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0853976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探讨人生的价值,一起泛舟文学的海洋。你 求知的热情,谦恭的态度让老师感动,最好的赞语莫过于无声,最美的谢意莫过于无语。自信的你,请 挥毫而行!建议使用黑色水笔答卷。说明: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古诗文(共 30 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 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记补写完整。(要求:规范、整洁、美观)(4 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依据课文填空。(4 分)(1)千呼万唤始出来, 。(2) ,今月

2、曾经照古人。(3)人有悲欢离合, 。(4)有愉色者, 。(选自七年级传统文化)3.根据提示默写。(4 分)(1) 鸟 鸣 涧 中 静 中 有 动 、 流 传 千 古 的 诗 句 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说理以言情,对慰问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的 诗句是: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45 题。(4 分)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4.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什么诗?(2 分)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首联中,“纷纷”本指事物多而乱的样子,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乐,形象描 绘

3、出弦管杂错而和谐的效果。B.颔联中,“半入”写出音乐悠扬动听而空灵活脱的感觉。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3页 (共 10 页)C.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 D.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虚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三)比较阅读口技(节选)与虞初续志郭猫儿(节选),完成 610 题。(14 分)【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 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无敢哗者。忽

4、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 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 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选自林嗣环口技【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 19 年),余在扬州,一友挟(邀请,偕 同)猫儿同至寓。比(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小技,客气说法)。于席右设围屏, 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

5、,可以 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n,用热水烫后 去毛)剥声,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差错)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 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 已,砉(hu 拟声词,哗的一声)然一声,四座俱寂。(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 分)(1)满坐寂然()(2)虽人有百手()(3)俄闻父呼其子曰()(4)其子遂缚一猪()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 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8.下面各组句子中

6、,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不能名其一处也其父烧汤声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久之C.不能指其一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D.俄而百千人大呼向吾身死而不爱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10.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 分)二、现代文(40 分)(一)品读刘姥姥进贾府(节选),完成 1113 题。(10 分)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 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

7、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 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 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 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 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 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

8、地下已是拜了数拜, 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 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 话。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 平儿出去了,一会进来说:我都问了,没什么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凤姐点头。只见周 瑞家的回来,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 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

9、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 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 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 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 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

10、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 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说话时,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 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 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 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 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 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

11、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 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减)11.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5 分)12.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2、请简要分析。(3 分)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 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B.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 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C.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缓解了刘 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钟, 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富

13、奢华。(二)研读论美,完成 1417 问题。(10 分)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4页 (共 10 页)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 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 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 非人力所能创造

14、。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 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 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 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

15、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14.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 分)15.选文第、段各使用了哪一种主要论证方法?(2 分)16.“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2 分)17.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的理由(4 分)(三)赏阅读下面的美文,完成第 1820 题。(10 分)归于泥土耿 立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到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 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10页 (共 10 页)泥土给的。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