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50381548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毒树之果”为视角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领域最有争议的证据规则之一”这种争议体现在多个方面:1.什么是“非法证据”,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2.“非法证据”的性质,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对其的性质认定不同。3.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某些不同的规定,影响着我国司法界对非法证据不同价值判断。近些年来,我国是否应该确立及如何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法律实务中,像赵作海案、佘祥林案、聂树斌案中存在着的刑讯逼供下的证据的法律性质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围绕着非法证据排

2、除规则的种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面对于“非法证据”、“人权价值和办案效率”的各方非议和为防止冤案错案的发生的实际意义。笔者以佘祥林案例和以“毒树之果”为视角,深入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笔者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犯罪率日益增加,而对于没有建立非法证据排除的我国如何保护人权和打击犯罪之间的平衡即本课题理论意义上的来源。(二)选题意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非法搜查和扣押取得的证据的排除的统称,是现行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笔者认为要在我国确立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的。一、有利于司法机关严肃执法,二、可以指导立法,三、可以更好的应用到司法实践中,而非纯理论层面

3、的空中楼阁建筑。一方面它源于对司法实践的研究,由此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识;另一方面,它连同这指导性意识又体现了对人权的价值的取向,对社会发挥积极、有利的作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要解决的是刑事诉讼中最易发生价值冲突的问题,即非法取得的证据材料,能否在法庭上作为证据提出,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这一规则体现了社会对刑事司法人权保护的重视,且它已在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中得到确认。随着赵作海案、佘祥林案、聂树斌案等的冤家错案出现。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立法中尚处于空白,尽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以司法解释形式对之作出规定,但这一规则在司法实践中

4、仍是名存实亡。深刻认识这一规则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以达成共识并将之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证据规则,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化更明确地去认识这个问题,对非法证据排除的意义研究有利于司法机关严肃执法,有效制止司法人员非法取证行为出现的后果。有利于办案人员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有利于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促进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的转变。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一)研究目标笔者期望能通过目前已掌握的法学知识对“毒树之果”、“非法证据”、“非法证据规则”这类我国目前不存在的法律领域作出一些并不完美但比较系统的认识,来重估该类论

5、点在各种观点中的非议,然后在有限的资料和认识范围内生发出一般意义上的对其的特征与认定的评价,并提出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现行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此非法证据规则的具体认识。探讨其内在的价值意义和理论构建的框架。(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以对“毒树之果”的概念的辨析为论文角度,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对”毒树之果”进行分析,然后对英美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和我国现状进行法理分析,最后根据国外有关立法和国家司法实务探讨其价值进而提出自己的构想。(三)论文提纲一、引言二、案件回放及法院处理情况(一)佘祥林案三、“毒树之果”理论概述(一)“毒树之果”概念和分类(二)“毒树之果”的起源(三)“毒树之果”的效力(四)

6、“毒树之果”和非法证据的关系四、非法证据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一)非法证据概念辨析(二)非法证据的效力(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辨析六、“毒树之果”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启示和构建设想(一)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二)进一步完善相关“证据法规则”的立法(三)对非法证据和衍生证据即“毒树之果”取舍(四)建立判例辅助制度和完善侦查程序制度(五)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操作性思考七、结束语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理论论证法、文献资料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总结法(二)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7、,运用理论论证法把握主流观点。通过对英美国家和国家司法现状进行审视。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我国和其他国家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上进行比较,剖析出我国当前存在的不足,给出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1王礼洁,方成应.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05期.2宋世杰,陈果.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二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225-270.3陈立.刑事证据法专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96-566.4孙楠.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

8、.法制与社会,2009,02期.5贾黎,李华根.论“毒树之果”理论在中国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12期.6李秋芳.毒树之果理论探讨J.法制与经济,2009,194期.7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20-150.8张保生.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271-281.9谢安平,郭华.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0王金沙.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1王茂松,非法取得证据有关法律问题研究M.台湾:台湾金玉出版社,1987年,27页.12郑旭.帕特莱恩案与毒树之果理论的演变J.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8,1

9、1月期刊.13张映雪.“毒树之果”理论对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启示J.经济与法,2009,12期.14黄玉成,金蕾丽.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替代J.法制与社会,2009,2(下).15李卫刚.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科教文化.16美Alex Stein.Foundations Of Evidence Law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9-57.17美Susan L.Kay,Glen Weissenberger.Tennessee EvidenceM.New York:LexisNexis press,2003,47-52.五、

10、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1、确定论文选题(2010年12月10日前)2、完成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2010年12月30日前)3、完成外文资料翻译与文献综述的写作(2011年1月10日前)4、完成开题报告(2011年1月30日前)5、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2月20日前)6、完成论文的修改与定稿(2011年4月20日前)7、组织毕业论文文案评阅、论文答辩(2011年5月4日前)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一)研究的主要特点研究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有关成果,侧重对国内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归纳,然后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二)研究的创新点本课题通过对佘祥林案的和“毒树之果”为审视,抓住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的空白点,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现状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适当分析,借鉴国外相关规定,然后对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建议和设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