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0599874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工程第一章ppt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林工程,本节教学目标: 了解工程造林的意义,熟悉工程造林的特点和现状,掌握工程造林的概念以及工程造林与常规造林的区别。,第一节 工程造林概述,第一节 工程造林概述,一、工程造林的概念 指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其公式可写成:工程造林国家基建程序现代管理方法先进造林技术,工程造林的产生,是对传统的植树造林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林业生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 首先,工程造林把造林的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工程,并把各造林项目视为若干个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的技术要求都从实现整个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来考虑。 其次,工

2、程造林致力于综合运用林业生产中各学科和技术领域内与其有关的成果及经验,达到各种技术相互配合以及工程造林整体系统的最优化。所以,工程造林不仅具有一般工程的特点,而且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另外,在工程造林中,同时还有两个并列的过程,一个是技术过程,另一个是对工程造林技术的控制过程。 工程造林技术的控制过程包括工程的规划、组织、进度和质量控制等,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决策,评价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 目前,工程造林还不能完全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只能在体系思想指导下,比照或参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逐步达到工程造林的,二、工程造林的意义,长期以来造林质量不高,面积不实,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延

3、误了国土绿化进程。这些都是林业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行工程造林,有利于从根本上打破林业生产上那种根深蒂固的粗放经营思想,扭转和改变由于缺乏科学的造林态度而造成的效益差、责任不明确等弊端,使造林质量和造林速度同步提高和增长,造林效益日益显著,逐步扭转我国林业落后的面貌。,工程造林是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的合理性等基础上,依据自然条件进行立项,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可行性分析和决策等,最后才进行规划设计和作业施工的,其造林面积集中,便于资金的统一使用。 所以工程造林全过程都采取了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技术先进,措施有力,彻底改变了常规造林时只注意发

4、挥自然力的独立作用,靠增加造林地面积保证扩大再生产。,三、工程造林的内容,1项目的确立:即立项,是由项目执行单位先编制造林工程项目建议书,交业务主管部门汇总,上报项目决策机构审批并下达任务书。 2方案决策: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选择项目的最优方案,编制设计任务书。 3总体规划设计:据上级决策机构批复为依据,据执行单位具体要求,由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设计。,4年度施工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基础上,由执行单位在工程建设期内进行的年度施工作业设计。 5工程管理:包括工程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目标管理等。 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而且有效。为了使工程顺利实施,要经常进行阶段性检

5、查验收,竣工后,要进行总的工程竣工验收。,工程造林与一般造林的主要区别在于:,1、造林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 2、要有一定的资金补助; 3、有经过批准的总体设计方案和作业设计方案; 4、造林成果必须经过检查验收; 5、有系统的工程管理组织和方法;,本节教学目标: 了解造林生产管理的意义 ,熟悉造林检查验收的目的、造林检查验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要求,熟悉造林技术档案的内容及其建立方法,掌握造林检查验收的内容、程序、方法及其技术要求,学会造林成活率检查的方法及其造林质量评价方法。,第二节 造林生产管理,第二节 造林生产管理,一、造林生产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造林生产管理是整个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

6、理论设计或决策变为实践的关键性环节。没有管理,就不会产生成果;管理不善可使生产活动遭受失败。 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苗木准备、整地、栽植、幼林调查、补植、幼林抚育、造林技术档案建立等各项内容。,二、造林检查验收,内容: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当年生长率、造林各施工环节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 造林结束后,要根据造林作业设计及时地对造林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造林一年后对造林成活率、森林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情况、公益林混交林比例进行检查,造林后3-5年进行成林验收和造林保存率检查。,调查面积:,成片造林面积在10hm2以下、1120hm2、21hm2以上的,抽样强度分别为造林面积的3%、2%

7、、1%; 防护林带抽样强度为10%; 对于坡地,抽样应包括不同部位和坡度。 季节:秋季,郁闭时调查保存率,调查内容,1、造林面积:罗盘仪闭合导线测量。 按施工设计图逐块核实,或用仪器实测。 造林面积按水平面积计算。 凡造林面积连续成片在0.067hm2以上的,按片林统计,其它按四旁造林统计。 两行及两行以上林带、连续面积在0.067hm2以上的,按片林统计。缺口长度不超过宽度3倍的林带按一条林带计算,否则应视为两条林带。单行林带按四旁造林统计,2、造林成活率以小班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查造林成活率。 3、造林施工质量 检查造林是否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 4、未成林健康质量 是否有林业检疫性

8、有害生物及林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蛀干类有虫株率; 感病指数。,5混交林比例 以年度造林作业设计总面积或年度施工面积为总体,检查生态公益林混交林的面积,并计算生态公益林混交林面积占年度造林作业设计总面积或年度施工面积的百分比。,人工造林评定,1、人工造林评定指标 造林合格 达到以下造林成活率的小班,为造林合格小班: 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上地区,成活率在85% 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成活率70%;,造林综合合格,a)造林合格 b)未成林健康质量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为健康: 没有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林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蛀干

9、类有虫株率在20%(含)以下; 感病指数在50(含)以下。 c)造林施工符合作业设计。 d)混交林比例 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30%(含)以上。,2、人工造林评定,(1)造林合格面积和造林合格率 达到造林合格标准的造林面积为造林合格面积。 造林合格面积与当年造林总面积的百分比为造林合格率。,造林合格率,P=(SSi/S)100 P-造林合格率 SSi(小班)造林合格面积 S-年度造林面积 对i从1到n求和 n造林合格小班数 经补植的造林合格面积只参加补植前造林年度的造林合格率计算,不同造林年度的造林合格面积不能一起计算造林合格率,(2)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a)达到造林综合合格标准

10、的造林面积为造林综合合格面积。 b)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30%(含)以上时,造林综合合格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PZ(PQ+PW)/2 式中: PZ造林综合合格率; PQ质量健康率; PW作业设计符合率。,PQ=SQi100/ S 式中: SQi未成林质量健康的(小班)面积; 对i从1到nq求和; nq未成林质量健康的小班数。 PWSWi100/S式中: SWi未成林质量健康的(小班)面积; 对i从1到nw求和; nw造林施工符合作业设计的小班数。,c)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30%(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3、造林整改措施,(1)补植 造林成活率满足以下条件的,需要进行补植: 年

11、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上地区,造林成活率在4184%之间; 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造林成活率在4169%之间。,(2)调整,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达不到30%以上的,要调整到30%以上; 没有按作业设计进行造林施工的,要按照作业设计进行调整。,(3)有害生物防治,发生有害生物危害的,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除治。,(七)成林验收和造林面积保存率,造林后达到成林年限时,进行成林验收。 当郁闭度达到0.2(含)以上或盖度达到30%(含)以上、质量健康,进入成林。 根据成林面积和与成林面积相对应的造林年度的造林总面积计算造林面

12、积保存率。,三、造林技术档案的建立,概念:是造林施工的历史记录。是掌握情况、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和经营工作的可靠依据。 意义:能为林业生产、科研、教学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内容: 造林地准备、种苗来源、造林施工等各项造林生产经营活动 方法 1、造林登记薄 2、卡片制:如小班档案卡,本节教学目标: 了解实施生态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熟悉生态环境的概念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熟悉生态工程项目的种类及其等级的划分方法,掌握生态工程管理的模式,初步了解生态工程建立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第三节 生态工程项目管理,一、生态工程项目概述 (一)生态环境问

13、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水资源(或水环境)、土地资源(或土地环境)、生物资源(或生物环境)、气候资源(或气候环境)四大部分,它是某一区域内整个生物群落中全部无机和有机因子的总和,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再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反馈效应,简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叫生态破坏;再就是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对环境的污染,叫环境污染。,(二)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务院2000年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

14、要,全国生态环境状况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侵蚀强度大,局部地区呈恶化趋势; 2、森林覆盖率低,植被遭到破坏; 3、草场退化,草原植被越来越差; 4、土地沙化不断加剧; 5、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三)生态工程项目,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涉及部门多,专业分工较细,目前主要的生态建设项目有几类: 1、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2、林业生态工程 3、农业生态工程 4、水利生态工程,二、生态工程管理模式,(一)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模式 国家用于生态建设投资主要有国家预算内

15、基本建设技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银行贷款和外资等。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目前,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专项资金占主要份额。 如列入国家生态建设县的项目、国债资金支持的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项目,是以县为基本建设单位,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和管理,实行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按效益考核的管理模式。,1.项目管理,(1)组织管理 县级计划部门根据投资规模和建设任务,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即工程的初步设计。报省级计划和其它部门组织审批。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项

16、目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如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及其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拟定目标; 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任务,包括主要建设项目如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坡改梯等工程及其工程量,建设规模;,投资估算。国家对主要治理措施制定了中央投资估算定额,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每平方公里1520万元;“坡改梯“在长江流域每亩400元,黄河流域每亩300元;人工造林(含退耕还林)长江流域每亩65元,黄河流域每亩75元;草地建设在长江流域每亩50元,黄河流域每亩60元;封山育林每亩35元。按上述估算定额计算技资; 效益估算,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减少量、治理荒漠化面积、增加林草覆盖率、坡改梯和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土地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等指标; 组织实施措施,包括组织领导、项目管理方式和制度、技术保障、配套政策、资金管理使用等; 有关图表,包括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分布现状图、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图、项目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表等; 作业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具有长期从事生态建设规划设计工作、能指导生态工程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