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0527192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PPT演示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报告人:宋小艳 指导教师:王晓玲教授,目录,序言 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工程实例 感想与体会,Tianjin University,3,一序言,水能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水电资源的再生特性,以及水电在电源结构中承担的特殊作用看,开发水电是具有优越性和必要性的。与此同时“生态”已成为水电水利发展的“瓶颈” 。 大坝建设应在考虑人类需要的同时兼顾鱼类生存的需要。当鱼类得到较好地保护后,与鱼类相关联的其他生物类群和生态系统也可以得到相应地保护。 Moyle,Tianjin University,4,二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

2、利影响,1.拦河建筑物使河流水生生境片断化,阻隔鱼类洄游通道。 如在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前,中华鲟的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绵延约800km。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后,中华鲟的繁殖群体被阻隔在坝下。其自然繁殖活动被压缩于坝下至庙嘴约4 km的江段内,产卵场分布江段的长度不足在长江上游时的1%,自然繁殖规模远远小于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之前,导致了种群数量的持续下降。 2.库区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势的变化造成原有水生生境改变甚至消失。 丹江口水利枢纽兴建后,汉江坝上江段原来一些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在建坝后消失,其他一些产卵场规模虽扩大,但由于卵苗孵化漂流流程较短,流速变缓,部分鱼卵在孵化前流入

3、水库沉入水底,受到损失。且在水库表层流速降低到0.15m/s时,表层水中已无鱼卵,中层鱼卵也很少,大部分鱼卵沉入库底。这说明丹江口水利枢纽对汉江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二大坝建设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3.河道减水造成鱼类资源量减少,减水河段水生生境的改变造成原有物种的消失。 4.大坝多采取底层取水,下游河道的水温比原天然河道的水温降低。导致鱼类繁殖季节推迟、当年幼鱼的生长期缩短、生长速度减缓、个体变小等问题发生。 5.高水头的水利水电工程挑流消能造成水体气体过饱和,可导致部分鱼类死亡等。,鱼该怎么活啊?,当人类不必担忧怎么活的时候,三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过鱼措施 (工程补偿措

4、施) 人工繁殖放流 建立河流自然保护区,1 过鱼措施,按过鱼设施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上行设施、下行设施和辅助设施3类。 上行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升鱼机、鱼闸等。 鱼道主要有四种类型: 水池堰式鱼道、竖缝式鱼道、 丹尼尔式(隔板式)鱼道和管道式鱼道(其他) 下行过鱼设施有物理栅栏、行为栅栏和表面通道。 通过视觉、听觉、电子以及水文动态模拟等方式 引导鱼 类进入下游。 辅助设施包括闸门、拦污栅、防护栏和辅助供水 系统。,水池堰式鱼道,过流平稳,适用于表层、喜跳跃鱼类,竖缝式鱼道,允许不同水深的过鱼,竖缝式隔板间形成静止水流,丹尼尔式(隔板式)鱼道,槽壁和槽底设有间距较密的阻板和砥坎,管道式鱼道,一般布

5、置在河床地下,安放乱石、挡板来阻流,新型鱼道,旋转阀鱼道,日本阶梯形鱼道,美国移动式溢流堰鱼道,鱼道 工程实例,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浔江干流 该工程突出生态问题为水利枢纽建筑物阻隔了中华鲟、鳗鲡和花鳗鲡等洄游性鱼类通道,特别是对中华鲟溯河产卵的不利影响。 目前以建鱼道水头差一般在5.0m以下,并且国内鱼道建设已有近30年的断档,而此工程鱼道上下水头差为15.5m,是国内第一座大型鱼道。也是我国第一座以拦导中华鲟为主的过鱼系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为 将鱼道进口布置于厂房尾水的下游,设置拦鱼导鱼措施(拦鱼电栅)。 综合考虑过鱼效果、对环境的影响、工程量大小、施工运行管理、工程造价等因素。 设

6、计采用隔板式鱼道,主要设计参数为:总落差约15m,鱼道水池宽度5.0m,坡降1/70,设计水深3.0m,竖缝宽1.5m,最大流速约0.8m/s,底孔尺寸1.5m*1.5m,最大流速约1.3m/s,总长约1423.42m。,2人工繁殖放流,人工增殖放流,即将人工孵化培育的特定规格的鱼苗或鱼种放入自然水域,补充自然水体中鱼类种群自身生产的不足。随着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的逐步完善,采用人工增殖放流方法恢复自然水域渔业资源的工作已越来越普遍。 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后,我国进行了近30年的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研究和实践,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几千万尾。,3建立河流自然保护区,目前国内要求建立鱼类保护

7、区和禁渔区的项目有:云南省红河南沙水电站、四川省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等。 针对三峡水库和金沙江一期工程建设的影响,我国在长江上游选择保留向家坝水利枢纽坝址以下至三峡水库回水末端长约380余km的干流江段、一级支流赤水河约430余km的干流江段,以及一些邻近支流的河口或下游段,作为珍稀、特有鱼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实例 溪洛渡水电站鱼类保护措施,溪洛渡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分界的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河谷。 突出的生态问题 溪洛渡水电站紧邻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边界,向家坝水库则淹没该保护区的核心区; 严

8、重影响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等长江上游的珍稀鱼类和众多的经济鱼类; 电站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将改变下游水文情势; 相应的替代工程与改变水库运行方式都不能取得显著效果。,采取的生态措施 (1)对于原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调整至适当的水域,保护特有鱼类栖息生境使其资源稳定; (2)对于珍稀鱼类,除了保护其栖息生境外,还采用了人工繁殖放流方法增殖资源;,“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调整至适当的水域,4感想与体会,通过本次课题,我发现: 有关过鱼设施有效性的数据资料很少,我国鱼道还没有成型的设计规范,过鱼设

9、施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外的经验,并不能作为最佳设计标准; 缺乏对鱼类的完全了解; 对人工增殖放流后鱼种进入水域的生态系统特点和背景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放流个体对自然环境的生存能力是未知数 ; 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制定相关的鱼类增殖放流实施规划,放流苗种的培育和生产难以保证; 增殖放流普遍存在生产工艺粗放、效益低、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我国也仅在中华鲟的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4感想与体会,因此我认为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保护应该标本兼治,不仅仅是在产生负面影响后的恢复,而且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明确责任,才能有针对性的执行和操作。 鱼类的保护是多学科多群体的,工程师、生物学家、环境学家、管理者等都要携起手来,各展所长并共同努力。 水利水电工作者肩负着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两项重担,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