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50846257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八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2021 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三历史2020.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王制记载周初:“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

2、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而俊士受学七年考试合格称“小成”,九年考试合格称“大成,成绩优异者可通过司马推荐“进士”。材料表明A.西周选士制由惟亲向推贤转变 B世卿世禄制度面临崩溃的局面C.宗法制度受选官制变化的冲击 D. 早在西周时已存在考试选才制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之制,但对封国而言,王国仅有二千旦以下官吏的任命权。在军事上地方郡国虽有郡国兵,但“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这一措施A.有利于专制生义皇权的强化 B.试图通过推恩削弱王国势力C.有效防止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D.是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表现3.下表是部分历史文献对“司隶校尉”职的记载,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A.司隶校尉一职最早出

3、现在西周时期 B.维护地方治安是司隶校尉的唯一职责C.两汉时司隶校尉的职权地位有所提升 D. 两汉时期司隶校尉位列三公地位崇高4. 通鉴记载:“(南朝)府州部内论事,皆签前直所论之事,置典签以主之,宋(南朝)世诸子多幼,时主皆以亲近左右为典签,. 虽长王临藩,素族出镇,典签皆出纳教布,协其枢要,刺史不得专其职位。出任典签者又多为寒门素族。”据材料可知典签官的出现A.定程度 上冲击了门阀政治 B.使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C.使行政官僚之间矛盾更尖锐 D.左右了南朝地方政局的发展5.隋唐以三省六部为政务中枢,并集汉魏以来中枢政制变化之大成,较之秦汉三公九卿制度,无论就其组织机构,还是运行机制和行政

4、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秦汉体制相比,隋唐三省体制的最显著特征是A.实现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有效制约 B.三权分立有利于决策并限制了皇权C.政务程序规范决策与执行机构分职 D.权力相对分散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6.宋人梅尧臣在其诗中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箭经箱为盗囊,津头更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却来城中谈孔品,言语便欲非尧. .”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A.宋代的走私活动十分猖獗 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威胁C.宋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D.宋朝的营商环境相对宽松7.据清实录记载:雍正元年正月,奉上谕:“从前皇考之时,凡

5、上三旗大臣侍卫官员人等,俱不许在诸王门下行走,即诸王属下人,非该属处亦不许私相往.嗣后如有私相行走之人,-经查出, 即行参劾。如不纠参,经联查出,定将该管大臣一并从重治。”这一上谕A.标志着君主专制已经达到顶峰 B.旨在防范诸王维护君主的权威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治权的管控 D.说明皇权已经遭致严重的挑战8.据统计,从1871- -1873 年,中国进口的棉布价值32013727元,棉纱37791担; 1891-1893年,中国进口棉布价值4911705元,棉纱704877担,到1890年汇聚于上海的外洋棉纺织品达三千万关两以上。这历史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

6、界市场 B.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B.导致家庭手工业中纺织、织耕的分离 D.诱发了列强在华投资开矿设厂的欲望9. 晚清以来,商人群体不断壮大,商人将自己的经商与国家富强相联系,认为“商业无论巨细,皆与国家有密切之关系”,并由此生发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有人甚至认为经商的人具有“天下最有活泼的精神,最有发达的能力”。这一历 史现象表明A政府正式放弃重农抑商的国策 B.晚清以来中国的商业十分繁荣C.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显著提高 D.社会转型时期商人群体的觉醒10.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他认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郑观

7、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材料表明A. 爱国实业家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B. 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C.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 D. 甲午战争推动商业立国思想发展11. 梁启超认为:“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谓之天下,而后谓之国也,.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自甲午一役,我师败绩,割地赔款,创巨痛深。于是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为国也。材料旨在说明A.梁启超的爱国主义具有理性色彩 B.甲午战争推动了国家意识的觉醒C.维新派较早认识到民族独立的意义 D.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的主

8、要原因12. 1908年,江南新式学堂在招生方面间的这样一种来,学校初设时,亦尝贴广告于通街。招人就学。乃特之许以,初无鬼线报至之人 校重不得已,则择其家有子弟而其力又足使之就学者,亲律教许以有破学费。然犹应者十一,拒者十之九”。这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滦蒂固 B.科举制度的影响不易根除C.中国人对新体制的不信任 D.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艰难13、1900年1918年年国内共出服的期刊杂志共有七八百种之多,其中1911年12月以前出版的就有157种:如果就地区而言,上海出版的有60种(占38%),国内其他城市出版的有44种(占28%)。而在国内出版的104种之中,上海又要占一半以

9、上(约58%)。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革命党人主要通过报刊舆论进进行革命动员B.的舆论阵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上海已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中心 D.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出版业得到飞速发展14. 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不断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要求一切国营企业和和建设单位必须全面地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国家的计划,贯彻经济核算制,建立严格的节的制度,力求降低成本。周恩来的这一要求A.目的是进行国民经济恢复 B:为国民经济调整作了准备C.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 D.是为了遏制铺张浪费现象15.梭伦改革的最大着眼点是政治改革。他首先开展了人口调查,并以调

10、查为依据,制定了个人权利与其所拥有的不动产成正比的政策。这政策产生的影响是A.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担任公职 B.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政治特权C.雅典公民的参政权得到空前的扩大 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了起来16.罗威尔指出: 1688 年政变使詹姆士失去了王位,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力纳入他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是它虽然这样做,却没有严重地削减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特征。材料旨在说明A.光荣革命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B.君主立宪制政体已在英国确立C.英国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民主政治尚需进一步发展完善17.1787 年美国宪法对最高法院的法官委任

11、作如下规定:法官候选人经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后,任期终身,且工资只增不减。美国宪法对最高法院法官任职的规定A.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有利于司法独立公正C.突出了三权分立原则 D.彰显美国的法治原则18. 欧洲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黄金和白银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感。用金线织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辉,黄金和白银让雕像写油画大放光不,金银制成的徽章、珠宝和餐具述说着贵族与生俱来的美德“这历史现象A.刺激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 B.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C.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下表是德意志地区铁路里程发展状况表,据此可知德国铁路的发展A.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在

12、德国发展最快 B.有助于德意志境内统市场的形成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D.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保尔芒图在论述工业革金时说址:“这种旧的经济组织组经内部的演进而逐渐改变,但仍保存其旧习所维持的形式,毛纺工业太保守了,太受到特权和偏见的压制,所以不能通过自身的技术革新来完成变革。因此,毛纺工业的重大变革需要外来的刺激。“材料意在强调A. 工场制度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B.地理大发现推动工业革命的到来C. 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市场的推动 D重商主义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21.自发秩序思想在经济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 这一思想认为,人的理性具有重大的局限,它并不能为我们设计出

13、有效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经济秩序。相反,在恰当规则约束下,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并进行自发的经济活动,就可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促成社会制度、经济秩序的生成。该思想A.推动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到来 B.强调政府干预和自由市场的结合C.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D.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2. 1949年,当美国人面对着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即将助顺时开始将注意力从中国转向了昔日的对手,日本成为美国东前政来的核心,并这多代替了中国在其全球成略中心地位。美国政策的这一转变A.成为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昊键因素 B.客观上推动了哉后日本经济的崛起C.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使美国放弃了

14、战后改造日本的政策23.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报道:“失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他们确实还能设法比一些有工作的最穷邻居拿回较多的钱.就业后的收入要纳税, 但从失业教济金中得来的收入却不需纳税。材料意在强调A.英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B.失业救济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C.社会保障制度要兼顾公平公正 D.福利制度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困境的根源,西献24. 前美国驻苏联外交代办凯南在1947年指出“共产主义的活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西欧的困境来源于战争对西欧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破坏。东西欧的分裂使欧洲的困境来更加恶化,相应地欧洲的恢复也更加困难。据此美国政府A.成立北约组织强化对西欧各国控制 B.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C.提出杜鲁门主义遏制东欧共产主义 D.调和法德的矛盾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25分)材料一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就一直继承下来。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保证这种集权的巩固。有必要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所以,加强盐、铁、酒的官营和各种有关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