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50743195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名词解释 修订-可编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法氏囊: 是鸟类特有的盲囊状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是鸟类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2、弗氏佐剂:一种经典的免疫佐剂,用于增强针对某种抗原(水相)免疫反应强度的油包水乳剂。包括弗氏不完全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佐剂只能用于动物实验,不能应用于人体。3、T细胞: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在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样前体细胞,然后进入胸腺皮质向髓质移动,最后到达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4、B细胞:B细胞是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而来。B淋巴细胞表面的BCR及分泌的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2、5、TD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 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天然抗原大多为TD 抗原。6、Ti抗原:无需在T细胞辅助就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此类抗原结构简单,种类较少。7、Tc表位:只能被TCR识别的部位,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顺序表位,识别需抗原提呈和MHC分子。8、超抗原: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的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9、抗原呈递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I/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识别的作用。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

3、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10、独特型:是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和T、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11、单克隆抗体:通常是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11(1)、多克隆抗体:用抗原免疫动物后得到的动物血清(抗血清),是由体内分别针对抗原物质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个B细胞克隆发生应答后产生的,因此叫。12、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2次接触抗原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来表现特异性免疫效应。12(1)、体液免疫:抗体(或B细胞)介导的免

4、疫应答,由于抗体分布在体液和粘膜分泌液当中,这种以抗体为主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称为。13、疫苗:用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称为疫苗。14、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15、克隆选择学说:或称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这一理论认为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克隆,不同克隆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受体,能与相对应的抗原决定簇发生互补结合。16、朊粒: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17、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产物的细菌外毒素制剂称为类毒素。18、MHC:人类主要

5、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19、CD抗原:也叫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指白细胞在分化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20、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是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21、干扰素:病毒感染细胞时,激活干扰素编码基因,即开始转录干扰素的信使RNA,产生干扰素蛋白,有抗病毒作用。22、免疫重建:23、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所合成的病毒抗原等。23(1)、外源性抗原:通过吞饮或吞噬等作用被APC从细胞基质外摄入的蛋白质抗原,如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等。24、抗体

6、的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25、ADCC作用: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26、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妊娠5个月后,于骨髓内开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两种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27、异嗜性抗原:指不同种属生物的抗原分子表面 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的抗原。28、免疫双扩散:先制备琼脂板,再按要求打孔并分别加入抗原和抗体,使两者

7、对应且比例合适,则在抗原和抗体两孔之间形成白色沉淀。(常用于定性测定抗原抗体,亦可用于判断免疫血清的效价)29、免疫单扩散:将特异性抗体与融化的琼脂混合均匀,使抗体均匀分布于琼脂,然后浇制成琼脂板,再按一定要求打孔并加入抗原,使抗原向孔周围只有扩散,与板中的抗体形成沉淀圈。(常用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FP等的定量测定)30、酶联免疫吸附:一种酶联免疫技术。用于检测包被于固相板孔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即用酶标记抗体,并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3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同一种属

8、中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即遗传标志)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同种异型可以为同一物种的某些个体所共有,但绝不会为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所共有。32、免疫球蛋白J链:由浆细胞合成的酸性糖蛋白。主要作用是在羧基端连接单体成为双体或多聚体。33、分泌片:是SIgA的结构成分,具有保护SIgA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降解的作用。 34、B细胞表面标志: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包括:A、表面抗原 1、人类白细胞抗原 2、CD抗原 B、表面受体 1、B细胞抗原受体(BCR) 2、FC受

9、体 3、补体受体 4、有丝分裂原受体 5、白细胞介素受体35、超敏反应:是由抗原与体液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损伤的提议性免疫应答。36、FC片段:即可结晶片段,FC段相当于IgG和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37、生物制品:指用微生物本身或其毒素及人或动物的免疫血清、细胞制剂或细胞提取物等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临床某些疾病的制剂。38、TCR: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每个T细胞克隆有自己的TCR,从而对环境中千变万化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行使功能时以TCR复合体的形式。38(1)、BCR:为B细

10、胞表面抗原的受体,称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同时也是B细胞的表面抗原,它能与抗Ig抗体特异性结合。39、MHC限制性:T细胞受体(TCR)在识别APC细胞或者靶细胞上的MHC分子所提呈的抗原肽时,不仅识别抗原肽,还要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MHC分子类型,此现象即MHC限制性。40、人工主动免疫: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干扰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天然自动免疫:人或动物在天然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力,一般是在患各种传染病或 隐性感 染之后获得。自然被动免疫:母体的特异性抗体通过胎盘或初乳进入胎儿体内或婴儿体内,使胎儿或婴儿被动的获得母体抗体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