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0717767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产业组织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框架 1.3 芝加哥学派 1.4 可竞争市场理论 1.5 新制度学派等其他学派(自学),第三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组织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等。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和国家政权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通常是指上述组织概念中的第三种含义,即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

2、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思考:产业的定义?,1、定义,2、理论渊源,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迄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密关于竞争机制的论述,但最早把产业组织引入经济学的是马歇尔,也有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要素理论”。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1)亚当斯密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能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的合理的配置。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至

3、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马歇尔研究分工与机器、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形态等问题时,触及了“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现象,而规模经济又是与组织形态直接相关的。,他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2)马歇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他不仅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而且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触及

4、了垄断问题,论述了所谓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第二,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用等造成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第三,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这一矛盾至今仍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专著垄断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不谋而合的提出了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3)张伯伦

5、的垄断竞争理论,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范式,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段。,1、理论体系的建立,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市场结构标准:(1)集中度不太高;(2)市场进入容易;(3)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市场行为标准:(1)对于价格没有共谋;(2)对于产品没有共谋;(3)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荣。 市场绩效标准:(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2)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3)企业与

6、产业处于适宜规模;(4)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5)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方法标准评价:,不再将不现实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注意从不同方面提供判断有效竞争状况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基础。 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梅森的弟子贝恩1959年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这些研究主要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因此又被成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至此就建立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哈佛学派按照三分法标准,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

7、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 “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贝恩最大贡献提出了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S,企业行为C,买者与卖者的数量和规模 产品差异 进入(退出)障碍 垂直一体化 多样化经营,定价行为 R&D 投资 广告 竞争行为 购并 串谋,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 利润率 效率 增长 股东价值,(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

8、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SCP范式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和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经济基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也被称为 “结构主义者”。,(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SCP范式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贝恩的实证分析:,

9、贝恩1951年调查了美国制造业的42个产业,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CR870%;一组CR870%。调查结果显示,不同集中度的产业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率差异,前者平均利润率为11.8,后者为7.5。,政策取向,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或分割政策。 直接应用70年代前后的美国反垄断政策,不良的市场绩效(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不良的市场行为(垄断行为),不良的市场结构(垄断),哈佛学派在政策上倾向于由政府干预来改变不良的市场绩效,从形成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入手,1.3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

10、期,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 1968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主要观点,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现实中的秘密卡特尔等共谋或勾结行为只能是短期的现象或一时的不均衡。长期来看,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或卡特尔协定的破裂而难以长期为继。,如果一个产业持续

11、出现高利润率,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并不是哈佛学派所认为的产业中存在着垄断势力。 批判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反映了高集中度产业内主要大企业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德姆塞茨的实证,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五十年代中期,42个产业中高集中度产业与较不集中产业间4.3%的利润率差异已经降低到1.1。,芝加哥学派猛烈抨击了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是基本决定因素

12、,不同的市场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却认为市场绩效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政策取向管制政策的芝加哥革命,战后,美国严格实施了以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反垄断政策。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过紧的反垄断政策导致了美国的钢铁、汽车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低下。围绕反垄断政策的放松,批判和反对结构主义的芝加哥学派逐渐兴起。,1、对进入壁垒理论的修正,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因此,在芝加哥学派看来

13、,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施蒂格勒等人通过实证分析对政府管制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指出政府管制在很多产业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不良影响。芝加哥学派在政府管制方面的研究业绩,不仅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微观管制经济学,同时对放松规制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2、反托拉斯政策的芝加哥革命,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因此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关于反垄断的目的:实现经济的效率 反对企业的分割:反对对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严格控制兼并的做法 关于反垄断

14、的重点:企业的市场行为,1.4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鲍莫尔、帕恩查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70年代以后,对政府规制特别是进入规制所导致的不公平以及规制制度本身的低效率的批评越来越多,美国出现了放松规制的倾向。可竞争市场理论则成为这种政策转换的重要理论支柱。,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的竞争企业存在。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15、,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完全可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 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完全可竞争市场,沉没成本,指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中退出市场不能收回一部分。 沉没成本沉没的程度主要取决所投入资本向其他市场转移或资产出让回收的可能性,而与所投入固定费用的大小无关。无论固定费用有多大,只要能够回收,就不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潜在竞争压力?,“打了就跑”策略,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而潜在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这种进入形式被称为“打了就跑 ”(Hit-and-run entry)策略。,由于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这种闪电般的快速进入退出压力经常存在,因此无论是垄断市场还是寡占市场,任何企业都不能维持能带来垄断的超额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生产组织。即使是独家垄断的企业,也只能制定超额利润为0的可维持价格,以防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与其发生竞争。,可维持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