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50375125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大学生考“公”热调查与思考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选择这个题目源于笔者对于公务员考试长期以来的关注。公务员考试在我国实行的时间并不长,只不过十来年的时间,且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也是在不断地完善之中,但是公众对于公务员考试的参与热情一直以来却是持续高涨,在2009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报名人数更是惊人的达到了146万。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似乎更是成为了必须走的一步路。探求大学生对于参考公务员的现实状况与实际影响是本文中心,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正视自我,分析自我产生积极影响。选题意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入21世纪之后,该项

2、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长期以来,公务员录用一直都是采取公平,平等,择优的纳新机制,加之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社会地位高、工资福利有保障、学习培训的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在近年来就业的巨大压力下,报考国家公务员成为众多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首要选择,出现了报考热。 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在就业的压力之下,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报考“公”之路。但在大量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之余,我们也应当看到过多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异常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的态度上怀有盲目性,由此引发的结果在很多时候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求职就业。 因此,如何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

3、现实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当前具有迫切与积极地意义。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本次论文旨在为当前面对考“公”热陷入迷茫,无从选择的大学生用理性准确的思维帮助他们分析公务员考试的具体情况,通过自身定位,对就业选择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和学校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的择业,就业。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一、引言二、公务员考试的定义三、大学生参考公务员现状四、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原因分析(一)自身价值定位选择(二)公务员职位的自身特色 (三) 严峻的就业形势 (四) 学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五、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公务员

4、考试(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帮扶体系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1、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以调查法中的访问法为主,根据考公队伍中具有突出特色的个体,采用“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进行访谈,进一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及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考“公”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第一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

5、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1)2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2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0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0年3月初-2010年4月2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第四阶段(2011年5月1日-2010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四、中外文参考文献1 罗瑾琏,段晓华.公务员报考热潮的深层原因分析J.人才开发, 2010(11).2 刘立言.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公务员热”探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04).3

6、 广陵剑.正说公务员热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9).4 卢现祥,李晓敏.创新还是寻租:“公务员热”与大学生人才配置的制度分析J.经济学研究,2010(07).5 王晓东.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3(06).6 郑钟炎,程竹松.论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和职业属性J.上海大学学报,2010(09).7 过传忠.审视国家公务员考试J.资政群议,2009(09).8 郭严冰.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9(06).9 朱文武.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过热”之理性思考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学术探讨,2010(09).10 杨小菊,温志强.公务员国

7、考热透析中国市场J.中国市场,2010(01).11 王霞.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J.人力资源,2010(04).12 郭连锋.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探析J.教书育人,2010(11). 13 David CE Chew.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Flexible Civil Service Pay in Singapore. Singapore, White Paper. 2004(08).14 Christopher Colclough.Public Sector Pay and Adjustment - Lessons from five countri

8、es. Routledge, Great Britain, 1997.15 Jon. S.T. Wielding the Bureaucracy for Results: An Analysis of Singapores Experience in Administrative Reform.Asi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6(09).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经过对论文的大致设想,预计完成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010年11月中旬-2010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

9、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1)20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20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0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2010年3月初-2010年4月2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 第四阶段(2010年5月8日-2010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6、 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随着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公务员考试制度逐渐完善,公务员考试热进一步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公”之路,但在大量人才进入公务员

10、队伍之余,我们也应当看到过多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异常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的态度上怀有盲目性,由此引发的结果在很多时候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求职就业。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报考公务员只是一味从众,而那么绝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本次论文的预期目标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比对以及结合现在社会实际情况的大背景进行研究,较为全面的剖析现今大学生考“公”的现状,并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出对策建议,为大学生正确求职指明道路。 本次论文在撰写过程中,研究者本着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路途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具体情况,并将它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虑研究的主题符合实际生活,能反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引起社会的警醒,这也是本次论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