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二:用行动谱写“知礼”的乐章-(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

l****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48KB
约3页
文档ID:15069846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二:用行动谱写“知礼”的乐章-(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1/3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二:用行动谱写“知礼”的乐章《论语》精要解读之十二:用行动谱写“知礼”的乐章“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论语》又是怎么谈论修养问题的?谈到礼的重要性,在论语的《雍也》篇中,孔子做过一个比喻,把礼比喻成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爬越墙壁进行盗窃的事(《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那到底什么是礼呢?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得到启发:礼就是谦恭礼让,恪守秩序,姿仪端庄一、礼是谦恭礼让孔子反复强调人际交往中的谦逊态度谦逊体现在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改正自己的的短处、缺点上,比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谦逊”还表现在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态度上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作为而成名”时,孔子答复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承认人际差别的前提下,比自己高明的人,虚心学习;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多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比自己差的人,能虚怀若谷,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谦恭礼让呢?你是否随意打断过别人的讲话、武断地否认过别人的建议呢?你是否曾用苛刻的目光去审视过别人,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弄过别人呢?你是否用一种傲慢和不敬去伤害过别人呢?谦恭礼让是一种内在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使磨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日常生活中,其实并没有太多无法化解的矛盾,不少都是因芝麻小事各不相让,才酿成暴风骤雨有的同学因为对几句话不能做到谦恭礼让,集众打架,甚至动用社会青年来恶劣对待自己的同窗,造成极坏影响,自己也受到严重的处分其实许多事情,只要双方都有一点礼让之心,要求自己谦逊一些,对待他人恭敬一些,矛盾就不会扩大,于已于人都有好处二、礼是恪守秩序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孔子恪守“食不语,寝不言”的礼仪,看起来十分可笑,但实际上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培育,虽是小节,但有可能影响大局事实上这种礼节今人仍在借鉴,早已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条令》。

对于集体生活来说,这不仅出于礼貌的要求,也是讲究卫生确保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维护集体生活良好秩序的客观要求吃的是公共食堂,住的是集体宿舍,“食不语,寝不言”的礼节仍是必须坚持的说到底,恪守秩序,其实就是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生存环境那些极个别的同学,我很想对你说:你可不可以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尊重其他人享受生命的权利?你是否可以不拿、mp3玩耍,尊重其他同学享受专心做学生的权利?你可不可以不在课堂上说闲话,不要因为你让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维持课堂秩序,不要因为你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讲质量,降低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你可不可以尊重其他同学正常听讲的权利?礼有时候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修养随处可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方便面盒等,还有餐厅桌上吃剩下的个人垃圾,甚至有的同学振振有辞“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同学,你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三、礼是姿仪端庄孔子对姿态不端,不讲礼仪的做法深恶痛绝。

他去原壤家帮助治丧,原壤伸展两腿蹲坐成箕踞状等孔子,孔子对原壤不礼貌的行为十分反感,他说:你年幼时不讲孝悌,长大后毫无成就,老了不死,真是祸害,还气得用拐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的确,行礼是一件由外而内的熏陶、暗示的过程姿态和仪容是行礼仪的基础,从穿衣戴帽,着装和仪表,到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都该让人有一种端庄、热情、向上的感觉有的同学颇不以为意,烫发、染发、化妆、佩戴首饰、背不合时宜的包、敞胸、上课时歪歪斜斜趴在桌子上,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学们,这样的装束和行为哪里有奋发向上当代高中生的样子?这样热衷于打扮,追求时髦,搞穿着攀比,怎么能抵制得住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染呢!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周恩来总理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曾在衣镜上方挂一幅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色宜和宜静宜庄中学生是社会上最具活力的群体,我们的仪容仪表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要求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持朴素自然的学生特色风格修身应该是内外兼修的,青春时光毕竟短暂,永葆美丽的唯一方式便是永久地保持心灵的充实与美好 文明知礼,强调的是“尊重为本”、尊重他人的思想、言行,尊重他人的生存空间,尊重他人的审美体验,只有做到尊重,我们才能收获别人的尊重,收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如孔子所说: “礼之用,和为贵”而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尊严,甚至更多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文明酵菌作用发挥到极致,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用行动谱写“知礼” 的乐章!教师结语:言行举止有礼貌,能使人与人之间少一份苦恼,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庸俗,多一份高尚让我们在这个美好光明的季节里,撒下文明之种,栽下礼仪之花,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做一个谦逊、守序、文雅的人让校园因我们更青春,让春天因我们更温暖!思考:1、你认为在现代生活中,“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生活谈谈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的“礼”文化?2、结合生活谈谈,如果要做到谦和有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遵守哪些原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