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4827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兼论败虎堡石碑题字“ 永宁”所体现的蒙汉关系翟禹 薄音湖(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引语笔者在 2007 年 8 月对座落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的败虎堡 1作了查勘,在堡中发现了两块颇有价值的石碑,包括题字为“永宁”的石碑和一块庙碑,涉及到了九边军政制度和明蒙关系的一些内容。关于对明代九边军事防御体系以及明蒙关系的研究,前人基本上都是从整体来论述 2,而从某一个军堡出发的这种个案研究迄今较为缺乏,本人的这篇文章就是要以明代大同镇长城防务体制中的典型军堡败虎堡为中心来进行研究,并对这两块石碑略作考释,同时对此堡在明蒙关系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作一论述

2、。一、败虎堡概况明代是中国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极为紧张的时代,自从蒙古贵族势力退回北方草原以后,仍旧不断南犯,明朝军队与蒙古诸部在北方呈现长期拉锯状态。因此,明廷陆续在与蒙古对峙地带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并建立了九边军事重镇,以图防御。九镇之一的大同镇因为地处极冲,蒙古军队多从此处南下。有明一代,为了有效抵御北方蒙古部落的不断南侵,在这里修筑了诸多的军堡,但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逐渐建立起来的。大同镇的“灭胡、威胡、败胡、阻胡诸堡皆孤悬绝塞” 3。其中,败虎堡建立于明嘉靖二十三年,隆庆六年包砖 4,隶属于九边重镇中的大同镇的守道分辖西路(表一) 。西路“参将分辖平虏

3、、败胡、迎恩、阻胡凡四城堡,俱极冲之地。 ”5史籍中多载败虎堡为一“极冲地方” , “胡骑一驰,呼吸可至,如镇川墩、泉儿沟等处皆通大虏,零骑不时入略。 ”6可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笔者在实地考察中观察了败胡堡周围的地势,发现堡方圆十几公里内的地势极为平缓,且此处是山西平鲁区通往内蒙古清水河县的必经之地。可以想见,在明蒙激烈对峙的年代,此处必是战争多发之地,史籍中也有多处关于此处发生的战争的记载。表一 大同镇下辖各道、路及军堡一览表 7道 路 城、堡不属路 大同城、聚落城、许家庄堡、浑源城、王家庄堡、灵丘城、广灵城巡 道北东路 得胜堡、镇羌堡、弘赐堡、镇边堡、镇川堡、拒墙堡、镇河堡、镇虏堡阳 和

4、 道 东路 阳和城、天城城、守口堡、靖虏堡 、镇门堡、镇口堡、镇宁堡、瓦窑口堡、永嘉堡- 2 -新平路 新平堡、平远堡、保平堡、桦门堡井坪路 井坪城、朔州城、灭胡堡、将军会堡、乃河堡、应州城、怀仁城、山阴城、马邑城、西安堡守 道西路 平虏城、迎恩堡、败胡堡、阴胡堡不属路 高山城中路 左卫城、右卫城、马营河堡、破胡堡、杀胡堡、残胡堡、马堡、铁山堡、三屯堡、云阳堡、牛心堡、红土堡、黄土堡北西路 助马堡、保安堡、拒门堡、宁虏堡、灭虏堡、威虏堡、破虏堡、云西堡、云冈堡左 卫 道威远路 威远城、威胡堡、云石堡、威平堡、祁家河堡霍冀九边图说成书于隆庆三年(1569 年) ,在大同镇形势图中画有败虎堡,且被

5、列为极冲地方。在嘉靖“二十三年,总兵周尚文复置镇羌等五堡,是为外五堡。次城靖虏等堡,次城灭胡等堡,次城新平等堡,而全镇之堡障完。 ”8可知,败虎堡应当是与镇羌、靖虏、灭胡、新平等堡同时由总兵周尚文所建。 “总督宣大尚书翟鹏,上大同增筑墩堡、修濬墙壕功。及请于破虏、灭虏、威虏、宁虏、杀胡、拒胡、威胡、迎恩八大堡各设守备官一人,靖虏、破胡、残胡、败胡、阻胡、灭胡六小堡各设操守官一人,各隶本路参将。 ”9史载,败虎堡“北至边墙二十里内驻操守一员,官军四百五十八名,马五十匹。 ”10为了清楚的说明问题,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史籍中的相关记载,特绘制示意图(图一):图一 败虎堡示意图根据实际调查可知,败虎堡

6、城墙呈标准的正南-北走向,正门在东墙。史载, “东门上- 3 -有楼” 11,如今城门连同瓮城都已经消失, “楼”也已不见,代之而起的是一条贯穿城堡并呈东西走向的现代公路。虽然瓮城已经消失,但是通过实际测量和考察,可以大略估测出瓮城的大概面貌。四面墙体均残缺不全,东墙基本消失。但是墙体的走向和大体的结构仍可辨认。史载,败虎堡城墙“周一里五分” 12,而现今四面城墙残存均长约 240 米,墙体顶宽米米,底宽约米左右,墙体原“高连女墙三丈六尺” , 13现残存平均高约米左右,女墙早已消失,夯层厚约 0.15 米0.20 米。城墙四个角落各有一个角楼,保存均较差,仅剩大半个夯土墩子,已经难以辨认具体

7、形制。北、西、南三墙中间各残存一个马面,分别高约 6 米、8 米、5 米。朔平府志称“败虎堡把总署在堡内西北” 14,经过实地调查,得知败虎堡的把总署确实在堡里面的西北部,现在仍然有依稀的痕迹可循。二、碑记考释自古以来,山西特别是晋北地区,民间就有着浓厚的神祗信仰与祭祀的传统, “凡有功德于民者皆祀之建崇圣、名宦、乡贤、忠义、节孝、文昌、魁星诸祠自汉唐以来。三教并行,寺观且遍天下郡介,边方其俗尤盛” 15。我们在调查中的确在堡中发现了一些庙宇,并且根据当地人的回忆,称堡中曾有十多座庙宇,但是现在均已不存。而我们实际上也发现了三四块庙碑,并做了拓片,因与本文关系不大,将另行著文讨论。(一) 新建

8、圣母庙碑新建圣母庙碑记发现于败虎堡中一位姓于的村民家中,据称,此碑是十几年前在堡中搞建设的时候挖出,被搬回家中。此碑碑头呈拱形,碑身为长方形,通高 0.96 米,宽0.47 米,厚 0.13 米,系灰色砂岩石,碑文均为阴刻楷体(图版六) ,因露天存放多年,损毁严重,字迹多有不清。此碑是为纪念堡中新建的圣母庙而立,作于崇祯三年(1630 年)。全文如下:正面:新建聖母廟石誌雲中靖武之堡名敗胡為馬出入徼扼塞之區幹以來殷屯衍家富諸神廟次修聖母之祠人馬道為子化龍啟昌延嗣恭祭于萬曆四十四年告成四十載問以神璀璨雕刻玲廟宇李馬君祭予曰子幪帲馬君之斯廟堡之生齒繁烽燧不警藉此舉也余不文以言巔馬是為記大同西路操守

9、敗胡堡地方署指揮起古郭完固把總正千戶彭國柱背面写有立碑时间,为“崇禎三年十二月日立” 。因此碑中含有若干关于大同镇军事、政治方面的史料信息,故对碑中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梳理。现把此碑所传达的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简列如下:(1) 、 “云中靖武之堡名败胡” ;(2) 、 “扼塞之区” ;(3) 、 “堡之生齿繁烽燧不警藉此举也” ;(4) 、 “大同西路操守败胡堡地方署指挥起” ;(5) 、落款为“把总正千户彭国柱” 。第一条空缺文字应该是“军” ,因为败虎堡在明代就是以一个军事性城堡的地位而建立- 4 -的,只是到了清代才改为民堡,有明一代败胡堡始终是一个军事防御性的城堡。第二条印证了前文

10、提到的败虎堡地处“极冲之地” ,与其所谓“扼塞之区”正相符合。第三条可以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明蒙关系自从隆庆和议之后趋于好转,长城一线基本上没有再发生什么大的战争和冲突,正如碑文所称“烽燧不警” ,边境人民享受到了长期的安定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发展。于是,败虎堡中也是“生齿繁” ,人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然后, “藉此举也” ,堡中人民开始新建或重修各种庙宇,传统的民间信仰再度兴盛起来,此碑就是为了纪念新建的圣母庙而作的“石誌” 。而这一切都是以消除战争、实现和平为前提的。第四、五条印证了败虎堡的确属于大同镇西路管辖,可以证明一些史籍 16中关于它的记载完全无误,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了解了败虎堡驻军

11、设置情况。根据明史中的记载,第四条中空缺的字应该是“使” , “指挥使”和“正千户”之称是属于卫所制度中的称呼,不谋而合, “永宁”碑上也有“把总千户中军”的说法。(二) “永宁”碑此次考察最重要的成果是“永宁”碑的发现(本次发现尚属首次) ,这块碑的重要作用有二:(1) 、碑文的落款文字可以印证当时的长城防务体制中的部分官制;(2) 、 “永宁”二字所体现的一些史实在明蒙关系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当地村民回忆,败虎堡东墙城门上原镶嵌有一块石碑,这次实地调查中,我们根据村民的指引,在堡的东北角一个废弃的石砌油坊中发现了这个石碑。据称,这个石碑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文革”刚开始时,在全

12、国兴起的“破四旧”运动中被当地人们从城门上拆下来,用于铺设油坊的地板了。石碑为灰色砂岩凿琢而成,呈长方形,长167.5 厘米,宽 84.5 厘米,厚度因石碑嵌于油坊地板内无法测量。碑上可辨文字一共为一百五十六个,皆为阴刻楷体,录文如下:欽差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兵部侍郎右都禦史嘉魚方逢時欽差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永年申佐巡按直隸監察禦史臨川陳文燧欽差山西等處布政使司分守冀北道兼兵備參議高苑張希稷大同府南路通判龍門馬宗孝永寧欽差征西前將軍鎮守大同等處總兵官西欽差協同鎮守大同地方副總兵欽差分守大同西路地方同知把總千戶中軍等時萬曆吉日立1、碑文所见重要人物及相关官制从碑上的落款人名及其职

13、务可以看出,当时宣大山西三镇的高层官员对这个小小的败虎堡是多么的重视!碑上所示人物及官职包括宣大总督方逢时、巡抚都御史申佐、巡按直隶御史陈文燧、布政使兵备参议张希稷、大同府南路通判马宗孝,以及大同总兵官、副总兵官、大同西路同知、把总千户中军等,后者因损坏严重,字迹漫漶不清,具体名字均无法辨认。这些人物在当时可以说都是手握边防军政大权之人。首先, “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嘉靖二十年进士。 ”17隆庆初任宣府口北道兵备副使,旋擢右佥都御史,隆庆四年(1570 年)正月,巡抚大同。其时九月,正逢把汉那吉降明,因此,得以与王崇古参议、并成功的处理了把汉那吉事件。而方逢时也因此“升兵部右侍- 5 -郎

14、兼右佥都御史。 ”18但是不久, “以忧归” 。 19 万历元年, “起原任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方逢时以原官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 ”20明朝初年,中央政府偶然派遣尚书、侍郎或都御史、少卿等官巡抚各处地方,任务完成后回去复命,即停止派遣。后来因为边事日蹙,临时派遣的巡抚、总督便成了常设官职,其中,总督又大于巡抚,前者管辖两到三个省级辖区,而巡抚仅辖一省。总督和巡抚总理当地军政大权,因属皇帝钦差派出,故权力在地方三司之上,从永宁碑的落款人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宣大总督方逢时位在大同巡抚申佐之上,而申佐又位在布政使参议张希稷之上。“其以尚书、侍郎任总督军务者,皆兼都御史,以便行

15、事。 ”21起初,督抚与御史不相统属,后来因为“文移往来,亦多窒碍” ,因此,便“定为都御史巡抚” 22。方逢时当时被任兵部侍郎,以侍郎任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则兼都御史。都御史之职,隶属于都察院,为风宪官,在地方主要是为了“提督各道” ,具有监督、查勘地方军政事务的职责,权力很大。方逢时在当时总揽宣大山西三镇一切军政大事, “各兵备副参以下文武官悉听总督官查敫功罪举劾。 ”23他在任职期间为明蒙和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明史中赞扬他“才略明练。处置边事,皆协机宜。其功名与崇古相亚,称方、王云。 ”24其次,申佐也是在此时任“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一职的。 明史载, “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一员。初与宣府共一巡抚,后或分或并。成化十年,复专设,加赞理军务。 ”25申佐于万历元年(1573 年)巡抚大同, “存心宽恕,有大臣风” 26第三, “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十人” 27在外地则加称巡按,陈文燧在当时是任直隶道监察御史的。第四,当时的败虎堡隶属于大同守道冀北道西路 28,而张希稷的职衔为“钦差山西等处布政使司分守冀北道兼兵备参议” 。明初,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在地方实行民政、军政、监察三权分立,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