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50519678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文献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探微教研活动是我国特有的,教师最熟悉、开展最广泛的一种教育研究形式。其操作简便易行,学校经常开展,教师广泛参与。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专业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就需要大批研究型教师。而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它的形式更是决定着活动的有效性。著名教研员雷树福做了相关研究在教研活动概论中提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得比较广泛,大多能长期坚持,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措施。但有些教研

2、活动,也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了教研活动效益的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研活动本身以及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形式缺少深入的研究。”由此看来,我们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得解决教研活动有效性实践问题,首先需加强教研活动的理论研究,接着总结各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探索教研活动主要的操作形式,使教研活动得理论与教研活动实践相有效联系。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形式有效性的研究是当今教学研究的潮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以观摩、探讨为主要形式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形式需要提升,对于教研活动形式有效性的探究就成为当今需要思考的问题。广大教师也在新课改精神

3、的鼓舞下,正在努力探究有效的教研形式。但相对于西方国家的课例研究,我国教育界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及其的有效性的分析起步较晚,相关的有深度的研究比较少,停留在表面的研究比较多。所以对此系统性的认识不全面。因此,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帮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王桂芹在浅谈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写到:“传统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模式主要采用以往以观摩、研讨为主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等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中也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问题。高枝国曾在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构建与评价中提到:例如,在教学活动研究的教学问题中存在的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既生动具体而又富有

5、效果的问题情境?怎样处理数与代数中的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正确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过于形式化的倾向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教师们。基于以上的相关研究,为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需要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形式的有效性进行思考。从中选取的以兴趣、科研、关键事件为中心的教研方式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出发,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研究过程,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改善教师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

6、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开展以说课为载体的教研方式。“ 说教学设计”( 即说课)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内部教研活动质量及教师专业呢素质的有效的教研方式。此教研活动的性质通过教师之间互说教学设计,交流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学生状况的分析、对课程目标的设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对教学策略的预设、对教学手段的选取,从而研讨、分析各自教学设计的利与弊,在自我反思、相互评价、集体决策过程中达成共识、分享教研成果,从而使教师收到课堂评价的良好效益。”因此,通过说课、以兴趣、科研等形式对其中这四项教研活动有效的探究,不足之处予以发现,并提出相关策略,更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

7、发展。“教研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具体课题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形式。它是我国特有的,应该也算是一种“国粹”,是我国基础教育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在国外教学研究活动称之为课例研究。仝 瑞在浅析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例研究中提到:。所谓课例研究,按照顾泠沅教授的观点,是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 目前理论界比较看重课例研究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概括起来有这样一些观点:课例研究是目前校本教研中比较基本而重要的教学研究方法,也是教师校本培训的一条基本而有效的途径 。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

8、究课例是教师探究教育规律的重要路径;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撰写并研究课例具有“学习”意义;课例库是中小学校的重要精神财富 等。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例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式是教师对课例进行观摩、分析等,参研的教师是整个研究过程的主体,要参与研究计划的制定、参与课堂观察与分析等各个环节。 由此可见,中外对教学研究活动都有论述,也就是所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来提高教学。但是对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并没有明确地界定。由于本次研究的需要,笔者会根据已有的观点和论述对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数学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效性探究也渐渐浓了起来。但是在改

9、革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已经有很多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了这一情况。如著名学者付友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兼谈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就针对数学教研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做了较为全面的点评。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年级组织,轻教研组织。目前在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中,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轻视了教研组的管理,学校领导对教研组的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有效指导,对教研组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第二,功能模糊,职能错位。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学术性、专业性、研究型的活动性质,是教师互通信息、交流体会、相互切磋、分享经验的平台,是教师提升教研素养的主阵地。但目前有很多学校把教研组当作管理组

10、织,把教研职能错位为管理职能,经常做一些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如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填写表格、学科测试、竞赛等;学校重常规教学的管理,忽视教研组的研究职能,教研组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第三,教研活动“游离课改”。 教研活动针对性不强,很少开展针对教育教学改革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教研组的研究职能。开展的活动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工作布置多,问题探讨少;讨论“教”的问题多,研究“学”的问题少;对教学问题现象描述多,实质分析少;教学经验总结多,课题研究成果少。教研活动缺乏“研”的成分,尚未形成合作研究教学课题的氛围,大部分教

11、研活动仍停留在教材分析、教法指导和教学观摩上,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研究方式应用于数学教学研究中。出现了以兴趣、科研、关键事件为中心和说课等的教研方式。对于教研活动及其形式有效性的探究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前关于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要形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一般都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相关评析,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还比较浅。本研究主要是系统的总结教研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教师角度对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反思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对出现的问题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为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提供参考,最后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主要参考文献:1 赵才欣

12、.有效教研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周卫.中国传统的教研制度M上海教育科研,2005.5.3 顾泠沅.课例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6.4 雷树福.教研活动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5 肖成全.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 郑慧琦,胡兴宏,王洁.教师成为研究者-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7 高文主.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4.8 刘宝剑.教研员的视角与思考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9 施成良浅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2002(11)10 李林.校本教研在行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1.11 秦国龙.教研论M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5.12 【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智慧的意蕴之世界课程与教学新课程文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3 L.W.Anderson&D.R.Krathwohl,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2001, New York, NY: Longm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