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665878 上传时间:2020-11-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二章 里的的文章, 向来以雄辩著称, 本文是被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之一。 本文从个人成才事例类推到国家治国的道理,阐明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个中心论 点。全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论证充分,文采丰富。本文放在这里对前面所学习的文言文 有巩固作用,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文所 运用的论证方法、 生动精辟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其阐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 义和教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及其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具体要求:阅读浅易文言

2、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课文,教学任务既要表现在积累文 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文言语感, 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借此读懂其他文言 文故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疏通疑难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把握课文关键句,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4)品味其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读”贯穿整个教学教程,在读中积累文言知识、感知内容、品味语言、领悟文

3、章 内涵 (2)在讨论、质疑中,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学习我国古典文学精髓,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 (2)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了“逆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论文结构、论证方法及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 二、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基础,通过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其本上能理清文章的大

4、意,提出疑难点 因此根据该课程标准及学生的特征,以读为核心,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 话,形成生动开放的教学模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以 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引导、点拨、对话、指导等教学方法,并且为方便教学使用多媒 体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韵味 2、学生齐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句及 文章大意,并提出疑难点,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提出问题 3、小组之间先互相解答疑难点,教师加以指导,并且引导学 生从以下几个方

5、面归纳并积累文言知识:(每个举一例) (1)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 (2)虚词:于;而 (3)一词多义:拂;发 (4)词类活用: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等 (5)特殊句式:倒装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关键句,写出文章论证思路,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提问启发: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画出文中重点句子) 运用了那学论证方法?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明确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结构示意图: 论点 论据 明确:连用六个排比,说明“逆境中造就人才”,并由个人类推到国家,从国家存亡的反面 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

6、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明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个中心论点。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个性与韵味,与同学分享你最欣赏的是 本文的哪一方面 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 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思想上:孟子的政治见解 (五)展读课文,飞扬思绪 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中造就人才”这个道理, 请同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六)课堂总结 孟子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汹汹,善于说理, 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我们今天写议论文非常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 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 世纪的我们仍有教益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把自己对“逆境中造就人才”这人道理的看法形成书面文字,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议论 文 总结: 这节课以朗读为基础,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五步阅读法为实践模式,是一节实施 新课程理念的文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