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50568168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闵行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 长江流域B. 淮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珠江流域【答案】C【解析】【详解】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A.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以法

2、治国,加强君权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故选A;B是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建议,排除;C是韩非的主张,排除;D是孟子主张,排除。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 加强刑罚B. 奖励生产C. 推行县制D. 奖励军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与材料中的“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信息符合,D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可以看出变法使得贵族失去原有的地位,通过军功士兵可以成为贵族,而加强刑罚与材料信息无关,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奖励军功的措施,没有体现奖励生产,B项错误;郡县制是地方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推行郡县制相关的信息,C项错误。4.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A. 农民起义B. 匈奴的威胁C. 王国问题D. 统治者的腐败【答案】C【解析】【详解】“小腿

4、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屈伸自如”指的是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所以贾谊的言论针对的是西汉地方的王国问题,故选C;西汉初没有出现农民起义问题,匈奴的威胁属于外部问题,统治者的腐败与“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屈伸自如”的描述不符,排除ABD。故选C。5.下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分别是A. 大学士、刺史B. 大学士、郡守C. 丞相、刺史D. 丞相、郡守【答案】D【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与太尉、御史大夫并列,所以应该是与太尉、御史大夫同列三公的丞相;在丞相之下,县令之上,所以应该是地方的郡守,故选D;秦代三公中没有大学士,排除AB;刺史出现于汉代,排除C。故选D。6.

5、刘知幾提出史学家要“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这一论述的 核心内容是A. 道德评判是史学的主要任务B. 实事求是是历史书写的原则C. 历史著作要有利于政治统治D. 史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可知刘知几认为历史书写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故选B;史学的任务不是道德评判,排除A;根据“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可知刘知几并不主张历史著作要有利于政治统治,排除C;D项是宋代理学家的主张,排除。故选B。7. 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在图的:A. A处B. B处C. C 处D. D处【答案】B【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

6、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B符合题意;A项北宋是汉族人赵匡胤建立的,不符合题意;C项西夏是党项族元昊建立的政权,不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不符合题意;D项吐蕃政权的都城在逻些(今西藏拉萨),不符合题意。8.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A. 打击倭寇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 设立驻藏大臣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平定准噶尔叛乱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故选B;打击倭寇是在明代,排除A;驻藏大臣是雍正帝时设立的,排除C;金瓶掣签制度是乾隆帝时期设立的,排除D。故选B。9.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

7、“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A.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 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 探求新知的主动性D. 殖民扩张的掠夺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自从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在皇室的支持下大举掠夺,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直接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当时欧洲人为了大量掠夺美洲的白银、作物等,以各种手段对美洲的土著进行屠杀,此后近百年中大约95%的印第安人死亡,但是由于过量屠杀,原由的青年劳动力不足,不能为奴隶主开采银矿,管理种植园,因此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从非洲南海岸运送大量的奴隶去北美,这些海岸线成为“奴隶海岸” ,可知是主要奴隶出口地方而得名。而“黄金

8、海岸”是指因十五世纪葡萄牙人发现金矿而得名。至于象牙海岸,就是现在的科特迪瓦共和国,因为当地生产象牙得名。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体现的冒险,故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掠夺,而不是物产的丰富,故排除B项。C项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影响10.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文艺复兴B. 宗教改革C. 法国大革命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使18世纪的法国人摆脱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运用理性,D选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与强调理

9、性、挑战统治者权威不符,A选项错误;宗教改革要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不反对统治者的说教,B选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是这一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C选项错误。11. 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A. 租界内公园禁止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B. 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 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D. 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清末英美等国侵略者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置租界并成立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工部局,独立于中国司法行政之外,说明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B项最准确。在租界内外国拥有

10、以系列特权,许多地方禁止华人入内,并且华人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A、C。D项只是说明租界内的建设情况,不能说明题意。【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附件与租界的建立。12.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 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C.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 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答案】B【解析】【详解】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处于对立

11、的状态,故B正确;A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3.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成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东交民巷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可知此时列强获得了在北京东交民巷驻兵保护的权利,该权利的获得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故选D;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都没有获得该权利,排除ABC。故选D。14.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 第一次世界

12、大战的背景B. 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 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 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里矛盾尖锐。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正确;B项发生于1916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欧洲的地位变化,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19年,排除。15.李大钊说:“孙先生,我已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一个党员了。”孙中山说:“这不打紧, 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

13、党帮助我。”与这一对话内容相关的是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国民党“一大”D. 第二次国共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可知反映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情况出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所以与此相关的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故选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无关,排除AB;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两党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式,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1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侵略与反抗的进程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D.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14、五四运动、遵义会议、渡江战役和开国大典反映的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所以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故选C;遵义会议、渡江战役不属于侵略与反抗,排除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排除B;五四运动不属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排除D。故选C。17.日本花谷少佐在战后回忆录中说出了某一事件的真相:“河本亲自把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材料反映的A. 七七事变B. 八一三事变C. 西安事变D. 九一八事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河本亲自把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

15、,开始袭击北大营”结合所学可知为日本炸毁柳条湖铁轨,诬为中国军队所为,发动了入侵东北军营的九一八事变,故选A;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守军攻占北平宛平城,与材料不符,A错误;八一三事变是日军进攻上海,B错误;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劝谏蒋介石抗日,与材料无关,C错误。18.“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日建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1955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2001年;中日建交是1972年。按照时间顺序为,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下面与这一观点吻合的史实是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 工业革命的开展C.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 斯大林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