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1 高职语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0424435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1 高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说课1 高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说课1 高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说课1 高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说课1 高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1 高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1 高职语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与任务 高职语文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载体,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它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工具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与其他课程关系 :是学习专业课和其他文化课的基础。 课程设置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为学好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如下:,(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提高语文

2、能力,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 (三)掌握基本文学常识,具备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四)较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培养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单位的写作需求。,二. 课程设计思路和依据,课程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重人文精神的构建,重语文能力的训练,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思路如下: 1、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衔接

3、 利用教材对中小学已学文学知识加以一番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2、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3、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 突出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应用写作实践。同时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 4

4、、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合理设计关键环节,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5、注重语文的道德教育 “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知耻与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6、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鼓励学生发扬“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从多角度去认识它。围绕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仔细研究情况,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的观点,并能

5、议论聚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讨论自己的看法。,7、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课程设置依据 :高职学生除了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还必须通过学语用文的教育,提高语文素质,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高职语文可以在人文素质方面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起到导航作用。,三. 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要求 :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方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同时,对于应用文写作知识,也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日常写作

6、不盲目。 能力要求 :在读、写、听、说、赏、评、思、悟各种能力的扩展方面,都学有所获。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侧重于三项能力的培养,即读写听说能力;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在这三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四. 课程内容标准,1.内容标准: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2. 教学活动的设计 根据高职语文课程的特征和培养的目标,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和专业设置情况,我们在课程内容的构成上进行了取舍,课程由两部分组成:课程一,按照“人文素质”的要求构建“项目学习任务”;课程二,按照“实用写作教学”的要求构建“项目学习任力

7、”。现按项目一:人文素质和项目二:实用写作分别编制教学方案如下:,项目一:人文素质 第一模块 记叙文读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诵读各类记叙文的能力。要求读出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意蕴和风格。 2、掌握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叙述的要素、线索、顺序和详略的能力;学会围绕主旨选材和构思。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写人,注意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能力;掌握以叙述为主,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能够将文章所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行迁移,提高阅读复杂记叙文的能力。

8、 (二)教学任务:学习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第二模块说明文读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概念;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各种说明方法;了解并能区别平实性说明文与文艺性说明文的异同;会写介绍实体事物的说明文。 2、了解阐释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及其与解说实物说明文的异同;掌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阐释抽象事理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抽象事理说明文。 (二)教学任务:介绍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解释事理的说明文,第三模块议论文读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概念;理解议论文的特点;掌握议论文的分类;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知识、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能理清议论文的层次

9、,把握其中心论点及文章的逻辑性; 2、能写作较复杂的议论文。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掌握反驳的方式;能综合运用反驳方式写作驳论文。 3、了解序和跋、读后感、杂文等的文体知识。 (二)教学任务:立论文、驳论文、序和跋等议 论文,第四模块文学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朗读技巧,进行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的朗读训练。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性质、分类、特点;掌握阅读和赏析诗词的一些方法,进行诗词欣赏;提高诗词的诵读能力、情意的领悟能力、意境的品评能力和语言的分析能力。 3、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习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把握散文构思立意和写景抒情的常用技巧;欣赏现代散文优

10、美的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了解小说的情节构成及其基本特点,把握情节、环境及人物三者的关系;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欣赏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手法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加以应用;注意鉴赏小说的语言特色;把握小说的主题。 5、了解我国古代的戏曲常识;了解戏剧及剧本的一般知识;学习欣赏古代戏曲、剧本的一般方法;品味个性化和动作化的人物语言;把握戏剧作品尖锐的矛盾冲突,分析戏剧人物形象。 (二)教学任务:诗词欣赏、散文欣赏、小说欣赏、戏剧欣赏,项目二:实用写作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条据、信函、启事的定义,分类,体式,特点等知识;写出符合

11、要求的条据、信函、启事。 2、了解公文的有关知识,掌握行政公文的类别、体会例文,模拟写作,培养撰写常用公文的能力。 3、掌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致辞的含义,特点,类型,作用,结构,写法等知识;能写作合乎规范的计划、总结、致辞,能写作简单的调查报告。 3、了解各类经济文体的含义、写作特点、类别和社会实践意义;掌握经济信息、经济活动分析、经济预测报告、经济合同写作的一般格式和技巧;通过写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风险意识、企业形象包装意识和创业能力。,4、了解科技文体写作的特征;了解科技文体写作的意义;掌握科技文体写作的分类;掌握科技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规范;能以例文为范本,编拟科技论

12、文的提纲并进行科学考察报告的写作等。 5、了解传播文书写作的特征。主要掌握广告文书、产品说明书和消息的写作。掌握传播文书的概念、理解传播文书的特点。掌握广告、产品说明书、消息等传播文书的基本写法和要求。体味例文,模拟写作,培养撰写传播文书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经济文书写作、科技文体写作、传播文书写作等。,建议的教学时数与学时分配,3.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互补运用,除传统的讲授法,读讲结合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等,我们还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1、 加强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构

13、有深入的了解。可选择一些在学生中较有市场的通俗文学和网络校园文学,加以理论引导和分析。还可针对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关的文学读本来分析。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两位一体的,教师在课堂中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与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模式,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建立学生自主课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建立与教师的对话机制,通过对话加强对文学的理解。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生活及表达对文学的理解,缩短学生与文学的距离。还可多设计些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项目,如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朗诵些诗文

14、的精彩片断,或将一些故事情节改编成话剧片断,让学生自导自演。自主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彩纷呈,极大地加强了教学效果。,2、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也可组织辩论,理越辩越明,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往往有不确定性,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并让其自圆其说,探寻新的思路。 还可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培养学生各类创新思维能力。如分析“形散”的

15、散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分析中心论点集中的议论文,培养学生收敛与抽象思维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进行类比与启发联想的方式,培养学生灵感和直觉思维能力。 3、加强教学的审美性 文学是一门审美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将审美性的教学方式和美的内容结合起来,就可达到内容形式统一完美的境界。教师应用深邃的思想和个性化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的心灵,营造情感沟通的桥梁,带领学生遨游唯美的文学世界。教师应有足够的情感投入,在讲解幽默作品时轻松愉快,在讲解悲剧作品时低婉转,令学生品赏智慧,体悟人性。另外还可制作精美的课件,配上音乐和图画,给学生直观的美感。又可在课前课间播放音乐和电视

16、画面,令学生身心舒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4、追求文化多元化和课程社会化 文学即人学,大学语文课程应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走向社会创造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学校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单方面的努力,使学校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使学生人格分裂并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担负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任,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可用社会性强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另外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让文学课程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对文学社团的辅导,令其多与社会沟通,从而达到通过文学走向社会完善自我的目的。还可针对社会性问题与学生多加交流,令其用写作来表达看法,促进思考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五、课程实施建议, 教材选用和编写 1、高职语文(自编教材); 2、应用文写作(与各具体专业相联系,编讲义)。 教学建议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时数在72学时左右,特殊情况或特殊专业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建议用半年时间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对教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