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0381380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788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哪些

2、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5. 党的三大作风:(1)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3) 自我批评的作风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7.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3、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9.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10.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2.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二章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际2.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

5、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第三章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6、官僚资本主义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政党唯一正确的道路。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第四章1. 党在

7、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 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 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五章1.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况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2) 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3.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第六章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2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9、(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5.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6.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7. 158 第七章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2. 改革的性质: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

10、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5.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6. 对外开放的前提: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第八章1.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九章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 人民

12、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5.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7.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第十章1.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第十一章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

13、?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 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1.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若放弃使用武力。3.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

14、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十四章1.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第十五章1. 四大考验: 执政的考验 改革开放的考验 市场经济的考验 外部环境的考验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 能力不足 脱离群众 消极腐败2. 三型政党: 把中国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补:1.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这是我们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2)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2. 生态文明建设 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将它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4)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5)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模式。 (6)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