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853807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随笔 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就是培养孩子的和提高思考能力。那么大班区域活动会写些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精心为你大班区域活动随笔,希望你喜欢。 区域活动是实现大班孩子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美食一条街,益智区,阅读区,四个活动区,让孩子自由,以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益智区中的“找不同”无人来玩,这种游戏材料是新投放的,“找不同”游戏的材料也算丰富,图片色彩鲜艳,孩子们应该喜欢的,可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们呢? 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思考这个区域的材料环境,总结出了以下几

2、点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的能力、有耐心、认真、专心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孩子来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没有一个感的。 2.活动中幼儿缺乏感 幼儿在其他活动区中活动结束后都有作品给大家展示,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快乐,而益智区中的“找不同”却没有作品呈现。 3.材料有难度 两幅画或是两种物体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为这种活动要求孩子必须有耐心、细心、还要专心才能完成。 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的更换,本周所设置的区域有小医院、探索区、建构区、图书角、区、区。在每个区域中也相应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类

3、的玻璃纸,小电筒,电线等,还有各类书籍,在绘本分享区中有各种材质精美的绘本。每个区域的设置我们班内老师都进行了周到的考虑。 和往常一样,幼儿在自主地进行着区域活动,我观察着各个区域中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从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对于自己进入的区域都是自由选择,但缺少对区域的认识性,存在着几个区域乱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各区域的活动情况显地比较乱,没有规则性,另一方面区域的材料也会随幼儿的到处更换而变换到另外的几个不同区域中。在活动进行中,我也给予了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及时的指导,希望在对本次活动的中吸取不足之处,在下次的活动中一定会考虑地更加周到,让区域活动更加地完善。 管子积木是小朋友们

4、的最爱。最近的一周,我在区域活动里安排了建构区,请幼儿建构积木小人。这一天,我巡视到了那里,看到浩浩、勋勋、帅帅等幼儿拼了个长长的棒子一样的东西,握在手里还不停地开枪。我对他们说:“能不能搭个小人呢?”他们开始木然。我接着启发说:“瞧,我这块积木当作头,行吗?”聪明的涵涵开始迅速地用几块积木摆了个小人。我问他:“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说:“他在走路。”于是,我夸张地表扬了他,并且说:“能不能拼个大力士、运动员?”他们劲头十足,纷纷动起手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人拼出来了,有各种动作,各种姿态。 幼儿在建构区游戏,尤其是男孩子,如果让他们按意愿构建会始终停留在自己的兴趣上。那么老师该怎么办呢。所

5、以老师的适时启发和有方向性的引导很关键。本次的区域活动里它是显而易见的。 在第二天的区域活动中,我仍然继续观察建构区。他们有了前一天的活动后,小朋友都想撘一个自己的运动小人。只是纯粹模仿别人的大力士等。那我又想,怎么才让他们拼出多种运动的小人呢。正当我无计可施时,一个孩子拿着自己的小人同时还摆出了小人的动作。于是,我请他们先做动作,然后再按照动作拼小人。结果好了起来。当我再次巡视到这个区域时,还发现了一个拼好的大方框,我想这可以当作门吗!接着引导幼儿想象这个方框是什么,在我多次耐心地启发下,幼儿才想到是足球门。那我就对他们说:“我们拼成的运动小人需要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你能不能帮忙拼一些和运动有关的东西来呢?像足球门不就很好吗!经过这样的启发后,幼儿们又开始动建构了,而且还引起更多幼儿的兴趣,参与的幼儿多了。 在一个活动中,老师的启发与引导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不但有横向的思考,还要有纵向的审视。老师也需要发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活动更充分,更加精彩!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