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5790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题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三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或为加点字注音。 (2 分)浩浩汤汤( )佁然不动( )觥 chu( )交错 青树翠 wn(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 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 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 瘾 ”。 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 精神依赖、 茶饭不思、 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 而采用筒单精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为此, 专家建议, 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句 , 修 改 意 见 : 第 句 , 修

2、改 意 见 : 3、 出 自 岳 阳 楼 记 的 成 语 不 少 , 请 你 写 出 四 个 出 自 本 文 的 成 语 来 。 ( 2 分 ) 4、 今 年 我 校 着 力 打 造 “绿 色 环 保 校 园 ”, 请 你 为 此 写 一 则 宣 传 语 , 以 便 号 召 我校 师 生 积 极 行 动 起 来 。 ( 2 分 )5、 现代社会,上网已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多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 “快乐小猪” “诗坛雏燕” “睡梦中的雄狮” “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突显个性,即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

3、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 ,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2 分)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6、默写填空。 (8 分)但愿人长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铜雀春深锁二乔。人生自古谁无死, 。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鸡声茅店月, 。足蒸暑土气, 。请写出描写山水的古诗词名句来。,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8 分)(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 712 题。 (12 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

4、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若 夫 淫 雨 霏 霏 , 连 月 不 开 , 阴 风 怒 号 , 浊 浪 排 空 。 日 星 隐 曜 , 山 岳 潜 形 。2商 旅 不 行 , 樯 倾 楫 摧 , 薄 暮 冥 冥 , 虎 啸 猿 啼 。 登 斯 楼 也 , 则 有 去 国 怀 乡 , 忧 谗 畏讥 , 满 目 萧 然 , 感 极 而 悲 者 矣 。至 若 春 和 景 明 , 波 澜 不 惊 , 上 下 天 光

5、, 一 碧 万 顷 , 沙 鸥 翔 集 , 锦 鳞 游 泳 , 岸芷 汀 兰 , 郁 郁 青 青 。 而 或 长 烟 一 空 , 皓 月 千 里 , 浮 光 跃 金 , 静 影 沉 璧 ; 渔 歌 互 答 ,此 乐 何 极 ! 登 斯 楼 也 , 则 有 心 旷 神 怡 , 宠 辱 偕 忘 , 把 酒 临 风 , 其 喜 洋 洋 者 矣 。嗟 夫 ,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 或 异 二 者 之 为 , 何 哉 ? 不 以 物 喜 , 不 以 己 悲 。 居 庙 堂 之 高 , 则 忧 其 民 , 处 江 湖 之 远 , 则 忧 其 君 。 是 进 亦 忧 , 退 亦 忧 。 然 则

6、 何 时而 乐 耶 ? 其 必 曰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欤 ! 噫 ! 微 斯 人 , 吾 谁 与 归 ?7、解释加点词的意义。(2 分)水尤清冽( ) 鱼可百许头( )沙鸥翔集( ) 或 异 二 者 之 为(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不 以 物 喜 , 不 以 己 悲 。其 必 曰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乎 。9、(甲)文中写了水和鱼。为了突出水清这一特点,用鱼来突出。这种写法叫做侧面描写。请你将相关的句子摘录下来。(2 分)。10、请在(

7、甲)文中找出写感受的句子,并指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 分)。11、(乙)文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用原文回答)(2 分)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说说两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之处。(2 分)。(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短文,做1315题。(6分)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3、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14、翻译句子。(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8、,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15、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2 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618 题。(16 分)中国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3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

9、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 55 厘米,低的仅有 10 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

10、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 13 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 18 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 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

11、影” ,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 。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6、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的 、皮影制作、 和广泛流传。 (4 分) 17、准确提取信息,写出制作皮影的步骤。 (每个步骤不要超过 16 个字) 。 (6 分)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18、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 下面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 6 分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材料二:1995 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 20

12、0 余本。孝义皮影戏的特点:(1) (2) (3)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1题。(16分)怀念一种声音聂鑫森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 树 ,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 现出一种古铜 的色调。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4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

13、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 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 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然后,他 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 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 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 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 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 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 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 力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 ”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 们谈 天道、人道、医道、 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