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504225 上传时间:2017-06-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物理查漏补缺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查漏补缺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 0的水变成 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了,说明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1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波动性进行解释的是( D )A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C泊松亮斑 D光电效应1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比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处于 n=4 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 r4 比处于 n=3

2、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 r3 小C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时辐射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 2.5eV 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6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EF)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B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D楞次总结得出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E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F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G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数值17如图所示为一

3、理想变压器,S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1 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 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 D E)A保持 U1 及 P 的位置不变,S 由 a 改接到 b,I 1 将减小B保持 U1 及 P 的位置不变,S 由 a 改接到 b,R 两端的电压变小C保持 U1 不变,S 接在 a 处,使 P 滑向 c 端,R 的电功率变大D保持 P 的位置不变,S 接在 a 处,使 U1 增大,I 1 将增大E保持 U1 不变,S 由 a 改接到 b,同时使 P 滑向 d 端,R 的电功率一定变大F保持 S 接在 a 处,使 U1 增大,同时使 P 滑向 c 端,R 的电

4、功率一定变大18如图所示,MN 和 PQ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在这两个平面之间的空间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中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 MN 平面上的 A 点沿垂直 MN 平面的方向进入这个场区恰能沿直线运动,并从 PQ 平面上的 C 点离开场区,AC 连线与两平面垂直。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其他条件不变,则粒子从 PQ 平面上的 B 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其他条件不变,则粒子从 PQ 平面上的D 点离开场区。若粒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通过场区的总时间分别是图 1-1A vBCDMNPQn En/eV0-0.85-1.51-3.

5、4-13.643215 -0.54cdRPabSU1图图 1乙甲图 1乙甲t1、t 2 和 t3,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 2 和 a3,不计空气阻力及粒子所受重力的影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At 1=t2=t3,a 1t2, a1=a3 L2。接通电路,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I 时,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此时的读数 F。经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可测出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不同阻值下所对应的多组 I 和 F 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 F-I 图象如图 2 所示,其中的 F0、F 1 和 I1 均为已知量。由图象可以判定线框所受安培力方向_( 选填“竖直向上”或者“竖直向下

6、”) ;通过线框底边电流方向_( 选填“ 指向纸内”或者“指向纸外”) ;线框所受重力的大小为_;若认为两磁极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且在两磁极之间正对位置以外区域的磁场可忽略不计,则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_。(2)如果小刚同学也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只是所使用的器材不完全相同。他将据所测数据画出的 F-I 图象与小明的图象进行对比,发现在同一坐标系下两图线并不重合,MNN静电计图 2FIF1F0I1O图 3FIF1F0I1OF0A力器传感至计算机图 1如图 3 所示,小刚的图象的纵轴截距为 F0,两图线在 A 点相交,图中的 F0、F 0、F 1 和 I1均为已知量。对两人的实验器材进行比较

7、,根据图象可知 。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所使用线圈的质量一定不同B所使用的磁铁一定不同C所使用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同D所使用线圈的匝数一定不同答案:(1)竖直向下;指向纸外;F 0;(F 1- F0)/(NI 1L2) (2)A 21-4.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实验桌上,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小吊盘,在小吊盘中放入合适质量的砝码,使小车在小吊盘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及小吊盘中砝码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器材还准备了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导线、复写纸、纸带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 。

8、(填写所选器材前面的字母)A刻度尺 B天平(包括配套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2)实验开始时,小吊盘中先不放砝码,并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在长木板的右下方适当位置垫上小木块,轻推小车,使小车在木板上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匀速下滑 B. 匀加速下滑 C. 匀减速下滑 (3)将两个砝码放入小吊盘中,用手按住小车保持静止。接通电源,然后释放小车,获得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 2 所示。纸带上 O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 0.1s 的相邻计数点 A、 B、 C、 D、 E、 F、 G。 测量OA、 OB、 OC、 OD、 OE、 OF

9、、 OG 的距离,计算 B、 C、 D、 E、 F 各点的瞬时速度为vB、v C、v D、v E、v F。其中 OB=21.60cm,OD= 36.80cm,则可计算得出在纸带上打出 C 点时小车运动速度大小的测量值 vC= m/s。(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4)以 B、 C、 D、 E、 F 各点到 O 点的距离 x 为横轴,对应的瞬时速度的平方 v2 为纵轴,做出 v2-x 图象如图 3 所示。发现 v2-x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 k。若该同学漏做了上述步骤(2)中的操作,则绘制的 v2-x 图象 。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仍过原点,但不再是直线B仍是直线,但不过原点

10、C仍是过原点的直线,但斜率大于 kD仍是过原点的直线,但斜率小于 k(5)用步骤(3)中测得的数据画出 v2-x 图象,以 B、 C、 D、 E、 F 各点到 O 点的距离 x 为横轴,对应的瞬时速度的平方 v2 为纵轴,发现所画出的 v2-x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 k。若测得斜率的值为 4,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则小车的质量与小吊盘中两个钩码的总质量之比约为_。(6)若该同学将步骤(3)中两个砝码中的一个从细绳左端移到小车中后,重复后续图 1纸带打点计时器小车小吊盘木板O A B C D E图 2F GOv2/m2s-2x/m图 3的操作步骤,则新绘制的 v2-x 图象

11、 。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仍过原点,但不再是直线B仍是直线,但不过原点C仍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大于 kD仍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小于 k(7)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小吊盘中砝码的重力所做的功比小车及小吊盘中砝码动能的变化要大一些,分析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8)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小吊盘中砝码重力所做的功比小车及小吊盘中砝码动能的变化要小一些,分析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参考答案:(1)ABC (2)A (3)0.760 (4)D (5) 4 (6)D(7)重物下落时,还受到空气阻力做负功;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角度不够,导致小车运动过程中还有摩擦阻力做负功;滑轮转动时有动能; (8)平衡摩

12、擦力时,木板倾斜角度过大22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 E、方向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分布在宽度为 L 的区域内,一个离子以初速度 v0 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穿出电场区域时发生的侧移量为 h。在同样的宽度范围内,若改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使同样的离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穿过磁场区域时发生的侧移量也为 h,即两次入射点与出射点均相同,不计离子所受重力。(1)求该离子的电性和比荷(即电荷量 q 与其质量 m 的比值) ;(2)求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方向;(3)试分析说明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是否重合。答案:(1)带正电,20hvEL(2) ,垂直纸面向外20()Bv=+(3)虽

13、然入射点相同,出射点也相同,但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而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是一段圆弧,因此轨迹不会重合。23.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R,内表面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自 P 点正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小球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球运动到 N 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小球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3)试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小球能否到达 Q 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说明小球到达 Q 点时

14、的速度是否为 0。答案:(1) 3gR(2) mW(3)根据左右对称关系,在同一高度,由于摩擦力做功使得右半边的速度变小,轨道LEhv0图mRP O QNR的弹力变小,滑动摩擦力变小,因此从 N 到 Q 克服摩擦做的功 W小于从 P 到 N 克服摩擦做的功 W,即 。根据动能定理得 Q 点的动能为12mgR,由于 。所以小球一定能达到 Q 点,且在到gREkQ23gRW21达 Q 点时的速度没有减小到 0。24类比法经常用到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规律时,常常将在未知新领域实验中得到的测量结果和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物理规律作类比,从而推测出未知领域可能存在的规律。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15、以确定类比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经典物理告诉我们,若规定相距无穷远时引力势能为 0,则两个质点间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其中 G 为引力常量,m 1、 m2 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 为两个质点间12pEr的距离。(1)把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及电势能与万有引力及引力势能作类比,我们可以联想到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及电势能的规律。在真空中有带电荷量分别为+q 1 和-q 2 的两个点电荷,若取它们相距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请写出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r 时相互作用的电势能的表达式。(2)科学家在研究顶夸克性质的过程中,发现了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也有与引力势能类似的规律,根据实验测定,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表示为,其中 A 是已知数值为正的常量,r 为正反顶夸克间的距离。请根据上述信息,pEr推测正反顶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力大小的表达式(用 A 和 r 表示) 。(3)如果正反顶夸克在彼此间相互作用下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稳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若正反顶夸克系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比正反顶夸克本身的寿命小得多,则一对正反顶夸克可视为一个处于“束缚状态”的系统。已知正反顶夸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