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0549104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顺从自然的中医之魂+伤寒论三阴三阳与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医必须求根朔源,从根本上学起,方能悟得中医学之真谛。否则,一旦钻入书山方海,则难窥全豹,极易误入歧途。 医学三字经起首便说:“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季汉,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就是教人要从这四大经典学起,才能步入中医的殿堂。 然古往今来学医者甚众,四大经典尽读,而得其精髓者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陈修园尚未追到根上,没有明确点到。笔者认为,学者必求得宇宙万物的起源,发展,变化的大规律,必求得人类生存发展的硬道理,方能悟得古中医学之真道理。

2、这个大规律,硬道理,不是别的,就是老子说的“道”。所以,学医悟道是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方法,以道论医是理解中医学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从道说起 一、什么是道? 老子用五千言写成了“道德经”,从各个层面反复论述了“道”和“德”,我们仅列几条,以便于大家理解。 1、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按照现代科学的思维,这个道,就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比基本粒子还基本的那个东西。可惜,现代科学尚未找到,只有一个尚未被公认的“超弦”假说。 2、“道”的本意是指道路而言,道路是人行路的准则,规范。老子把“道”比喻成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

3、这个解释似乎更容易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然而,这个总规范,总准则,到底是什么呢?老子用两句话进行了概括,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也有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道”,认为道就是混沌,是没有思辨,没有分别,是万有之母“无”,一旦有了思辨,有了分别,便从无中生出了“有”。这其实是对老子的名言“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注解。当然,也有人用现代物理学的“混沌”和“无序”来理解道,但是,这两个“混沌”是有根本差异的。 4、也有人用现代科学的概念来理解“道”,认为现代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更接近“道”,它又和现代物理学中所有的已知的“场”不同,因为我们

4、已知的“场”,如电场,磁场,引力场.都是有极化的场,而“道”应该是所有的有极化的“场”的无极化的“本底场”。 也可以借助一个环境科学词汇来理解,“道”就是原始宇宙大环境的本底值。 笔者在这里倾向于第2条的解释。 二、宇宙万有孕育,产生,发展的总规律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就是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按客观规律运动的物质世界。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体现了古代先贤高超的智慧。 老子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历来被称为宇宙发生学的总规律。 但是,随着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提出,使很多人对老子的名言产生了怀疑。因为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

5、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然而,近年来,以拉兹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创立了广义进化综合理论,提出了“零点真空量子场”的概念,认为宇宙起源于这个“零点真空量子场”,进一步佐证了老子提出的“道”的概念的存在。而且广义进化综合理论,把自宇宙起源直到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作一个进化统一体,并以此说明了无生命物质,生物和社会三大领域中进化的一般规律。又佐证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大规律的普适性。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老子的这个名言作如下初步的理解: “道生一”,那个“无极化的本底场”或称为“

6、零点真空量子场”的“道”,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 “一生二”,宇宙进一步演化,分成了天地两部分,天和地便构成了地球生命的大环境。 “二生三”,由于天地的相互作用,地球上产生了生命。 “三生万物”,在天地和地球生命或称为“大地女神”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圈逐步进化,逐步繁荣,产生了人与人类社会,万物生成,和谐相处。 当然,这样的理解,也许是很粗浅的,笔者相信,有很多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普适的大规律,是否适用于生命?是否适用于人体?怎样应用于中医?笔者将在第二节作专门的论述。 三、人体,人类生存发展的总规范 老子提出的人类生存发展的总规范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7、法自然”。黄帝内经对这个总规范作了充分的阐述。“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开头的前三篇,篇篇讲的就是这个总规范。 “人法地”,讲的是地球上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因子组合,这就是生态学中重要的“区域分异”原则。不同区域的人类族群,要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最简要的诠释。 “地法天”,讲的是地球上不同区域呈现的不同生态环境,是由太阳,月亮,星星,地球等天体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运动所造成的,所影响的。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论述的就是在古代天文气象物候观

8、测的基础上,由古代先贤构建的,集天文,气象,灾害,疾病,生物繁育等为一体的大生态学预测模型。关于这个模型,我们后面再作专题介绍。 “天法道”,说的是太阳,月亮,星星,地球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运动状态,都是受它们的运行轨道所制约的,是有规律的,是可观测的。 “道法自然”,是说每个天体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这些轨道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以上道理,应该是我们认识古中医学,学习古中医学的思维基础。古往今来,历代名医多道家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第二节 生命之炁 一、什么是“炁”? 关于“炁”有多种理解和解释,我们选择一种简单的容易理解,便于应用的解释。 “炁”是古人创造的一个象形字,它非常形象地表

9、明“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边是水,上边是从水中生出的无形无象的气,下边的四个点,又是火字的变形,表明下边的水里包含有火,所以这个水中才能生出无形无象的气,而且生出的气里也带有火。这就是“炁”字的真实含义。 古人造出的这个炁字,是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抽象。可以这样理解,地球上的生命就像地球一样,都不过是一包水,这个水不是一般的水,是含有生命活力,生物热能的水,由于有这个热能的存在,这包水和它产生的气在不断地进行着水气循环,生命因此才能不断地生长发育。 用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分析,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还有一类病毒,但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现象

10、只有在细胞里才能表现出来。每一个植物个体,每一个动物个体,包括自称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都是由众多的细胞组成的。而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重量的70-90%,而且,这个比例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个体中几乎是相同的。把一个细胞,以及由多个细胞,甚至上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生命个体抽象成一包水,一包带有生命活力的水,以及从这水中产生的气,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科学的。而古人创造出的这个“炁”字是非常形象的,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先贤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炁”元 对于“炁”的含义理解之后,我们仿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的生命都抽象定义成一个“炁”系统,由于这个“炁”系统和现代系统论的机械系

11、统有很大不同,我们把它称之为“炁”元。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理解,就是生命太极。 我们可以作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炁”元看作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或一半水的中空的玻璃球,玻璃球下面有一个小酒精灯,对下部的水加热。玻璃球下部的水处于微开状态,不断地向上散发热气。当然这个小酒精灯实际上应该在玻璃球内的水中。这就是一个炁元模型。 仔细研究“炁”元,可以发现“炁”元具有如下特性: 1,“炁”元具有含“几”性 “炁”元所含之“几”,就是炁,就是由水和气以及它们携带的热能或活力,构成的混合体,或称矛盾对立统一体。其中的水离不开气,气也离不开水,是分也不胜分,合也不胜合的关系,所以郑钦安说,水离开气,就是一滩死水,人离

12、开气就是一具死尸。 2,“炁”元具有运化性 “炁”元中的水与气,在不停的循环运化,相互转化,只有这样,“炁”元才能保持活性,生命才能保持活力。 3,“炁”元具有边界性 这个玻璃球就是炁元的边界,气和水都不能超出这个边界。显然,细胞膜,人体的皮膜,都可构成“炁”元的边界。而且“炁”元的边界具有选择性的开放性。所以可以称之为半开放的系统。 4,“炁”元具有相对稳定性 由于“炁”元具有半开放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如风,寒,暑,燥,湿,热六气,电磁辐射,宇宙射线等等。但是,由于“炁”元具有生物活性,自身具有一定限度的抗干扰能力,如人体的免疫力,自修复能力等,所以,“炁”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3、。当然,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炁”元就会衰败,甚至崩溃。 5,“炁”元具有同态性 “炁”元的外部表象可以千差万别,如表现为单细胞生物,植物,动物,人,生物圈,但是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也便产生了“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由于“炁”元是同态的,所以“炁”便是可以相通的。黄帝内经讲的“生气通天论”,神农本草经讲药性气味,都是源于“炁”元的同态性。 6,“炁”元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虽然我们抽象出的炁元模型只是一个简单的中空玻璃球,但是实际上组成“炁”元的个体数量巨大,形态各异,是相当复杂的。比如,把地球生物圈看成一个“炁”元,你会发现构成这个“炁”元的生物个体数量之多,形态之差异,真是包罗万象。如果

14、把一个人体看成一个“炁”元,你也会发现组成人体的细胞生命,竟然有120万亿之多,而且种类也繁多,形态也各异。如果你把一个细胞看成一个“炁”元,你也会发现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数量也惊人,仅一个DNA索链,就有上亿个碱基分子。所以我们说,“炁”元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7,“炁”元具有自组织性 由于“炁”元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根据近代系统科学理论,一个复杂系统的组分达到相当数量时,这个系统就会发生自组织现象,显然“炁”元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由于“炁”元自组织水平的差异,才产生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 有兴趣的同道还可以总结若干条性质。 总而言之,人体就是一个“炁”元,在中医学上被称之为“一元至理”。张仲景著伤寒论表得就是这一“炁”,在对抗六淫干扰时,出现的移步换形。黄元御呕心沥血学医10年,妙悟岐黄,写出了四圣心源,悟得就是这一元至理,写得就是这一“炁”周流。郑钦安悟到了这一元至理,悟出了一炁盈缩,写出了“医理真传”,创立了火神一派。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古人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是用什么方法对生命进行综合抽象的呢?古人用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