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50749249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技术 修订-可编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景资料5从云计算到新企业数据中心(节选)主管督导者:Willy Chiu, IBM 软件部“高性能随需解决方案”(HiPODS)副总裁负责人:Jayashree Subrahmonia, jaysus.ibm团队主管:Dennis Quan,HiPODS 高级技术人员,技术联系人:Catherine C. Diep, Linda Legregni, Yuanhui Liu, Rahul Jain, Web 地址: 年 5 月 28 日状态:1.0 版摘要:本文介绍了 HiPODS 团队如何从 IBM 的全球客户云计算中心总结工作负载模式、最佳实践以及可复用的资产,以便为全新的企业数据中心构建

2、解决方案框架。我们描述了一种高级基础架构框架及其底层技术。我们还介绍了全新的企业数据中心价值陈述的示例,这些数据中心基于目前已构建的云基础架构。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8摘要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连接的设备访问其应用程序。由于简化了用户界面,基础架构对应用程序的支持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应用程序位于可大规模伸缩的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可在其中动态部署并进行共享,以便能够实现显著的规模经济。由于具有功能强大的服务管理平台,因此在将更多的 IT 资源添加到云时,管理成本基本不会增加。随着智能移动设备、高速无线连接以及基于浏览器的功能

3、丰富的 Web 2.0 接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基于网络的云计算模型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还有助于降低 IT 资源的复杂性。IT 行业的组织公布了形状和规模各异的云计算成果,因而分析人员尝试通过确定各种特征(诸如基础架构外包、将软件作为服务以及下一代分布式计算)来描述这些成果。许多 CIO 都向 IBM 请教:该如何采用云计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其数据中心的效率和灵活性。IBM 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一直引领虚拟化领域的潮流,最近又推出了“新企业数据中心”的设想。该设想结合了以 Web 为中心的云计算模型和当前的企业数据中心的优势。它可以采用以请求驱动的方式,为大规模可伸缩且异构的虚拟化基础架构

4、上的工作负载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出于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和事件处理方面的考虑,IBM 还会对该设想进行优化。IBM 在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是唯一能够为客户提供实现该设想的最佳解决方案的企业。IBM 的“高性能随需应变解决方案”(HiPODS)团队一直以来都与全球领先的客户(如 Google 和中国无锡市政府)合作,定义运行具有各种工作负载(从 Web 2.0 应用程序到任务关键型事务处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具体而言,IBM 与客户合作,定义并增强用于运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框架,以支持用于托管范围广泛的应用程序的关键功能。现在,该框架包括对部署应用程序和系统的复杂且耗

5、时的流程的自动化、数据中心级别的虚拟化以及对高度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支持。客户希望该框架包含面向服务的架构上的可靠且安全的事件处理。新企业数据中心背后的原理同时适用于处理外包和内部开发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组件。该框架受到 Web 2.0 客户的启发,这些客户通常拥有数十乃至数十万的服务器,每天处理的访问数以十亿计。IBM 汲取这些客户早先的经验教训,以便为更广泛的客户实现规模经济并提供大规模可伸缩计算支持。我们在建立云数据中心方面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为迈向新企业数据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新企业数据中心的高级别基础架构服务框架以及底层技术支柱(如虚拟化、自动化、自助式门户网站、监控和容量规划)

6、。文中还讨论了目前已构建的数据中心的价值陈述示例。这些数据中心可以托管各种工作负载,包括 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J2EE)应用程序、软件开发测试环境、数据密集型商业智能分析应用程序,等等。简介本部分回顾云计算的历史,并介绍 IBM 对于新企业数据中心的设想。下一部分从第 5 页开始,将介绍新企业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框架,并讨论虚拟化环境和基础架构管理。最后一部分从第 13 页开始,将介绍现有的云基础架构及其应用。云计算的演进当前,云计算是业界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它并不是革命性的新发展,而是历经数十载不断演进的结果,请参阅图 1。图 1. 云计算的演进上世纪 80 年代

7、末,开始出现应用大量系统来解决单一问题(通常是科学问题)的情况,这就是网格计算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又导致向云计算的发展。很多人都问我们,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向工作负载提供所需资源的方式。 网格计算的关注重点是将工作负载移到所需的计算资源所在位置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位置都是远程的,而且持续可用。通常,网格是服务器集群,大型任务可拆分为多个小型任务,以便在这些服务器上并行运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可将网格视为仅仅是一台虚拟服务器。网格还要求应用程序符合网格软件的接口标准。 而在云环境中,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可以根据其底层的硬件基础架构进行动态设置或调整,然

8、后提供给工作负载使用。另外,云不仅支持网格,还可以支持非网格环境,如运行传统的或 Web 2.0 应用程序的三层 Web 架构。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虚拟化的概念已从虚拟服务器扩展到更高层次的抽象,首先是虚拟平台,而后又是虚拟应用程序。公用计算将集群作为虚拟平台,采用可计量的业务模型进行计算。最近,“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将虚拟化提升到了应用程序的层次,它所使用的业务模型不是按消耗的资源收费,而是根据向订户提供的应用程序的价值收费。云计算的概念源于网格、公用计算和 SaaS 概念。这是一种新兴的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连接的设备访问其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位于可大规模伸缩的

9、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可在其中动态部署并进行共享,以便能够实现显著的经济规模。随着智能移动设备、高速无线连接以及基于浏览器的功能丰富的 Web 2.0 接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基于网络的云计算模型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还有助于降低 IT 资源的复杂性。云的优势在于其基础架构管理,虚拟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进步为这种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云能够通过自动部署、重新构建映像、重新均衡工作负载、监控并系统地处理变更请求,以便管理并更好地利用底层资源。新企业数据中心随着 IT 行业中越来越多的组织公布了云计算的规划,许多 CIO 都向 IBM 请教:该如何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其数据中心的效率和灵活性。I

10、BM 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一直引领虚拟化领域的潮流,最近又推出了“新企业数据中心”的设想,该设想结合了以 Web 为中心的云计算模型和当前的企业数据中心的优势,如图 2 所示。新企业数据中心将是虚拟化、高效管理的中心,它将使用以 Web 为中心的云所采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并进行一般化以便可由范围更广的客户采用,另外还进行增强以支持安全的事务性工作负载。通过高效且共享的基础架构,企业能够对新的业务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实时解析大量信息,而且还能根据实时数据做出明智的业务决策。新企业数据中心是一种演进的新模型,能提供有助于使 IT 和业务目标保持一致的高效且动态的新方法。本文接下来的章节将介绍全

11、新的企业级数据中心的高级别基础架构服务框架及其底层技术支柱(如虚拟化、自动化、自助式门户网站、监控和容量规划)。本文的最后部分将讨论实际数据中心实施的示例,这些示例揭示了以下方面的深层次信息:新企业数据中心的哪些特征可以为任何规模、使用情况各异的客户实现最大的价值。图 2. 云计算和新企业数据中心架构框架和技术支柱如图 3 所示,从高级别的架构角度来看,新企业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服务在逻辑上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物理硬件层已虚拟化,以便能提供灵活且适应性强的平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接下来的两层是虚拟化环境层和管理层,它们是新企业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服务的关键。通过将这两层结合起来,可以确保数据中心内的

12、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并可以快速部署和配置。另外,如本文“业务用例”一节所述,新企业数据中心旨在处理混合模式的工作负载。图 3. 新企业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服务框架虚拟化的环境什么是虚拟化?虚拟化表示能够以较高级别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供计算资源,而无需用户掌握底层物理资源的详细知识。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计算环境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动态创建、扩展、缩减或移动。在云环境中,虚拟化在共享、可管理性以及隔离方面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优点 使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共享物理资源而不会彼此影响。虚拟化能够将一组未充分利用的物理服务器整合为数量相对较少但利用率更充分的物理服务器,从而有助于显著地节省成本,并在新企业数据中心的

13、云环境中实现诸多优势。IT 基础架构的虚拟化具有许多不同方面。由于环境的差异,虚拟化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表示不同的含义。一般把服务器虚拟化理解为将单一物理资源映射到多个逻辑表示或分区。逻辑分区(LPAR)和虚拟机(VM)就是该定义的示例。IBM 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在该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虚拟化技术并不仅限于服务器。它还适用于存储、网络和应用程序,这些主题可在各自的文章中讨论。服务器虚拟化的工作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服务器虚拟化是通过使用管理程序(hypervisor)逻辑地分配和分隔物理资源来实现的。管理程序允许外来操作系统在虚拟机上运行,就好像该系统是在实际的硬件上运行的那样,从而隐藏了其

14、他外来系统共享虚拟机的事实。每个外来操作系统都受到单独保护,相互之间是隔离的,不会由于任何其他系统的不稳定或配置问题而受到影响。当前,管理程序逐渐成为客户机和服务器系统上普遍存在的虚拟层。管理程序主要有两种类型:裸机式管理程序和托管的管理程序。裸机式管理程序裸机式管理程序直接在服务器硬件上运行,为虚拟机提供对资源的细粒度时间共享。基于固件的裸机式管理程序的示例包括 IBM System z Processor Resource System Manager(PR/SM)和 IBM System i and IBM System p POWER Hypervisor。基于软件的裸机式管理程序的示

15、例包括 z/VM, VMware ESX Server and Xen Hypervisor。基于固件的管理程序的开销通常少于基于软件的管理程序。另外,在服务器硬件层实施的虚拟化可以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性能。System z PR/SM 是一种硬件分区能力,支持以一个高度可扩展、健壮且可靠的虚拟服务器托管多个操作系统映像,而每个映像都位于自己的 LPAR 中。虚拟化功能内置于 System z。System z 还提供基于软件的 z/VM。因为 z/VM 虚拟化技术支持以较高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较细粒度的系统资源共享,所以使客户能够在运行其他 System z 操作系统的单台大型机上运行成百上千的 Linux 服务器。System p 使用户能够通过 IBM AIX 或 Linux 操作系统请求虚拟化的 LPAR。System p 具有微分区能力,支持系统将部分 CPU 分配给 LPAR。部分 CPU 的粒度最细可达一个物理 CPU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