现突出, 为古筝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对庆丰年古筝曲艺术特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我国解放初期对民间音乐、古筝音乐的生存、发展及对世间的影响性,剖析和挖掘筝曲庆丰年的艺术魅力,通过对“筝”文化底蕴的学习 ,从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提升音乐理论认识,以点带面,从对该曲的研究中, 窥视古筝音乐艺术 价值之一斑,在其独特的弹奏方法打破了中国传统筝曲单手弹奏的局面。庆丰年不论是在曲式结构方面还是在演奏技巧方面,均有独特的创新点, 值

3、得人们探究,也由于 庆丰年作品的问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筝曲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筝曲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庆丰年的古筝音乐艺术其内在的音乐气质、审美特征、弹奏技巧均十分值得称赞,其优美的旋律、饱满的情绪、刚柔并进、 节奏快慢的掌控是其主要的艺术特点,这也是体现出古筝音乐的古朴、真 实的艺术特性。关键词:庆丰年;审美特征;赵玉斋;曲式结构一、庆丰年的曲式分析(一)曲式结构1.段落划分在庆丰年中,作者根据小溪流水曲调将庆丰年的开头四节作以变化,随之引出庆丰年的音乐主题。具体可参照下面的谱例。谱例 1 小溪流水曲调谱例 2 庆丰年曲调第一乐段共有 48 小节,随后便是乐曲的第二乐段。在这一乐段中,旋律悠扬,

4、兼具创新与传统的合一。通过揉、按、颤、滑等传统技法的演奏,左手在音柱的左侧无音区处便可自然弹奏出审美意蕴来。表现最突出的是在第 72 节上,运用了密摇,这是古筝技法的传统演奏手法,从而使该乐曲更富有韵味。当第二乐段的乐曲转入到时候,便又实现了乐曲的徽调式的转变,明朗欢快的美感伴随着柔和优美的弹奏,使得转调过程的实现也更为轻松。当曲调进入第 103 小节后,开始了乐曲的第三乐段。轻快欢唱弹奏的技巧,着重反映出该乐曲的中心思想,将农民的辛勤劳动、喜获丰收、欢庆丰年的欢快情境跃然纸上。在这一乐段中,在深得传统弹奏精华的基础之上,还运用了钢琴的和弦、竖琴的琶音、琵琶扫弦等专业手法,通过不同乐器的结合使

5、用,突出了该乐曲的变化和形象化,展现了古筝乐曲的艺术魅力。第三乐段第 103 小节208 小节时该乐曲的关键点,见谱例 4。谱例 3 庆丰年第三乐段样例2.音色组成庆丰年的音色在艺术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成就与特征,特别是其中两种音色的变换,也基本容纳了古筝曲技巧的乐曲音色之精华。首先体现在基本音色上,基本音色也被称为乐曲的“底色”,是突出演奏者基本功的一种表现。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基本音色的体现在于触弦之上,使得乐曲的声音能够实现并产生更加清晰、圆润、结实、有弹性的效果。在庆丰年中开篇大量运用了基本音色,又如在乐曲的第一乐段的第二小节中,有经验的作者往往借助大撮指法的功能和力量,以手腕为运动轴心,

6、弹后立即恢复到自然状态,然后协调其他对抗,这样演奏会显得格外轻松,并且音色也十分浑厚、有分量。另外,在庆丰年的第三段中,其中在第一乐段第一小节中,通常使用左手手指压住琴码,将声音变得闷沉,为求表现出敲鼓的声音,展现人们丰收时敲锣打鼓的欢庆场景。这两种古筝的音色变化多出现与古筝乐曲的创作中,既丰富了古筝的音色变化,又拓宽了古筝的表现能力。在演奏中,还需要针对音色方面多做揣摩,掌握好演奏尺度,塑造出灵活、生动的音乐形象。(2)旋律特点庆丰年能够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国古筝考级教程、古筝教学法等诸多优秀古筝教学书籍中,成为古筝教学曲目,其关键一点就是拥有独特的旋律特点,作为讲求韵律之美的古筝曲,

7、节拍的控制固然是庆丰年乐曲中的旋律特点,这两种特点形成了庆丰年独特的风格以及经久不衰的欣赏价值。1.和声特点庆丰年以小溪流水的旋律为创作基础,曲调中融入了民间锣鼓喧闹的节奏,在原曲调的基础上增加了创作素材,丰富了乐曲的内容。在古筝的弹奏技巧上,作者十分大胆,运用了很多古筝技法中不会运用的弹奏技巧。其中赵玉斋使左手与右手一样在琴码的右侧进行复杂的弹奏,出现了和声效果。并且在之后的弹奏中,随着曲调高潮的引出,运用了左手大抓、左手套抓、双手交替套抓、左手刮奏、和声刮等技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也为以后的筝曲创作奠定了基础。其实,庆丰年在当时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认为其创新之中忽视了传统音乐运用,特别是和

8、声的运用,左右手分工的弹奏扩大了和声的作用性,不少学者认为左手负责颤按推揉,右手负责勾抹劈托,二者作用分明,不能改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筝乐曲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强大的和声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应用 1。庆丰年的出现,使古筝成为了一种和声乐器。在此看来,其中运用的和声技巧并非困难,弹奏十分简单,但是其和声效果却接近完美。特别是重音弹奏的地方,第八小节中最后一个重音,此重音属于和弦音,需要抓弦运用,并且抓弦的三根手指必须力度一致,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并在和声的基础上,演奏出重音。2.节拍控制全曲始终传递出一种欢快、喜庆的节奏,在曲式创作上,分为了引子、尾声和三个乐段组成。在每一乐段中都需要

9、注意节拍的控制。在开始时,引子打破了传统的乐曲演奏技法,节拍强弱对比、又慢到快。这段节拍的控制全面的设置了一个左手和弦琶音,也是由这个琶音引出了正板旋律。这种创新在古筝界还是第一次。引子的第二乐段运用了双手和弦与滑音揉弦相互交替的运用,用来控制引子的节拍变化。第二阶段为慢板,侧重于音乐的乐思,为了表现及引发农民丰收喜悦的兴许。再此段中,节奏的变化中运用了七声音阶,这使整体的节奏演变出了更丰富的层次感,为乐曲的高潮部分做好了铺垫。第三阶段为急板,在此期间,“老八板”的音调再次出现,本段的节奏控制主要强调快慢交替。左手快速扫弦,右手加重琶音,表现的锣鼓声惟妙惟肖。在结尾支出,双手弹奏,并用和音,节

10、奏控制有急有缓,将人们的喜悦情绪表现的十分充分2。二、作品的创作背景(一)作者的经验灵感1.直接经验庆丰年创作于 1955 年,创作者赵玉斋任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讲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将前人口传心教的古筝知识整理成谱,方便学生学习,并且同时更是最求西方音乐与乐器的表演,为求拓宽古筝的艺术欣赏价值。赵玉斋庆丰年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在音乐学府中任音乐教师,如此良好的条件下使赵玉斋本人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逐渐的,赵玉斋对古筝知识愈加丰富、创作思路愈加开阔。也就是此时,开始了赵玉斋庆丰年的创作。2.间接经验1955 年春节前夕,赵玉斋下乡慰问演出,当时与农民一起欢度春节,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朝气蓬勃与

11、欣欣向荣。同样,在农村的一段时光,是赵玉斋了解到农村人们的生活情况,对音乐、戏曲的迫切需求。与广大农民培养出炙热的情感,让赵玉斋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最终选择了用古筝来表现农民的幸福生活。并且在创作之处便确定了创作的题目为庆丰年 3。(二)作品的创作手法1.审美主题庆丰年古筝曲可以说是古筝艺术的代表佳作,内含的审美特征包括了形态美、情态美、意态美等。当演奏者在演奏时会根据音乐中的各种元素来构成印象动态结构,充分表现了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古筝的演绎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与静相结合,演奏者的形体、表演情绪都会给人增添视觉的美感。另外,庆丰年中的旋律变化多端,需要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节奏的律动,这种节奏的均衡、

12、匀称、对比、统一的美感,能够满足人们听觉上的审美需要。上文中分析了庆丰年的节奏与节拍,其中,通过各种快速、慢速的节拍变化、和声强弱的对比,制造出敲锣打鼓的气势和人们喜庆的情绪,甚是让人身临其境。赵玉斋创作该部作品时,就是注重了乐曲的审美主体,运用了审美观点的创作手法,使审美特征充分的表现,才创作出了这样的一个经典的筝曲。2.意境设置在意境设置方面,是构成音乐结构的重要一环,古筝乐曲的意境表现常常能够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能够起到净化人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古筝曲最突出的优势。庆丰年中通过赵玉斋超强的演绎技术,让演奏时常产生变化,并且音乐融合了传统筝曲的清雅脱俗之韵味,特别是在左手揉、吟、滑、按等技术上的运用,将乐曲中体现的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紧密相连,奏出独特的味道,将人的情绪刻画的入目三分,令欣赏者产生共鸣 4-5。三、作品的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