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0854930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环境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第二章 环 境,22,课程内容,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医院环境,23,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24,一、环境概述,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护理学中,环境是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护理学家们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含义。 -环境(environment)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可能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人也可以影响环境,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5,一、环境概述,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人体内有许多不同的系统,维持生

2、理平衡状态。 心理环境:心理因素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进程、配合治疗的程度 和疗效、疾病的预后以及病人和亲属的生活质量均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6,一、环境概述,-外环境,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的外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指有关个人的社会与心理需要状态,包括人的社会 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 和宗教等。,环境的分类,27,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气候的影响:自然界的变迁,自然气候的异常,如地震、台风、干旱、洪水、沙尘暴等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威胁。另外风寒、燥热、暑湿等气候与某些疾病和流行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2

3、8,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地形地质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质不同,地壳物质成分不同,各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29,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的影响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3)土壤污染 (4)噪声污染 (5)吸烟污染,(6)温度过高或过低 (7)辐射 (8)废料 (9)室内空气污染,210,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经济:人群健康与经济发展是相互

4、促进的双向作用。 -社会阶层:反映人们所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健康状况也呈 现种种差别。 -社会关系:人在社会网络中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是否能 相互支持,不仅是影响健康的因素,而且是健 康的基本内容。,211,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社会或其亚群成员所特有的物质和 精神文明的总和,即特定人群适应社会环境和 物质环境的传统模式。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是指各种 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 -卫生服务:主要工作是向个人和社区提供范围广泛的促进 健康、预防疾病、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保护 和改善人群的健康。,212,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

5、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213,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国际护士会的倡导 1975年国际护士会的政策声明中,小结了护理专业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成为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奋斗的一个主要目标。 该目标要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专业团体都要承担以下职责:保护人类环境,保护世界资源,研究它们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及怎样避免人类受影响。,214,三、护理

6、与环境的关系,护士的职责: -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215,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方法。 -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提出住宅区对环境及健康的威胁。 -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216,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满足人民需要 -为了满

7、足人民的需要,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并运用自身的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217,第二节 医院环境,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218,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医院环境的特点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以下特点: (1)医学专业化 (2)安全舒适性 (3)管理统一性,219,医学专业化,在医院环境中工作的对象是患者,而患者是十分复杂的生命机体。 护理工作在为提高医学服务质量中起到相对独立作用的现代医院环境中,专业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应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地照护患

8、者的生活,提供专业的生活护理、精神护理、营养指导等服务,并在新技术、新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220,安全舒适性,治疗性安全:安全舒适感首先来源于医院的物理环境。 生物环境安全:在治疗性医疗环境中,避免发生院内感染和疾病的传播,保证生物环境的安全性。 医患关系和谐:医护人员也应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满足其被尊重的需要及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增加其心理安全感。,221,管理统一性,医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院规,统一管理,保护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病区护理单元中,病人及工作人员要求整洁,具体应做到: 病室的整齐,规格统一,物品

9、摆放以根据需求及使用方便为原则。 病人的皮肤、头发、口腔等要保持清洁,被服摆放以根据需求及使用方便为原则。 工作人员应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大方,遵守有关的工作制度,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修养空间。 治疗后用物及时撤去,排泄物、污染物及时清除。,222,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医院环境的分类 -医院环境是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可分为物理环境、医疗服务环境及医院管理环境。,223,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物理环境(也称硬环境) 指医院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以及院容院貌等为主的物质环境 是表层的,具体的,有形的 包括视听环境、嗅觉环境、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等,是医院存在和发

10、展的基础,224,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 (1)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 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2)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3)包括学术氛围、服务理念、人际关系、文化价值 等,医疗服务环境的好坏可促进和制约医院的发 展。,225,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社会环境 医院管理环境 (1)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及各部门协作 的人际关系等。 (2)属软环境。 (3)医院管理环境应以人为本,体现医院文化,旨 在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患者需求。,226,二、医院环境的调控,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医院的物理环境是影响病人身心舒适的重要

11、因素。 卫生健康的环境应考虑下列因素:空间、温 度、湿度、通风、噪声、装饰。,227,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空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合其成长、发展及活动的空间。 为病人安排空间时,在医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他们对其周围环境拥有某些控制力。 同时为方便治疗和护理操作,以及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228,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温度,在适宜的室温中,病人可感到舒适、安宁、减少消耗,利于散热,并可降低肾脏负担。 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又会使病人在诊

12、疗护理时受凉。 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229,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湿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湿度过高: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 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尤其不利。,230,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通风,通风换气,可变换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刺激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一般通风

13、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污浊的空气中氧气不足,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状况受到干扰,常产生烦躁、倦怠、头晕、食欲不振等,有碍病人疗养。 若室内的空气能不断流动,与外界空气持续交换,不仅可保持空气的新鲜,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能使病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231,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噪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即十分之一贝尔(beI)。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当其高达120分贝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永久性失聪。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

14、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232,医院周围环境的噪声虽非护理人员所能控制,但护士应尽可能地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 说话轻 走路轻 操作轻 关门轻,233,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光线,可见光:调整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红外线:适量的日光照射,能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 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辐射能削弱细菌病毒的活力,抑制其生长繁殖;直射可直接杀死细菌及病毒。,234,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装饰,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愉快。病室应布置简单,整洁美观,

15、并注意优美与悦目。,235,二、医院环境的调控,医院社会环境的调控 医院的主要任务是对公众的健康问题或健康需要提供协助或服务,担负着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康复、促进健康的任务。,236,二、医院环境的调控,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彼此为寻求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及排斥的关系。 护患关系:医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服务者与服务对 象的关系。 病友关系:病友中的每个人都构成社会环境中的一 员,在共同的治疗康复生活中相互影响。,237,二、医院环境的调控,人际关系主要的影响源: 语言:在护患之间,语言是特别敏感的刺激物。 行为举止:行为是人在思想支

16、配下的活动,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人际间思想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 情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对病人有很大的感染力,护士的积极情绪可使病人乐观开朗,消极的情绪会影响病人变得悲观焦虑。 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信赖感。,238,二、医院环境的调控,医院规则:每个医院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院规。如人院须知、探视规则、陪住制度等。协助病人熟悉院规,帮助病人适应环境: -耐心解释,取得理解 -让病人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满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 -提供有关信息与健康教育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鼓励病人自我照顾,239,二、医院环境的调控,帮助不同情况的病人适应环境 -病人适应医院生活的能力,可依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轻重等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