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57681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重要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复习试卷(答案)一文学常识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有“亚圣”之称。二、生字注音辟 p 恶 w 箪 dn 蹴 c 乡 xing 羹 gng 三、重点词翻译第 1段:得:能够 兼:同时得到。 苟得:苟且偷生 恶:厌恶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如使:假如,假使。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何不为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办法/方式 有甚于:有比更重要的。 是故:因此。 非独:不仅仅。什么手段不可用呢:这样的思想。 勿丧:不丢掉。第 2段:蹴:用脚踢 不屑:

2、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高位厚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奉:侍奉 是:此、这 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六归纳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 辟通避,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辟”通(二)一词多义故故不为苟得也 苟:苟且苟富贵 苟:如果为:为宫室之美 (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得” ,感激)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

3、气助词“吗” ) 呼尔而与之(给予)于:万钟于我何加焉 于:对于所恶有甚于死者 于:比战于长勺 于:在(10 崇文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B. ) (1 分)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腰白玉之环C. 略无阙处 D.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09 石景山 2)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表达否定意思的一项是 D (2 分)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B贤者能勿丧耳C行道之人弗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四、重点句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 , (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3生亦我所欲,所

4、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 (然而)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4(10 崇文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求生的办法哪一个不可以用呢?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 (有)什么不能做呢?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09 石景山 2)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这些手段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些人却不采用它;通过这些事情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些人却不去做。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

5、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 (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丢掉这种思想罢了。 第二段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如果)没有礼貌吆喝着给他, (即使)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它;(如果)用脚踢着给他, (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它。2、 (09 石景山 210崇文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如果)高位厚禄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 (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它,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它;5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从前(我)

6、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它,现在为了妻妾的待奉(而)接受了它;6、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它,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就接受了。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10 崇文 2)回答 1114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

7、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

8、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2、阅读画线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说出没有失其本心的表现是什么?(2 分)答案示例:即使有优厚的俸禄,如果不符合礼义,那么宁可失去生命也不愿接受它。(更不用说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熟识的穷人感激我而做不符合礼义的事了。)评分:共 2 分。(09 石景山二模)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结尾句中的“本心”指什么。 (2 分)答:勇于“舍生取义”的精神(天性) 。1 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2 请说说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2 分)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9、舍生取义。 (或直接摘录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笼统回答天性、天良或“义”给 1 分。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的原因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患有甚于死者4“箪食,一豆羹:”的重要性是什么?得知则生,弗得则死5 作者在提出了中心论点后又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什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因此有些人不苟且偷生,不躲避祸患。从反面假设推理,有些人认为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有些人贪生怕死,苟且偷生。6 第二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论证的?作者观点:人不能没有羞耻心,不能为获取高位厚禄抛弃礼义。论证:从正面举“行道之人” “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述有些人“守义不辱”,保持本心;从反面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论述有些人见利忘义,丧失本心。7“此所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