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0846899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知识培训资料(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防火防爆知识,大庆油田 HSE培训咨询中心 董仕贵,2,防火防爆知识,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第三章 防火与防爆措施 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 第五章 火灾逃生知识,3,第一章 绪论,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 1、严重性 火灾和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它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2、复杂性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 3、突变性 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4,第一章 绪论,二、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 1、人的因素 2、设备的原因 3、物料的原因 4、环境的原因 5、管理的原因,5,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一、燃烧 1、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

2、体、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6,一、燃烧 2、常见的燃烧特征参数: 闪燃 闪点 自燃,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7,一、燃烧 闪燃当火焰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8,一、燃烧 闪点指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危险性也越高。 闪点低于450C的液体叫易燃体。,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9,一、燃烧 液体根据闪点分类分级,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0,一、燃烧 自燃可燃物质自发的着火现象。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3、。 液体比重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1,一、燃烧 几种液体燃料的自燃点和闪点比较,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2,二、爆炸 爆炸指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化学或核子的能量释放过程。 1、爆炸种类 物理爆炸:由于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 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发生迅速的化学反 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 的爆炸。 核子爆炸:是核裂变或聚变反应所释放 核能的过程。,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3,二、爆炸 2、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与空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合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4,二、爆炸 2、爆

4、炸极限 爆炸性气体(即可燃气体、易燃和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受到点火源的作用时能产生燃烧和爆炸。燃爆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燃爆,而且混合的比例不同,燃烧的速度也不同,浓度低于某一最低的极限或高于某一最高的极限时,火焰便不能蔓延。因此,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燃爆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的上限。,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5,二、爆炸 可燃气体与蒸气在普通情况(20101325Pa)下的爆炸极限,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6,二、爆炸 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和爆炸浓度极限,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7,三、燃烧与爆炸 燃烧与爆炸是两种性质

5、不同的过程,基本特性有如下区别: 1、从传播的机理上分析 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区域能量的传播,是以热传导,辐射及燃烧气体扩散作用,传入未反应的原物质中的。而爆炸过程中化学反应区域能量的传播则是借助沿混合气体爆炸物压缩波叠加形成的冲击波,冲击压缩作用进行的。,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8,三、燃烧与爆炸 2、从燃烧波与冲击波传播的速度来分析 燃烧波的传播速度,通常约为每秒几毫米到几厘米。而爆炸过程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原始爆炸物的声速,其速度有时高达每秒数千米。,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19,三、燃烧与爆炸 3、从力效应上分析 燃烧过程中燃烧反应区内产物的质点运动方向与燃烧波面方向相反,因此燃烧波面内的压力较

6、低,不会对周围介质产生力的效应。而爆炸波传播方向相同,爆炸波区内的压力很高,因而向四周传出冲击波,对周围介质有强烈的力效应。,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20,三、燃烧与爆炸 4、从外界压力和温度影响上分析 燃烧反应是易受外界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外界压低时,燃烧速度慢;压力增高,燃烧速度加快。爆炸则基本上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21,第三章 防火与防爆措施,一、火灾与爆炸的预防原则 1、火灾预防原则 严格控制火源; 监测酝酿期特征; 采用耐火建筑; 阻止火焰的蔓延; 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22,一、火灾与爆炸的预防原则 2、爆炸预防原则 防

7、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严格控制火源; 燃爆开始时就及时泄压力; 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 备和建筑的损坏。,第三章 防火与防爆措施,23,二、火灾与爆炸监测 1、火灾监测仪表 感温报警器 感光报警器 感烟报警器 2、测爆仪器 热催化原理测爆仪 热导原理测爆仪 气敏原理测爆仪,第三章 防火与防爆措施,24,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知识 二、灭火器的选择 三、灭火器的配置 四、灭火器的设置 五、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25,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知识 1、配置场所危险等级的划分: 根据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

8、数量、火灾蔓延速度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将配置场所划分为三个等级。,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26,工业建筑场所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或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27,民用建筑场所危险等级,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28,2、火灾的种类: 根据燃烧物及燃烧特性不同,分为五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

9、的火灾),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29,2、火灾的种类: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0,3、灭火剂的种类 水 泡沫 干粉 卤代烷 二氧化碳 FM200(七氟丙烷),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1,(1)水的灭火原理: 1公斤水升高1时,吸收1千卡的热量。1公斤水全部蒸发汽化,要吸收539.9千卡的热量。 水遇到炽热的燃烧物后,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能够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区逐渐缺少助燃的

10、氧而减弱燃烧的强度。,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2,(2)泡沫灭火器 按生成泡沫机理分为两类: 化学泡沫灭火器 空气泡沫灭火器,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3,灭火原理: 灭火泡沫是由泡沫灭火剂的水溶液通过化学、物理作用充填大量气体(二氧化碳或空气)后形成无数小气泡。 它的比重远远小于一般可燃、易燃液体的比重,因而可以飘浮于液体的表面,形成一个泡沫覆盖层。灭火器的泡沫还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附于一般可燃固体的表面。,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4,(3)干粉灭火器 根据使用范围分为两大类: 普通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 多用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5,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剂平时贮

11、存于干粉灭火器或干粉灭火设备中,灭火量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的压力将干粉从喷嘴中射出,形成一股夹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当干粉与火焰接触时,便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而把火扑灭。,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6,(4)卤代烷灭火器 分类: 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1301(三氟一氯甲烷) 1202(二氟二氯甲烷) 2402 (四氟二氯乙烷) 注:由于这种灭火剂释放后,在大气中存留时间长达87-110年,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了保护臭氧层,根据蒙特利尔国际公约组织规定,2005年全球范围内将禁止使用哈龙类型的灭火剂。,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7,灭火原理: 卤代烷

12、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其作用是通过夺去燃烧反应中的活泼物质来完成的,这一过程称为断链或抑制过程。,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8,(5)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 吸收大量的热(每公斤液态二氧化碳气化 时约需用138千卡的热量)。 对燃烧物具有一定冷却作用。 增加空气中既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成分, 相对的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达到30-35%时,能使 一般的可燃物逐渐窒息,达至43.6%时, 能抑制汽油、蒸气及其他易燃气体的爆炸。,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39,(6)FM200(七氟丙烷)灭火剂的优越性 一种混合气体,含氮气、二氧化碳、氩气,

13、是一种具有优良防爆性能的灭火剂。 它具有不导电、对设备无损害、对人身毒 性极小的特点。其灭火剂体积灭火浓度为 5.8%,这一数据要低于经人体测验得到的 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积浓度临界值。 释放后对周围环境无破坏、在大气中残留 时间较短(31-42年)、相对灭火浓度低等 特点。,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0,4、灭火级别的分类: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表示灭火器的灭火能力的大小,是采用科学试验的方法即用灭火器扑救相应标准的火势模型的火来确定。 我国现行的标准系列规格灭火器的类别有A类和B类,灭火级别有3A、5A、8A、13A、21A、51A等和1B、2B、3B、120B等二个系列。,第四章 建筑灭

14、火器配置,41,二、灭火器的选择 1、灭火器的选择原则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灭火的有效程度; 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使用人员的素质。,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2,2、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扑救A类火灾: 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3,2、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带电火灾: 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 应由设计部门与当地化验室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15、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4,2、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如有一个古建筑单位,大部分可燃物是木质材料,原配72具泡沫和酸碱灭火器。由于该单位对消防工作比较重视,又添置了101具干粉灭火器。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买的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该灭火器只能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不能扑灭A类物质的火灾。应换成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比较合理。,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5,2、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对碱金属(如钾、钠)火灾,不能用水型灭火器。因为水与碱金属作用后,生成大量氢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引起爆炸。,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6,2、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第四章

16、 建筑灭火器配置,47,三、灭火器的配置 1、配备原则: 同一配置场所,应当选用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器; 同一配置场所,同一类型的灭火器,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8,2、配备标准 A类火灾配置场所,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 中危险级 轻危险级 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5A 5A 3A 最大保护面积(m2/A) 10 15 20,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49,2、配备标准 B类火灾配置场所,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 中危险级 轻危险级 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8B 4B 1B 最大保护面积(m2/B) 5 7.5 10,第四章 建筑灭火器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