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50686168 上传时间:2020-11-08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8.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修订-可编辑(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一、名词解释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二次代谢过程答案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3、是指

2、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2、C;3、A;4、A;5、B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香豆素类化合物

3、、生物碱类化合物 、酸性化合物 、酯类化合物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连续回流法 、加热回流法 、渗漉法 、浸渍法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6、C;7、A;8、B;9、C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

4、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 2、 3、 4、 5、 6、 7、;8、;9;10;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6、植物成分

5、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四、填空题1、 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2、 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3、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 和 (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4、 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

6、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五、简述题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

7、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甲 醇 、甲 酸 胺 、尿素 、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

8、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5、 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第一章 (二)一、名词解释1、正相色谱2、反相色谱3

9、、超滤技术4、化学位移答: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

10、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2、C;3、B;4、B;5、D。1、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氢键吸附 D.离子交换吸附2、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40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A. 16 B. 17 C. 20 D. 193、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

11、c4、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5、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三、判断对错1、 2、 3、 4、 5、 6、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四、填空题1、某植物水提

12、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本分离:(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2、萜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生成。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氢键吸附)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和(NMR)。 NH4OH强碱性树脂五、简述题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答:(1)结晶及重结晶(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

13、多的是盐析法。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答:程序:(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采用的方法: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

14、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答: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苷2、酚苷3、-构型4、碳苷5、原生苷6、次生苷7、多聚糖8、低聚糖答: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3、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