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50598943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学科教研组编写) 修订-可编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10老王教学目标1.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点】【难点】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4.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难点】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教学流程导入整体感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王”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

2、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正像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见教辅“生字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见教材“读读写写”】(二)整体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我”与老王的交往。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

3、的“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三)初读印象。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三、走近老王【自由朗读1-4自然段。】思考问题1.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老王的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中你读到了什么? 老王是一个“苦”人2.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言简意赅。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

4、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4.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主义。这一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5.为什么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四、品味老王1.阅读5-2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体现出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老王是一个“善”人顺序:时间顺序。2.文中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

5、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 “文革”中,作者及其丈夫是“反动学术权威”,属于“敌人”,是被“专政”的对象。从“你还有钱吗”推测,可能还被停发工资。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3.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4.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知恩图报。5.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

6、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五、课堂小结 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关心。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纯朴、关心人、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六、布置作业思考问题: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写到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难点】3

7、.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教学流程学情诊断善待老王把握主题品味语言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情诊断1.老王对作者一家人有什么样的感情? 老王是一位好人,他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虽然生活窘迫,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重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他愿意给作者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先生上医院,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老王对作者一家人有感激、报答,还有关心。2.老王为什么会感激作者呢?这说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堂课我们继续探究这些问题。二、

8、善待老王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写到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给了他钱。作者的性格特征: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调解气氛。3.老王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照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社

9、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心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总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疚。三、把握主题1.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四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2.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呼吁我们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

10、,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社会就会更加发展和文明了。3.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怎样深刻的主题?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四、品味语言“直僵僵”,直:表明老王身体没有弧度,不能弯曲。僵僵:写出老王身体不仅直,而且硬(年老体衰、形销骨立)。“镶嵌”,将一物嵌在另一物体中,门框的宽度很小,而老王能“镶嵌”在其中,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老王身形的干瘪和身体的瘦、薄(无生气)。“僵尸”,僵硬

11、的死尸。“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脸色灰白。“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以看出老王已经病入膏肓,无力支撑,只凭一口气儿吊着,是一种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病态,一点儿生气和活力都没有了。五、拓展延伸老王已经去世了,可是他留在了作者心中,也通过作者的笔感动了我们,如果老王和作者都能够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候选人,请同学们为老王写一段颁奖词。(这里展示了老师写的一条关于杨绛的颁奖词)杨绛她,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照顾老王的生意,关心老王的冷暖。她给予老王的是善良,她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幸运与不幸, 关爱不幸者是每一个人不容回避的责任。(注意写颁奖词的要求:1.体现人物身份;2.概述人物事迹;3.突出人物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老王的感人之处,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六、课堂小结平平淡淡中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个幸运者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让我们为老王喝彩!为老王那颗金子般真挚而诚恳的心喝彩!七、布置作业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送鸡蛋、香油部分。指导: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在领会老王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板书设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