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0796842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言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PPT(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晓茵 冯剑亮 编制尹伯成 审校,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PPT,2,前言,这份PPT是专为方便讲授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格致出版社出品)的师生制作的。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编制中难免有不妥甚至差错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世纪高教,第一章 导 言,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Fudan University,4,第一章 导言,本章从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出发扼要介绍了经济学的概念

2、,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最优的学科,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买方和卖方集合的市场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体。本章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结构作了初步的介绍。,世纪高教,5,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问/答,世纪高教,6,主题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问/答,世纪高教,7,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稀缺性(scarcity): 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言。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基

3、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安全需要(safety) 社会需要(social) 地位需要(esteem)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8,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 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如噪音、垃圾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9,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

4、生,选择性: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 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 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 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选择的重要性(资源的多用途性)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10,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前提: 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多用途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11,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5、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15,14,12,9,5,0,1 2 3 4 5 X,Y,A,B,C,D,E,F,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1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表 11,13,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生产什么(what) 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how)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for whom) 何时生产(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谁做决策(who) 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1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

6、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虫瞰”(worms eye)。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鸟瞰”(birds eye)。,1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表格(附表11),16,主题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问/答,世纪高教,17,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现状如何,

7、为何会如此 发展趋势如何 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 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18,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个量分析(individual analysis)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个体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单个居民的最优决策问题。 总量分析(aggregate analysis) 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总体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描述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因素及其数量关系。 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 adding analysis

8、) 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19,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 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有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stock) 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flow) 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20,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均衡(equilibrium)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

9、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21,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

10、。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22,经济模型,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也是一种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23,理性人假定,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 完全理性: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 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

11、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24,理性人假定,“经济人”以利已为原则 “经济人”服从“看不见的手”指挥 “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实证结论 目标的多元化、非最大化、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 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完全竞争 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25,主题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概貌 问/答,世纪高教,26,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